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聖人曾國藩逆襲成才的祕訣,盡在《知行力》裏告訴你

36歲的曾國藩正值人生大好時光,自己卻開始戴老花鏡,簡單說幾句話就氣喘吁吁了,同時,在官場上他也遭到了同行的排擠,可後來,他通過堅持寫日記,覆盤自己的每天的經歷,大到國家事情,小到日常瑣事,他日日覆盤,最後成爲了一代聖人。

那作爲普通人,是否能像聖人曾國藩一樣實現人生的逆襲呢?在何伊凡的新書《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中,重點介紹了關於曾國藩覆盤的成功祕訣。



何伊凡,資深媒體人,他有着16年的商業觀察經驗,還是燈塔知行社與盒飯財經創始人,他曾擔任過著名雜誌《中國組織家》、《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等雜誌主編和副主編職位,還出版了財經類暢銷書《打通》,詩集《一滴雨水中的家園》。

在書中,何伊凡詳細闡述了成事的邏輯主要就是知行合一,他還將這些知識濃縮成一個簡單的知行力公式:“知行力=(提純力+拆解力+簡化力)×(共鳴力+結構力+結晶力)×(自省力+提問力+螺旋力)”。

當然,這也是本書的全部知識點,簡單明瞭。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覆盤能力讓曾國藩能從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呢。

1、曾國藩怎麼覆盤的?

曾國藩覆盤的方式很簡單,他是從最簡單的寫日記開始,他也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持久。

正如曾國藩的名言:“人貴有恆。”

曾國藩寫日記跟別人不太一樣的地方,他的日記有如下特點:有恆,細,狠。他每天都會從日常小事中反思自己,哪裏做得不好,應該怎麼改進,甚至還大罵自己。

直到曾國藩46歲後,他被免職在家,面臨着事業危機和中年危機,他在家的這段日子了,他日日回想起官場的日子,才發現自己的很多毛病,他纔開始了反思,也是在這些反思中,曾國藩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

他同時還把這些方法告訴了弟弟曾國荃,叮囑弟弟要反覆反省自己,一切事情都要向內求。

曾國藩再次出山後,他的朋友們驚訝地發現他變化很大,變得和氣、謙虛、周到,對待皇帝也更顯得沉穩謙遜,成功實現了他的中年“變法”。

足可以見,覆盤對一個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作用。

2、現代人如何覆盤

那麼對於現代人來說,該如何覆盤呢?在書中,何伊凡提出了兩種覆盤方式,一種是組織內的覆盤,一種覆盤是AAR模型覆盤。

關於組織內的覆盤,這種覆盤的話,主要是針對企業來進行的覆盤。覆盤分爲三種角色、四個步驟來進行。

三種角色分別是:引導人、設問人和敘述人。

四個步驟分別是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和總結規律。這樣做覆盤的話,作爲引導人要維護好討論範圍,不要讓遠離覆盤的主旨。

設問人則是帶動大家思考,尋求事物的本質。

覆盤的目的則是吸取經驗,爲下一次的行爲做進一步的改進。

對於普通人來說的話,更加適合這種AAR模型的覆盤。

AAR模型也就是【行動後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他的目的是在於學習,不是在於懲罰,需要覆盤人接受教訓,然後快速行動。

書中詳細介紹了AAR法分爲六步:

第一:當初行動的意圖是什麼?

第二:實際發生了什麼?

第三:從中學到了什麼?

第四: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第五:立即採取行動。

第六:儘快分享給他人。

比如,我們拿自己的一天來進行復盤,如今天原來計劃是要寫一篇文章的,但是因爲在時間上沒有掌控好,所以最後導致了沒有寫文章。

像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都會發生,明明計劃好的事情,可是在執行的時候卻因爲各種原因沒有完成。

我們就可以具體分析,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我們的時間不夠嗎?還是因爲本身我們對寫文章的這個事情就排斥,所以在內心裏都會給自己找理由推遲。

那麼我們在覆盤的時候,就要找到這次沒有寫完文章的真正原因,然後在下次計劃寫文章的時候就能根據之前出現的情況進行改正。

最後的分享給他人的話,正式應了那句:學是最好的教,只有分享出去了,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成長,還同時能鼓勵我們前行。

3、覆盤需要注意的事情

覆盤是一種向內尋求成長的方式,作者何伊凡也曾說:覆盤的精髓就是質疑和反思。

覆盤時需要注意目標是行動的出發點,做覆盤時,要記得回顧當初做這個事情的目標。

其次,在評估結果的時候,不能不講觀點,要探討結果和目標的差異是什麼,找到真實的原因。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原因的時候,要記得挖掘原因的廣度和深度。

最後,也是覆盤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總結規律,這個時候就是怕提出的問題不能在不可控的要素上糾纏不清。

當然,覆盤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前行,有些人在覆盤的時候,光是記得表揚自己,卻忘記尋找失敗的原因,這樣的覆盤也是不對的。

覆盤的話,要認真剖析內在原因,找到事情與設想不一致的真實原因,然後總結規律,避免下次再犯同類的錯誤。

這樣的覆盤纔是有效的覆盤。

4、總結

當然,在這本書《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中,除了覆盤的事情外,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讀書時候使用到到“三環套月筆記法”,通過金句、案例、知識點,應用等結合在一起,不僅對書中的知識點能記牢,而且在後期使用中也非常方便。

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認知力,而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成事,就在於知行力的能力。

知行合一,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既是起點,也是終點,想要成爲高手,這本《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值得一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