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讲故事之《李老头儿奇遇记》(非原创,外婆讲述我整理)

历史上有一段时期,黄河下游灾害连连,百姓们生活十分困苦,很多村子闹饥荒,人们为了寻一个活路,纷纷去逃荒了。

小李庄原本就是一个贫穷的村子,连年的自然灾害简直是雪上加霜,如今,人们即便是去讨饭,都没地方去讨,地里的野菜、树皮、草根、但凡是能吃的东西,几乎都没有了,饿死不少人。村子里的人纷纷加入逃荒的队伍。

李老头儿是个年近四十的老光棍儿,这个年龄了,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因为面容沧桑,所以从好几年前,一些年轻人就叫他李老头儿。李老头聪明,勤恳,为人也很厚道。他年轻的时候有过一位漂亮又贤惠的妻子,夫妻感情极好,但是老天不佑,在他们成婚两年的时候,妻子因难产而亡,孩子也没保住。李老头备受打击,浑浑噩噩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再娶。

如今饥荒严重,虽然也常觉得人生无趣,但他觉得自己也不能等死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吗?于是在村里的大部分人几乎走光的时候,李老头也独自踏上了逃荒之路,他家里啥都没有,什么也不用带,就在腰里边别了一个烟袋杆和两包旱烟就上路了。

话说李老头这天走到一个村庄,天已经黑了,他来到了村子最边缘,在一户人家的墙根底下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窝了下来,夜里,被一阵寒意冻醒,于是想吸一袋旱烟提提神,吸完烟,李老头习惯性的把烟袋在身边的墙角磕了三下,抖一抖烟袋里面的烟灰,正打算再眯一会儿的时候,忽然从房顶滚下来一个包袱,李老头纳闷了呀,难道是人家不要的东西,准备扔了?扔了多可惜呀,我要吧。便背起那个大包袱,反正也睡不着了,继续上路吧。

李老头儿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后面不远的地方有脚步声,他以为有人要跟他抢那个大包袱于是越走越快,后面的人一开始还紧紧跟着,但是越来越跟不上了。“你等等我,我实在走不动了。”从背后传来一位女子的声音。李老头一惊,嗯,怎么回事?于是他停住了,女子慢慢地追上来,当他看到李老头儿的时候,顿时就傻了眼。“你,你,你是谁呀?”“我是李老头子,姑娘,有什么事吗?” 那姑娘顿时哭的不知所措,李老头其实也是个心善的,他说姑娘你别着急,怎么回事啊?跟我说说吧!姑娘一看李老头儿也不像坏人,慢慢的止住了哭声,跟他讲了起来。“你背的那个包袱是我从房子上扔下来的。”“啊!”李老头儿赶紧把包袱放到了姑娘的身边,“我还以为人家不要扔的呢,于是就捡了起来,对不住啊,姑娘!”  原来姑娘叫秀儿,今年18岁,他跟村里青梅竹马的男孩儿东子相爱了,但是父亲不同意这门的婚事,并且呢,把她许配给了邻村财主的傻儿子,秀儿就去找东子商量,让东子带她离开,两个人商量好,在今天三更天的时候,冬子用石头在秀儿家的墙角敲上三下,然后秀就出来,谁知道秀儿在家里等啊等啊,眼看要五更了,就在他以为东子不会来的时候,听见了敲击墙根的声音,于是就悄悄的溜了出来,没想到东子根本就没来,他跟着李老头子已经走出了好远路。

“姑娘,要不我把你送回去吧?”秀儿摇了摇头说:“东子没来,说不定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再者,如果现在我回去了,天也亮了,被村子里的人看到也会说三道四的,我也没有办法再在村子里面生活下去了,我更不想嫁给地主的傻儿子,我认你做干爹,你逃荒也带着我吧!”“姑娘啊,逃荒可不是去玩啊,前面有什么危险,谁也不知道?况且我一个孤老头子,带你一个大姑娘,那叫什么事啊?”可李老头说什么也没用,秀就是坚决不回去,没办法,两个人一起上路吧!一路上两人便以父女相称,秀儿带了一些干粮和盘缠,父女俩走了一段日子,倒是也没遭多大罪。

这一日,他们走到了一座小县城,干粮早就吃完了,就手里的那点盘缠也花光了,于是两个人就商量着去找份活计,看看能不能赚点钱,准备点干粮再上路。两个人就来到了一座酒馆,准备找点活计。酒馆的老板看两个人风尘仆仆的,衣服也皱皱巴巴的,就询问是个什么情况,李老头就哭诉说我们那里年年闹灾荒,老伴饿死了,自己和女儿生活不下去了,于是呢,就带着姑娘去逃荒,一个女孩子跟着我走了这么远的路,可遭了不少的罪呀,我们就是想找份活计讨口饭,什么脏活累活,我们都会干。酒馆的老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把父女俩安排到了一个柴房里,暂时居住,李老头呢,每天负责砍柴,秀儿就负责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一晃月余,老板看这父女俩勤勤恳恳干活,非常实在,所以对他们俩还不错,给了不少的工钱。就在父女俩准备继续赶路跟老板告别的时候,酒馆的老板把李老头叫到一边说:“老哥呀,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们这里的县令大人,跟我是好朋友,三十出头,他的妻子去世两年了,准备续弦。我看您的女儿模样周正,勤快能干,性格也不错,打算给你保个媒,不知意下如何?”这李老头哪敢做主啊,于是就说这我得给女儿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李老头儿回去跟秀儿商量,秀儿考虑了一会儿,对李老头说:“干爹,这些日子我也想了,我迟早要嫁人的,嫁给县令虽然是填房,但也好过地主的傻儿子吧,婚事你就应下来吧。我成婚了,也可以帮衬你。”秀儿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李老头这段时日对她很好,比亲爹好多了。

