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面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本文參與馨主題第八期【寒冷】主題徵文。

                    (1)

十二月, 冷暖交替,一週可以遇見春夏秋冬的神奇月份。大概是因爲年底,天氣也需要做年終總結吧;也許是老幺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總之精彩的十二月來了,這周氣溫斷崖式下降,短袖短褲直接過度到零度的冬天。

都說南方的十二月很精彩,沒想到這麼精彩,還穿着短褲短袖的陳冬腹誹着,說好的明天開始,怎麼還先派了個急先鋒——風。風像針一樣,絲絲密密,陳冬閃進一家木質的小店。

打開店門,暖氣撲面而來,驟暖不禁讓陳冬打了個冷顫。

“你好,點餐請到前臺。”

陳冬看着點餐檯,點了招牌酸菜面,五個大紅拇指的招牌。剛到一個環境,緊張的狀態下,就點招牌,陳冬用了二十年闖蕩江湖的經驗總結,屢試不爽。

點完,落座,點餐檯正對斜對面的角落,可以關注點餐檯,角落遠離人羣,既可以望着外面的馬路,也可以將整個店面盡收眼底,拍照角度也是最好的,這是陳冬的一個習慣。陳冬看着桌上的點菜牌,廈門第一面,自信得有點狂妄了,陳冬笑了笑,木質的桌椅,木質的櫃檯,就連燈具 也是木質的,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大都市,這個小屋給人家的感覺。

陳冬是東北尕地的,爸爸是護林員,每年寒暑假陳冬都會去找爸爸,一起住在小木屋。

看着眼前橘黃色的燈,陳冬想起了去年的冬天,也是這樣一個北風呼呼的夜晚,做了一個讓他後悔莫及的決定。

                  (2)

“你在哪兒呢?”陳冬看着妻子的信息,陷入了沉思。

疫情以來,幾週一居家,一月一封,一封好幾個月,陳冬和妻子商定不能在家待着了,決定到南方闖一闖。看着地圖,XM發展還可以,疫情也比較穩定,便這樣畫了一個圈。

學歷不高,銷售門檻相對低一點,現在各行各業都是寒冬,醫藥業會好一些。

簡歷大多石沉大海,一次吃麪,聽鄰桌說賣口罩,陳冬隨口問了一下是否要招人,沒想到對方正在招人,陳冬就這樣成爲了口罩業務員。

一年順順利利的。前天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說兒子丸子得了血液病,急需手術,十萬塊。這兩年把之前的積蓄用光了,纔想着來南方,剛來,也只是基本維持一家三口兩地的生活。根本沒有閒錢,陳冬的父母過世得早,妻子也是孤兒院長大,親戚就無從談起了,加上倆人內向,平常兩點一線,也沒有朋友,更不用說可以借錢的朋友了……

“怎麼了小陳?看你這額頭都擰成疙瘩了。”原來就是介紹陳冬進公司的王發。

“發哥,我兒子生了大病了,需要馬上手術,手術費要十萬塊。我沒地方借,在想是不是可以跟公司借?”

“這不大可能,我們一個月纔多少錢,我進公司十年了,沒有見過公司借給員工錢過。”

聽着這話,陳冬抓緊了雙手,眼神好像盯着一個地方,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看。

“兄弟,你和我有緣,別這麼失魂落魄的。最近有一單買賣,我在想要不要做。做成了有二十萬,我們一人十萬,怎麼樣?”

“可以啊,什麼生意?怎麼做?”

“我認識一個小廠,要倒閉了,做口罩的,壓了不少貨,成本是現在我們進貨的十分之一,款式差不多。”

“爲什麼價格這麼底呢?就算是要倒閉也太低了些?不會有什麼問題吧,發哥。”陳冬看着一言不發、略顯嚴肅的王發,“我不是質疑您,我就是疑惑。”

“也就是你,如果你今天沒有說急需用錢,我也不會跟你說。病啊,它不等人啊。”

“是,是,是,發哥這一年來的照顧,我記着,我不太會說話,但我都記得。”

因爲鄰桌吃麪,王發不但介紹陳冬進公司,進公司的手續,以及怎麼跑業務,王發都事無鉅細地教。發票要怎麼粘才能報銷,跟客戶怎麼溝通等等像潮水般湧來。當時第一單,還是王發幫忙談的,完全沒有留一手,或搶客戶的電視劇裏的橋段。因爲有王發,陳冬才這麼快熟悉了業務。

“嗯嗯,我知道呢。這批貨呢,有一點瑕疵,有點味道,防護程度也比我們現在的差一點。因爲這些問題,這家工廠才倒閉的。我也在猶豫。這工廠的老闆啊,是我剛入行的第一位客戶,一直合作到現在。本本分分的,這次也是質檢聯合供應商,擺了一道。哎,我也想着喝水不忘挖井人,能幫一把是一把。”

“嗯嗯,那這個口罩有沒有什麼副作用,或會怎麼樣?”

