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改變,後理解

            浮現,顯現,聚集,匯聚

這種是常識

不需要反覆重複說。

大家要做的是改變慣性

人人都知道藝術的真高於生活的真



可是呢,說說而已


自己動筆,又覺得藝術的真是扯淡靠不住,是個好聽的語詞罷了


很多東西是改變着來理解,而不是理解爲何改變


如果先理解爲何要改變,人直立行走都是不可能的


遑論其他了。


乍看起來直立行走更加不穩定,四腳着地多穩當啊


說一下 浮現或者顯現或者聚集或者匯聚,它是什麼意思。通俗地比擬一下來說。


按照習慣,人看世界,必然是挨個看,樹木,樓房,街道,行人,張三,李四。這是在後的,跳過了在先的顯現階段。


在先的顯現階段,什麼都沒有,心靈是空的場域,只是等待。那麼它顯現的機制是什麼呢?



它顯現的是一種聚集,匯聚,萬般事物似乎都是隱蔽着的,當顯現時,似乎是樹顯現了,其實所有的東西作爲背景也都顯現了


就像樹和很多影子一同顯現,這就是有着氛圍


那麼簡單說,顯現什麼,不是你設想或者想要的,雖然在後的看,“我想看樹,所以看到了樹”


而在先的“樹不顯現,什麼都沒有,而且樹的顯現一定是帶着背景和氛圍的,任何顯現都是世界顯現”


也就是“我想看樹”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有條件的“樹和世界一同顯現”


這個在先的被我們遺忘了,抹去了,變得似乎沒那回事。恰恰就搞錯了。


那麼浮現一棵老槐樹,是不是跳過了在先的呢?


十有八九


一棵樹顯現,匯聚,它是你村子口的老槐樹,可能性微乎其微


它更可能的是一棵樹(我不知道它是哪裏的,或者說它還沒成爲哪裏的,還沒有實現,正在實現中)


也就是說,這棵樹是現實中的某棵樹的母體,甚至還要超過,因爲“這是世界中的一棵樹”


所以它很豐富,它既是樹又是世界,而且未成形,在實現中。簡單說,它不是一棵樹,而是一個母體,可以成爲任何東西


如果理解這個機制,或許就知道我所說的幾百個資料的內容。諸如爲什麼要六字訣,四字訣,三字訣,爲什麼要等待,要呼吸,要背景音樂,等等等等。說的都是這個原理的某一部分。



如果實在看不懂我說的,就抓幾條最根本的。


因爲不明白浮現,顯現,聚集的意思,所以我們很多同學無論怎麼改變姿勢,仍然只有一個老姿勢:我看見一棵樹


始終不是浮現,顯現,聚集。


就像一條魚從水裏浮現,它帶着水花,它的背景是水塘。


可是呢,常人看到這一切,眼中只有魚(我釣到魚啦!功利心遮蔽了雙眼)

我要釣魚,終於釣到魚了。


鄭板橋說的,胸中之竹。這叫浮現,這個胸中之竹,不但和現實的竹子不一樣,而且可以說它不是竹子,對不對?


我們可以評論說他畫的是人的氣節,品格,或者做人要怎樣怎樣,等等等等,都沒錯。


不會有人說鄭板橋畫的竹子真好,我院子的竹子太難看了,要是畫裏這個樣子多好。


也不會有人說,畫裏這種竹子哪裏有賣,我想買幾根。


也就是畫裏的竹子是胸中之竹,就不是竹子


同樣,浮現的一棵樹,它就不是一棵樹,無論從哪個方面說。


可是呢,我們大多數人,儘管一方面認爲自己的寫作不是寫實,不是拍照,可是呢,又會下意識地當做某種現實對應物


變形不變形,仍然是現實對應物,而不是“顯現”


音樂就更加直觀一點。不會有任何人說這個音符,旋律,節奏,代表村口的老槐樹,昨晚的月亮


但是可悲的是,仍然還有。有人說藍色多瑙河講的是多瑙河。。。。。。


賈寶玉既不是真人,也不是張三的化身或者變形,甚至不是少爺們的典型代表。對不對?


和這些都無關


甚至可以說賈寶玉不是人,他是書中的,怎麼可能是人呢


小孩子可以立刻說出來,可是大人不會。


也很直觀。大概一兩歲的小孩,他有時候會和媽媽開玩笑


他會把畫冊裏的蘋果抓着,做喫的樣子,逗媽媽開心


也就是他知道,畫裏的蘋果是不能喫的,和現實的蘋果是兩回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