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我們似乎掉入一個坑裏,永遠爬不出來

關於方法論,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就是不知道應該如何下筆談論。

無從下筆可能是對該問題認識得不夠全面與思考得不夠深刻,也沒有整理出可以較好闡述該問題的邏輯框架。

不管怎樣,仍要強行來哆嗦幾句,算是給自己種下一顆問題的種子,期待它在未來的不經意間可以開花結果。

倘若有一天,我能夠對該問題有重大發現,或者產出建設性意見,那便再好不過啦。

首先,方法論是否存在呢?

應該說,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從事何種職業或掌握任何技能,方法論是一定存在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多數人不會反駁。

想要練就任何一種高超的嫺熟的技能,想要榮獲任何一項矚目的非凡的成就,運用一定的辦法去促進與達成是必然的過程。

不管黑貓白貓,能夠逮到老鼠便是好貓。而逮老鼠的複雜過程,便是一門高深的方法論。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讀書的青少年,想要把書讀好,想要把學習成績提高,也一定要有所讀書方法,死讀書是不可能成爲學霸的。

如果你是一位農民或工人,在操作各種農活的時候,在操作各類工廠設備的時候,都是需要講究方法的。哪怕你只是一位普通的泥水匠或搬磚工,也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工作方法技能,不然,被淘汰或被炒魷魚是遲早要發生的事。

更爲高端的工種,就需要有更爲精湛的技藝。學無止境,技藝的高度也是沒有上限的。

技藝隔行如隔山,如果我們不去涉足那個領域,可能我們對那個領域的認知便會匱乏,對那個領域的相關操作方法便是空白。

術業有專攻,每一個行業內的事,都有它們自身的操作準則與修煉寶典,它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自然會形成一套可行的操作辦法,局外人不可能輕易掌握。

各行各業的各項工作,都有其自身的工作方法。所以說,方法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定存在的。

譬如,我們寫文章,除了擁有一份要達成的願望之外,也是需要具備一定寫作方法的,否則就不可能成事。

其次,如何理性對待方法論呢?

到底要花多大心思去鑽研方法?要把辦法使用放在何等位置?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微妙的問題。

過度地強調方法,過分地追求捷徑,爲了達成目標不擇手段,會喪失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讓獲取的成就變得經不起考驗。

我們練就一項技能,或者追求一種極致高度,除了要尋找先進的方法之外,本質與基礎的訓練能不能跨越過去?或者說,能不能忽視與淡化腳踏實地的基礎夯實訓練?

假設,我們寫作的最終目標是賺錢,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種,其中不乏有捷徑,有損人利己的方法,有違背良知的做法,要不要去做?要怎麼做?這便是考驗我們能否理性運用方法論的癥結所在。

比如,我們想獲得鉅額財富,想拿下一位美麗女子,是通過正當的手段或者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就是方法論實踐中的區別所在。

過分強調方法,過度追求捷徑,甚至是運用卑劣的手段,甚至是觸犯了法律與公序良俗,這樣的方法應該是我們不能容許的。

做事要講究方法,但必須要講究正確的方法,這是一個人的理性所在。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盜亦有道,這個道便是要求我們必須運用正確的方法,而不是爲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與喪失良知。

最後,我要講的是近段時間體會最深的一點:放空自己,找尋方法。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總有一條大路是行程最短的。

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每個不同的人所使用的方法都會有不同。那麼,什麼樣的方法纔是最優呢?

作爲一個追求極致的人,一定會優先選擇最具有效率的辦法。所以,我們多數人的一生,就是在找尋最佳方法的過程。甭管是賺錢,還是身體管理、家庭管理與事業管理,我們都在苦苦找尋最有效的辦法。

在找尋方法的過程之中,我們的認知水平總是限制了方法,我們接收到的教育與資訊都在束縛與綁架我們的方法。

我們似乎掉入一個坑裏,永遠爬不出來。這個坑就是認知的坑,就是思維方式的坑。

魯迅先生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打斷你一條腿,再給你一副柺杖,你還要感謝我,因爲沒有我,你連路都走不了。”

如何理解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呢?你是要仇恨還是要感謝那個打斷你腿並給你柺杖的人呢?

如果你的認知走不出來,思維方式解脫不出來,可能會萬般感謝他,成爲他忠實的奴役,畢竟他給予你一副柺杖,不然你連路都走不了。

如果你能跳出認知與思維方式的坑,你會仇恨他,並且要打倒他。因爲這個“他”是你身上永遠揮之不去的寄生蟲與吸血鬼,只要“他”存在了,你就不可能有幸福來臨的一天。

認知上出現問題,思維方式就會有受限;思維方式被受限,找尋與使用的方法就會愚蠢或笨拙。

有些人爲了找尋到最佳方法,不斷地試錯,兩次三次,一百次甚至是一千次,結局仍然是錯。爲什麼呢?

如果不能把固有的認知與意見推翻重來,如果不能讓自己保持空杯心態,就很難找到行之有效的好辦法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