“這你放心,雖然有味道,但是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雖然防護沒有我們現在這個好,但是你說像我們這城市,現在基本都沒有什麼問題了。很多人也都是沒戴也沒什麼問題,所以我覺得可以做,在猶豫。”

“那......要不......我們就接了吧。怎麼賣呢?賣完纔有十萬,但我兒子只能給我一週的時間。”

“沒事,沒事,我 已經想好了,我們兩個人會更快。有一個賣場下週開始有一個直銷會,全市各個企業都會來,就是展會,我們價格低,而且都是現貨,直接在門口就可以把老闆拉過來,顧幾個學生當臨時工。”

“老婆,錢有着落了,一定在兒子手術前給你,放心。”

一切如期進行,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本性,加上跟風,一切發生得自然而然,就像水往低處流,本該如此。

                    (3)

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菜粉,酸裏裹着點甜,是魚的鮮甜,也可能是雞精。熱氣由口慢慢的一路將溫暖帶到肚子裏,胃暖了,似乎白天造的罪也就沒什麼了。陳冬看着熱氣騰騰的麪條,看着大家幸福地喫着面,久違的感覺,久到似乎是從死到生那麼長。這平平常常地喫一碗麪,差一點就成了奢求。

電視上正播着新聞聯播,年關將至,回顧過去的一年,好的,不好的,都已成過去。未來,他正在來......

                    (4)

“兒子手術很順利,恢復得也很好。勿念。”陳冬飛快地瞟了一眼手機,轉身給旁邊的遞過物資。

口罩賣完後一週,XM突然爆發了,湖裏、思明和海滄都相繼蔓延,一時之間,全市陷入恐慌。學生停課,全員核酸,事業單位全部化身大白,做核酸。凌晨的街熱鬧得如同白晝。各地支援的醫護人員也陸續到達。

企業也派出義工,出力、出錢,衆志成城。陳冬也是其中的一員,陳冬忘記了這樣全心全意爲他人是在什麼時候,只知道,真的很開心,但更揪心。

“同志,麻煩把她送到隔離樓。”

陳冬看見眼前一個十二三歲模樣的孩子,戴着口罩。

“就她一個人嗎?家長呢?”

“家長都在外地務工,她和奶奶一起,奶奶年紀大了,讓孩子出去買米,密接,就直接送過來了。”

陳冬想起自己的孩子,引着孩子往前走:“別怕啊,三天兩檢,陰性就可以回家了。”

“叔叔,我不怕,老師、電視上、還有社區的叔叔阿姨都有科普過,不擔心,勤洗手,多運動。我之前也幫忙宣傳過,還是最佳宣傳員呢。叔叔,你們辛苦了。只是,我奶奶行動不便,記得要給她送飯,一日三餐都要記得。”

“嗯嗯,會的。”

“叔叔,不要忘記了。我住在湖裏萬里路122號五里小區3棟502。”

陳冬把情況跟社區人員反饋後,就繼續接待、轉接。曾經擁堵的公路,現在暢通無阻,行人寥寥,路邊的店鋪貼着“旺鋪出租”......

“這次怎麼突然這麼嚴重了呢?”陳冬問一起的醫護人員。

“一例國外回來的,陽性,瞞報,而且在市區各個賣場都逛了一圈,超市、KTV、酒吧,軌跡遍佈。”

“這也太不道德了,怎麼可以這樣呢?現在學生停學,企業停工,多耽誤事啊。”陳冬想想最近都沒有上班,又緊巴巴的,還好那次的口罩賺了十三萬,家裏的生活都有着落。

“交叉感染這麼嚴重,還有一個消息,說是最近的口罩質量不過關,特別是老人、小孩兒貪便宜,這次感染的也大部分是這些人,本來抵抗力就弱。哎。”一人搭話。

“還有就是一些外來務工的,本來就比較拮据,這一來,真是給不富裕的家庭又蒙了一層霜。這些無良商家啊,要遭報應的。”

“你確定嗎?口罩問題?是什麼牌子的知道嗎?”陳冬緊張地問,他多怕那就是他經手的那一批。想着疫情遙不可及,抱着僥倖的心理,本就有點惴惴不安。如果真的是那批口罩,那他豈不是殺人的劊子手?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最近市面上出現了好幾款口罩,之前都太穩定了,商家見無利可圖,就開始做一些小動作,不過這些都是聽說的,沒有實證,如果真有,政府會處理的。咱不信謠,不傳謠,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這次突然爆發,很多商家捐款、出人,我們知道這些就好了。”

陳冬一句話也聽不見,腦子嗡嗡地響。

“發哥,你有沒有聽說,聽說這次大爆發,是因爲口罩不合格,會是我們的那一批嗎?”陳冬終於有時間,且撥通了王發的電話。

“不會,兄弟,不要怕,如果真的是我們,警察早就找上門了,不會到現在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那個人的行動軌跡太廣了,不要自己嚇自己。政府也有在發口罩,特別是老人、小孩兒都發的全新的。”

陳冬更加沒日沒夜地幹活,不管不知道自己的那批口罩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良心好受一些。

“同志你去樓上看看,王奶奶好像今天沒有下來做核酸,她心臟不太好。”

