48歲男子悔恨:別隨便把父母從老家接到身邊,那不是真正的孝順

導語: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

說起孝順,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

有人認爲,孝順就是自己好好工作,努力賺錢,給父母提供好的生活保障;也有人認爲,孝順就是不頂撞父母,順從父母的意願;還有人認爲,孝順就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照顧老人家的飲食起居。

的確,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好多子女結婚後都在大城市發展、定居,而父母卻還留在農村老家,所以對於子女們來說,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父母從老家接到自己身邊,讓一輩子沒有走出農村的父母也能享受城市生活的燈紅酒綠和方便快捷。

毋庸置疑,兒女們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希望父母的晚年能夠過得安詳和幸福。

可是,試想一下,如果讓父母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故土,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親朋好友,而選擇跟兒女們在城市裏生活,紮根,他們真的不會故土難離嗎?內心會捨得嗎?

還有,城市裏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他們能否適應?生活能否習慣?跟子女們長期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會和諧相處嗎?會不會起矛盾?

48歲的江先生現在就直言悔恨,他勸告天下每一位兒女們:“別隨便把父母從老家接到自己身邊,那不是真正的孝順。”

那麼,江先生爲何發出如此的感慨呢?他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呢?他們相處得好嗎?讓我們一起聽聽江先生的講述吧!

講述人:江先生 48歲

01

我是江先生,今年48歲,是一家國企的總經理。

說起來,我在這家國企單位已經工作整整25年了,大學畢業後就被分配到這裏,從一個普通業務員做起,後來通過自己的拼搏和努力,一步步晉升,三年前,終於登上了總經理的寶座。

自從榮升爲總經理後,我的級別和工資實現了幾級跳,三年的時間,我換了一棟200平米的大房子,由以前的兩居室換成了四居室,也買了一輛自己夢寐以求的車子,過上了人人豔羨的生活。

02

當時,妻子提出,讓我父母搬來和我們一起住。

妻子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每月工資五六千,雖然不多,但是工作穩定,旱澇保收,而兩個兒子,也都先後上了大學,家裏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冷清了許多。

妻子說,兩個兒子不在家,你又工作太忙,常年出差在外,家裏只剩下我一個人,每天空守着這麼大的房子,怪害怕的,等爸媽來了,也好和我做伴,再說,他們二老的年齡大了,也該到了我們爲他們養老的時候了。

我聽了妻子的話,很受感動,覺得她說得在理,於是就給父母打了電話,說了我們的意願,讓他們儘快來城市和我們一起生活。

03

父母聽到這個消息後,內心是猶豫的,他們既想去大城市和我們團聚,又捨不得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這片故土。

後來,父母經不住我和妻子的軟磨硬泡,只好把老家的房子以低價變賣,來到了我們身邊。

自從父母搬來後,我的家裏的確比平時熱鬧了許多,妻子和父母每天有說有笑的,看上去似乎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而有時我們兩下班晚回家,飯桌上永遠有熱氣騰騰的飯菜等着我們,而不像以前,每次回來總是冷鍋冷竈的。

04

可是,好景不長,就出現了問題。

妻子是南方人,喜歡喫辣,屬於“無辣不歡”的人,以前家裏做得每道菜裏必須放辣,她說,這樣才喫得香,而且,她也特別喜歡喫海鮮和炒菜。

而我父母呢,年齡大了,壓根不能喫辣,也不喜歡喫炒菜,海鮮更是不能碰,吃了過敏,他們每天喫點青菜、麪條,喝點稀飯就可以了。

所以,自從我父母來了之後,每頓飯,妻子都喫得食不甘味,爲這事,妻子私下裏跟我溝通過多次,但是我也無能爲力,畢竟那是父母多年的飲食習慣啊!

