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聲聲撥心絃,花舫燭影越千年

解封后的第二週週末,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唸的博物館開放。

週末就那麼一點時間,還要安排其他事情。時間允許呆在博物館就一個多小時,所以只能選一個館,還是走馬觀花的看。轉了一圈便選了美術館,因爲以前比較少花時間看畫作,也想通過這些畫作豐富自己的美術和文化知識。

上面一組菩提葉畫一眼望去便覺超凡脫俗。在菩提葉上作畫,真是頗有心思。畫作彷彿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輕輕地叩響你的心門,如煙一般靜靜地、柔柔的充盈你的內心,如此令人心若菩提,透徹寧靜。

上圖是一幅作於十九世紀的油畫,四周的黑暗襯托出中間絞白的月光。銀色月光照在花舫布篷上,江水波影粼粼,花舫沒入黑暗中,唯有燭光搖紅由窗櫺和閘扇透出,更顯舫內雕琢華麗。前、後方的船隻,還有幾點燈籠高掛,若隱若現。此時船內和船頭幾人閒坐着欣賞這夜色。正是:

窗外月懸雨闌珊,

江面花舫燭搖紅。

蘭香拂袖琴聲緩,

聲聲飄過忘塵山。


月夜聽窗曲水船,

恰似故人抱琴來。

與你筆墨畫兩岸,

那晚夜色藏袖寬。

在展廳還看到了珍貴的古樂器畫作,有驚豔有驚喜,感覺自己雖喜歡古風曲子,然而相對於現代樂器,對古樂器瞭解的並不多,有些名字還說不上來。

上圖樂器名稱由上至下由左自右依次爲:

月琴、火不思、琵琶、胡琴、秦琴、箏、鈸、揚琴、木魚和鞀。

火不思:爲蒙古族彈撥樂器,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列入國樂。

秦琴:由阮演變過來,在唐壁畫裏就出現過。

鈸:古打擊樂器,始見於北魏前。

上圖由左自右分別爲板鼓、號頭、三絃、拍板、腰鼓、花盆鼓、大銅角、大鑼、星、泰米鑼、(?)琴、雲鑼、堂鼓。這組打擊樂器比較多。


離開博物館已經兩點了,在街上匆匆吃了點東西,三點半趕去排練場。

伴隨着古風音樂翩然起舞,彷彿在千年中穿行,有種依然未從古代穿越回來的感覺。樂曲悠揚,懸頂繞樑,餘音嫋嫋。如:

青山笛聲吹幽夢,

聞來萬事離心中。

多少紅葉青梅酸,

滿山目光當行囊。

天涯紅塵傷會燙,

草色不過秋一場。

用香爲誰畫的山,

許你傾世情半江。

……


上圖爲排練廳現場,詩作並非這支舞的歌詞,可惜不會作曲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