“王奶奶,王奶奶,開門。”陳冬敲着門,一遍一遍地敲,耳朵貼着門邊聽,毫無動靜。顧不了許多,陳冬撞開門,直奔臥室,沒人,洗澡間,王奶奶倒在地上,陳冬貼近,一息尚存,打電話,救護人員馬上到,救治,好在及時。

‘’疫情快點結束吧,這樣的生活不能再下去了。”陳冬癱倒在地。

三角梅自顧自地豔麗,陰天肆無忌憚,晴天耀眼得睜不開眼。不管這個世界是車水馬龍,還是靜悄悄,它們依然只是它們,心無旁騖。

“同志,什麼時候解封啊?我們一家五口,全靠我們夫妻倆上班,已經半個月了,我們什麼收入都沒有。”五號樓的一位大姐衝着陳冬喊。

“別給人添麻煩了,我們可以克服的,不用理她,女人沉不住氣。”男主人充滿歉意地說,眼神裏似乎也在詢問。

“放心吧,快了。這些天你們也都看報道了,新增很少,0增長近在眼前。你們自己調整好心態。”陳冬明白那種焦慮,自己的這些話反而有點站着說話不腰疼,但也只能如此。這樣的家庭,他看得太多了,自己也是從這樣的家庭走來的。

“叔叔,辛苦了,我們都有好好在家,好好鍛鍊,我一天跳繩200下,開合跳一分鐘,也有好好學習,讀拼音,寫計算題,聽媽媽講故事,學唱歌。我還畫了一副大白。只是,我還是想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和我的同學見面,我最喜歡的是跑步,我想跑步了。”2號樓的小朋友見到陳冬就會嘮叨一遍,或拿着小零食出來。

可是有一天,陳冬沒有見到他。而是他媽媽拿着小朋友爲陳冬畫的畫兒:“這是我兒子說給你的,謝謝你。那天,他突然要下去,我也沒看住,平常都在家的,很聽話的,那天也不知道怎麼了,就突然跑了下去。感染了。”

“他沒戴口罩嗎?”陳冬大吸一口氣,輕輕地問。

“戴了,就是上次你送的那個。我這都有很多口罩,可他說就要你送的。你是好人,每天樓上樓下的跑......"

陳冬腦袋“Duan“的一下,眼前都是口罩,又什麼都沒有,小孩兒的笑臉,小孩兒的笑聲......

                    (5)

喫完,拉好衣服,把剛傳入的熱氣好好藏好,支撐着走到住處,吹着冬天的風,似乎生活就是這樣的。媽媽的味道,是不是差不多是這樣,陳冬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妻子的味道,就是這樣的,他想家了。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我和媽媽想你了。”兒子軟軟糯糯的聲音,把陳冬的心都融化了。

“明天,爸爸買了明天的車票,回家陪你堆雪人、打雪球。”

“爸爸,可能沒辦法堆雪人、打雪球了。”這聲音也太逼真了吧,兒子好像就在眼前。

“爸爸。”一個小人兒向陳冬跑了過來,抱住了他,“媽媽說以後我們都在這陪你,這裏是溫暖的城市,有大海,我們一起去海邊撿貝殼,五顏六色的貝殼,看鯨魚,看藍色的大海。”

“嗯,明天我們就一起去。現在我們回家,我給你們煮麪,看看我有沒有煮出你媽媽的味道。”

                  (6)

“小陳,我叫他們查了,我們之前的口罩我有剩,拿去檢測了,報告我也拿給有關人員看了,沒問題,我叫王發,是有王法的。”

王發的這條短信,就像是一道光,把壓在陳冬身上的大石頭劈開了。這塊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他就是被壓在五指山的孫猴子,現在終於解放了。

“王大白,這是我新畫的,我終於去跑步了,跑了很多久,和很多同學比賽,我都是第一名。給你看看我的獎牌。”2號樓的小朋友發來的。

“小陳啊,謝謝你,我老了,多虧了你啊,今天我出院。有空來家裏坐坐。我女兒也回來了,這回,不走了,我也算是因禍得福了。終於不再是空巢老人了。”

一切塵埃落定,黑夜總會過去,黎明總會到來,很慶幸曾經一起看夕陽的人,現在也一起迎着朝陽喫早餐。

一切好像夢一場,陳冬知道,那不是夢,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沒有那麼無關緊要,是人們生命的一道關卡。如果洪水猛獸來,即使擋不住,也絕不能是助紂爲虐的幫兇。

XM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陳冬也開始繼續跑業務,現在的他看口罩的質量不再只是靠感覺,靠眼睛,更懂得用數據說話,用相關檢測的證書說話。會到工廠車間去看他們生產的流程,經常被調侃“陳總,你就是我們的質檢員。”

與其說那幾天像噩夢,不如說是一個警鐘,時刻懸着陳冬的頭上,警鐘長鳴。不打擦邊球,不心存僥倖。

“咖啡館鄭重聲明,每天贈送30杯招牌,只爲醫護人員。同時,醫護人員購買一律五折,不限量。”

類似的聲明屢見不鮮。

“賣煎餅了,賣煎餅了。”這中氣十足的,有點熟悉啊。陳冬尋聲望去,這不是五號樓的夫妻倆嗎?

“同志,買煎餅,都加。”陳冬拿出手機掃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