05

後來,妻子漸漸地不怎麼回家喫飯了,每天下班後,她就在外面的飯店裏喫,喫完纔回家。

那段時間,父母經常看着面前做好的幾碗麪條在那裏發呆,我能看出他們眼神裏流露出來的那份落寞。

還有就是上廁所的問題。

我家雖然房子大,臥室多,但是隻有一個公用衛生間,而這僅有的一個衛生間,對於我們四個人來說,根本不夠用。

06

洗澡還好說,我和妻子每天晚上洗,父母白天在家可以洗,時間可以錯開,不怎麼受影響。

最主要是每天早上,我和妻子急着上完廁所去上班,可是經常的情景是,我父親正好這個時間坐在馬桶上,半天也不出來,因爲他有便祕,好多年了,一直沒治好。

而到了晚上,妻子想去刷牙洗漱,可是等半天,父親還是蹲在廁所裏。

每次父親從廁所出來,看到門口的我們,他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尷尬和無奈。

07

我是家裏的獨生子,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老一輩有“養兒防老”的觀念。

所以從小,我就很努力地學習,很想出人投地,給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條件,等參加工作了,我也很用心地工作,一心希望多賺錢,將來有能力爲父母養老,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安逸。

如今,我的願望終於如願了!

經濟上,實現了財務自由,家裏喫的喝的,應有盡有,同時,也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了,可是看到父母每天過得並不開心,而且還時常唉聲嘆氣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裏做錯了?

08

去年冬天,父親突發腦溢血,一下子暈倒在地。

當我們把他送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時,他已經快不省人事了。

醫生經過幾個小時的檢查和診斷,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無奈地對我和母親說:“還是給老人家準備後事吧!”

那一刻,我趴在父親牀前,嚎啕大哭。

09

好不容易等到父親甦醒,我問他有什麼臨終遺言。

父母微微地張開了嘴,囁嚅着說出幾個字:“想親人,想老朋友。”

我一怔,欲哭無淚。

父親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他們都在老家,從小就跟父親很親,姐弟幾個經常在一起聚餐,聊天,每到清明節或者過年,他們都會一起去給早已過世的父母上墳。

還有,父親生前是做生意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和他已經有二三十年的交情了,這些老朋友就像是他的親弟兄,平時誰家有什麼困難,對方都會不遺餘力地伸出援助之手的。

10

三天後,父親永遠地閉上了眼,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我的內心很清楚地知道,他是帶着很深很深的遺憾離開的,在臨死前,他都沒有見到這一生最至愛的人,這也許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了!

他不僅受着病痛的折磨,更忍受着心理的煎熬。他的內心一定是極度絕望的!

那個時候,我也終於明白,無論物質生活再怎麼豐盛,都無法取代精神世界的匱乏。

11

父親下葬後,母親才含着眼淚跟我細細聊起,這兩年來自己的心理感受。

她說,她和父親自從來到我家生活後,雖然喫喝不愁,凡事都不用他們操心,日子過得挺舒適,但是,他們的內心總是感覺到很空虛,很寂寞,時常會想起在老家的各種情景,還在夢裏夢過幾次呢!

在老家,雖然生活條件艱苦點,但是,他們活得自在,也很放鬆,每天在地裏乾點農活鍛鍊鍛鍊身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歇着的時候,就和街坊鄰居們在一起侃侃大山,說說家長裏短和子孫兒女們,覺得日子過得有樂趣,有滋味。

12

母親的這一番話,如一根根刺,深深地扎進我的心裏。

曾幾何時,我以爲,孝順父母就是讓他們喫好的,穿好的,不受物質所困,殊不知,我卻忽略了他們幸福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需求。

老人的內心其實是很害怕孤獨的,他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身邊有人陪伴,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兒女們跟他們有思想方面的交流,情感上的慰藉。

說到底,我和妻子的這種行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孝順,而是“愚孝”!

13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開心,所以,當子女們對他們提出任何要求時,他們都會沒有任何條件地同意,只爲搏子女們會心一笑。

但是,作爲子女的我們,可曾考慮過父母的內心?可曾走進他們的心裏,去聽聽他們的心聲,他們的種種顧慮,還有未了的一些心願?

當有一天,父母老了,我們想盡自己的孝心時,最好的辦法是,安靜地坐下來跟父母真誠溝通,聽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不是打着“我都是爲你好”的旗號,道德綁架他們,讓他們一味地順從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