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童年

好長一段時間了,整天忙忙碌碌的,沒有時間也靜不下心來看一點書。

現在終於清閒一點了,便盡力彌補一下。晚上喫過飯收拾完了,就坐沙發上開始,貓兒在我腳邊跑來跑去,很喜歡這種感覺。

這一週的時間看完了《楊絳傳》和汪老的《受戒》,現在正在看季羨林老先生的《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我都喜歡。能靜下心來安安靜靜地讀讀書,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季老是山東人,他的有些地方特色的語言,讓人感覺非常親切。

“被二大娘捲出來”,這個捲,就是罵的意思,我們現在還是這樣說,特別是在農村老家,誰誰誰捲了誰一頓,父親母親也經常會這樣說,在季老文章中看到這個字,感覺真好。

季老還用了一個詞“姥娘”,就是姥姥的意思。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稱呼姥姥爲姥娘,過年過節,走姥孃家,去看看姥娘。雖然我姥娘去世已經二十多年了,但看到這個稱呼還是親切得心裏都想笑。

還有個“寧大嬸子”,在村裏依然是這樣稱呼,不是什麼大嬸二嬸,而是後邊一定加個子,大嬸子,二嬸子。村裏那些多少有點親近關係,按輩分稱嬸的,都是這樣稱呼。平時回老家,稱呼嬸子們時沒覺得有什麼,現在變成語言,越看越覺得有趣,越品越有意思。

季老提到小時候,爲了能喫到一點“白的”,跟着大人們出去拾麥穗。就是麥子收割完畢以後,地裏總會零零星星掉下一點麥穗,主家也就不要了,其他人便去撿拾。

我小時候也跟着大人出去撿過無數次麥穗。我們那時條件總是好了一些了,並不很缺那一點喫的,但祖祖輩輩勤儉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再說,地裏的麥穗不撿,也就爛做了肥料,很可惜。

大人們去撿,就領着我們幾個孩子。既能照顧孩子,又能收穫一點糧食,何樂而不爲。

我們幾個是很認真的,提着小籃子,在寬廣平坦的麥地裏兩隻小眼如探照燈般到處撒摸,撿到一顆麥穗那真是高興地不得了,總是比賽看誰撿的多。隨着籃子裏麥穗越來越多,那真是滿滿的成就感,只是小心別被短而鋒利的麥茬扎到腳。

小時候,還跟着姐姐們撿過豆子,盜過地瓜(此盜非偷,跟撿麥穗一樣,人家收穫完以後的地裏,我們去挖一下,看看能不能撿到漏網的地瓜)。還賣過糖棍,雖然一根沒賣出去,都自己喫掉了。

書中有童年,真是讓人懷念的快樂而又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