婚事定了下来,县令大人把父女俩接到家里,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完婚。李老头一下子成了县令的岳父,过上了不愁吃喝的日子,李老头为人朴实厚道,没有因为成了县令的岳父而找不到北,在秀儿成婚不久,他就去和女儿女婿辞行,夫妻俩很是不舍,但李老头去意已决,县令命人准备了了一些盘缠和干粮,李老头又踏上了逃荒的征途。

这天李老头儿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很微弱的一声婴儿的啼哭,他赶忙四处寻找,结果在不远处看见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包着孩子的襁褓破破烂烂,孩子很瘦小,哭都没有多少力气,李老头儿心疼的抱起孩子,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这些天,李老头儿根本没舍得花女儿女婿给他的盘缠,一路上靠乞讨,靠挖点野菜,过了这么多天,因为穷日子过惯了,倒也没觉得怎么苦。自从捡到那个孩子,李老头拿出钱,每到一处都买一些孩子能吃的食物,他觉得既然捡到孩子就是一种缘分,不能让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就这样又走了好多天,李老头发愁了,自己一个孤老头子根本不会照顾孩子,而且天越来越冷了,万一孩子生个病啊,可怎么办呢?于是李老头抱着这个孩子来到一个镇上,打算把孩子送给一个富裕点的人家收养。好巧不巧,就在他坐在一个粥铺里喝粥的时候,听人说,镇上的刘员外因为幼子夭折,夫人一病不起,于是刘员外就想收养个孩子,一解夫人的思子之痛。李老头儿一想,自己捡的不正好是一个男孩吗?过去问问再说。

李老头抱着孩子打听着来到了刘员外家,他告诉刘员外自己的家乡闹灾了,一家人出来逃荒,妻子因为心口疼,半路病倒在一座尼姑庵,自己一个男人没有办法呆在庵里,只能一个人带着孩子继续逃荒,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照顾孩子了,决定给孩子找一个好人家,刘员外听后之后,也是大喜,那孩子最近给李老头子喂的胖了起来,虎头虎脑挺招人喜欢的,刘员外当即命人拿来不少的银钱,李老头说啥也不要,说,我又不是卖儿子的,但凡家里有口吃的,也不至于把儿子送人呀,不求别的,只求你们对他好就行了,刘员外拗不过李老头,于是又命人准备了不少的干粮和吃食让他带着,这次李老头没有拒绝。

李老头又成了孤身一人,边走边找点活计干,就这样在外边兜兜转转,几年就过去了,李老头为人实诚又肯出力,几年下来也攒了一点钱,加上之前女婿女儿给的也没有用完,估计在家乡的话已经能够买上几十亩地了吧!于是刘老头就有了回乡的打算,估摸着几年过去了,家里的灾害也已经过去了吧?

李老头回到了家乡,他发现村子里的乡亲们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不少,很多人家的地里也长出了庄稼,刘老头就用手里的钱置了几十亩地,日子也慢慢的安定了下来,这样的日子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李老头家里的几十亩地也变成了几百亩地,两间茅草屋也变成了宽敞的大宅院,还雇了长工,李老头也成了年近花甲的老人了,唯一没变的是李老头还是孤身一人。

这天的小李庄格外的热闹,从老远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行不少人直奔离老头家而去,村里的人都纷纷议论,这个李老头子回来就发家了,在外边指定没干好事,肯定是要抓他来着,好奇的村民都跟着后面看热闹,一起都去老李老头家了,结果呢,大家跟到了李老头家,发现有一个身穿状元袍的年轻人,一进门就跪在了李老头的面前大哭,大声叫着爹,哭了一会儿,过来一对衣着光鲜中年夫妇也拜见了李老头,也亲切地管李老头叫爹,原来,这正是李老头逃荒的时候,捡的儿子和认的干闺女。当年,刘员外并没有隐瞒儿子不是亲生的事实,反而是把一切都告诉了儿子,孩子非常聪明,16岁就中了状元,然后呢,就禀明养父母,一定要回来寻根,半路上正好遇见了同样回来寻亲的府尹大人夫妇,通过交谈得知,原来他们是一家人,都要到小李庄来找李老头,于是结伴而行。大家寒暄了一阵,李老头把众人让进屋里,状元儿子拉着他爹问,你当年不是说我娘心口疼到尼姑庵去了吗?你为什么不把她找回来?我要见自己的娘啊!这下,李老头子犯难了,他到哪儿去给儿子弄个娘?这便宜爹当的就已经够神乎其神的了,虽然干闺女比较了解真实情况,但是她也没有拆穿,他就想看看这个干爹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李老头说行,我去找你们娘去,李老头非常郁闷的出了村,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觉就来到了河边。忽然,他发现前边有一个老妇人打算跳河,赶忙过去把人给拉住,原来这个妇人也是一家人去逃荒,逃荒的路上,家人都死光了,就剩下自己,也不想活了,没想到被李老头救了,李老头看到老妇人有了主意,于是就说你也别寻死了,你跟我去吧,我有儿有女,有地有房,你跟我去了,不愁吃不愁喝,老夫人想了想就同意了,于是呢,跟着李老头子回家了,李老头进门就喊,我把你们娘找回来了,因为在路上的时候,李老头就已经和老妇人讲好了说辞,回来也没有穿帮。状元儿子又抱着老妇人一痛的哭啊,不一会儿,女儿和女婿也过来拜见了母亲。李老头冷清的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村里的人陆陆续续的散去了,大家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李老头儿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