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为什么大部分人无法做到深度工作?

1、今日导读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只有拥有深度工作的能力,才可以创造出高价值的成果。既然如此,为何大部分人却无法做到深度工作呢?原因很简单,浮浅工作的危害难以量化。 

  “浮浅工作”就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事务性的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换句话说就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工作,都可以称之为“浮浅工作”。比如,我们说到的,同一时间干很多件事情,在不同的事情之间来回切换,或者是频繁的电子邮件往来、陪笑陪酒陪聊的公关活动等等,都叫“浮浅工作”。

2、浮浅工作的影响是难以衡量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深更半夜,老板的一条工作微信,让我们想砸掉手机,有事等到明天早晨再说会死人啊?正在写一份报告时,电子邮件的声音此起彼伏,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电话就能沟通清楚的事情,客户非要把电子邮件当作沟通工具。我们很抓狂,感觉自己已经被即时通讯工具24小时绑架了。 

  又或者是,公司高管每天做一些浮浅工作就可以拿到高薪,比如打打电话、发发电子邮件、协调一下工作;而我们每天都在深度工作,拿到的薪水却不及他的零头。我们很不能理解:为何深度工作的价值不及浮浅工作? 

  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度量的黑洞”造成的。意思就是,无论是深度工作还是浮浅工作,其影响是难以衡量的。 

  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发现,他一周会收到511封电子邮件信息,发出去284封。而工作邮件并不是他的主要工作职责,并且很多事情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电话就能轻松搞定。于是,他就想:员工要花多少时间处理电子邮件,这会浪费多少时间资源呢? 

  一番测验下来,其结果令人震惊。公司每年要支付100多万美元,用于处理电子邮件。尽管,这个测验过程非常繁琐,但好在大西洋传媒有自我反思的能力,所以,得出了这样令人诧异又令人警醒的结论。 

  但在我们很多公司,老板们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即便有这样的意识,也会因为难以测评而不做测评。正因如此,职场中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干扰、老板要求我们“24小时在线”,以及高管薪酬远高于其边际生产力等非理性的情况出现。

3、浮浅工作带来的危害

  浮浅工作的危害难以量化会导致两种恶果,一个恶果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一个“最小阻力路径”;另一个恶果是,让我们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忙碌代表生产力。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恶果,也就是,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一个“最小阻力路径”。 

  假设你正在写一份年终总结汇报时,突然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接下来,你会怎样做?是无视电子邮件,继续写年终总结汇报,直到汇报写完再来处理电子邮件?还是先停下汇报,点开电子邮件看看是什么事情? 

  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即便非常清楚,写年终总结汇报不能分心,但还是忍不住点开了电子邮件。 

  不仅如此,当看到电子邮件里说的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费太多脑力就能回复时,很多人还是会搁置年终总结汇报,转而去回复电子邮件。结果呢?回复完电子邮件后,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重新进入写年终总结汇报的状态中。 

  此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大多数人仍旧会停下手头最难的活儿,转而去做最简单的活儿。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首即是——我们明明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开车时,手机“滴”的一声响,有短消息进来了,我们仍旧会立即拿起手机。 

  我们为何如此容易被打扰、被打断呢?究其原因就是“最小阻力路径”在作祟。也就是说,当我们无视浮浅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时,就会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工作。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频繁召开的例会。我们都心知肚明,很多会议是低效而无用的。可为什么还要坚持频繁开会?原因同样很简单。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这些例行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去迫使员工在给定的任务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浮浅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不能量化时,这不仅引发了“最小阻力路径”,还会给我们带来错误的认知,让我们认为忙碌就是代表生产力。而这正是“度量黑洞”在作祟。 

  为什么“度量黑洞”会让我们误以为忙碌就是生产力呢? 

  因为浮浅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很难“度量”,所以,很多公司对此根本就没有意识,更有甚者认为宁愿给员工带来伤害也不能让员工闲着。 

  比如,曾经的雅虎就是这么干的。2013年,雅虎的首席执行官梅耶尔就禁止员工回家工作。因为她发现在家工作的员工很少登录公司的OA系统。她认为,如果员工看起来不忙碌,就表示他的产出不高。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职场人会自动选择多做浮浅工作。工业时代对生产力的衡量是,单位时间内产出产品的数量。如今很多职场人为了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便选择了“忙碌”。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忙碌就是生产力”这一误解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能够证明刻意的忙碌会降低公司的净利润,就如同我们前面提到的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那样。 

  但是,度量的黑洞总是阴魂不散,使我们无法计算出刻意的忙碌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由此,工作职责含糊、评价不同、策略有效性的度量缺失,使一些从客观角度看来滑稽可笑的行为,却在职场中长盛不衰。

4、为什么不能深度工作的原因

  如果我们的工作职责明确、评价体系清晰、成绩的衡量标准有效,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会摒弃浮浅工作呢?当然,这也不一定。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所以,我们很可能会处于浮浅工作状态。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温州一家非常知名的传统制造企业,因为搞“互联网+”,最终导致破产了。而这家企业在90年代的年产值就已经超10亿。这样的例子毕竟是极端的。但,总想“傍上”互联网的公司在我们身边真的是比比皆是。 

  比如,许多与互联网没有半点关系的公司,会让你扫个码,关注一下他们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再比如,《纽约时报》有一个社交媒体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职责,就是督促记者维护个人的推特内容,安抚粉丝。 

  在这些公司看来,没有搭上网络就会落后。所以,在这些公司,深度工作已经让位于分散精力的高科技了。比如刚才说到的《纽约时报》强迫原本应该专注于深度写作的记者去维护推特。 

  实际上,如果我们有切实的衡量标准,来判断浮浅工作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那么,很多人以及很多公司对互联网的信仰就会崩溃。但是,度量黑洞阻碍了这种判定。 

  所以,如果我们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那么,对商业整体而言将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我们个体而言却是好消息。假定“浮浅工作”“24小时在线”“忙碌就是生产力”这些风气继续盛行下去,那么深度工作就会变得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

5、为什么一些长期浮浅工作的人却成功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有一些分心的人也很成功啊,这是怎么回事呢?的确有这种情况存在。探讨这一话题对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深度工作”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比如,参与创建推特的杰克。他从推特的首席执行官职位上退出后,又创建了移动支付公司Squre。平均每天晚上睡前要审阅和批示30—40条会议记录。而他在白天的工作,则是利用会议间隙来完成的。他在不同的会议中穿梭,还允许其他人在会间短暂的间隙随意打断他。即便如此,他仍旧取得了成功。在作者写这本书时,他身处全球最富有的千人之列,净资产超过11亿美元。 

  但是,我们不能说杰克的工作是浮浅的,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浮浅工作价值低,容易复制,而杰克所做的工作有无限的价值。 

  为什么没有深度工作仍然取得了成功呢?如果说深度工作如此重要,为什么有些分心的人表现也很好呢?实际上,杰克的成功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成功。也就是说,的确有个别群体分心也能成功,分心也能产生价值。而企业CEO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人。 

  这些CEO分心的必然性,是其特定工作中特有的现象。要求一名CEO花上4个小时的时间深度思考单一问题,无疑是浪费了他们的价值所在。最好的方式是,聘用3个聪明的副手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解决方案呈递给CEO做决策。 

  这个群体中,除了CEO,还有部分的销售人员和说客,对于他们而言持续联系是其最大价值所在。 

  哈佛商学院教授还发现,职场人平均每周在私人场所要花上20—25个小时的时间处理电子邮件——这些人坚信,收到邮件要在一小时内回复。但是,及时回复邮件真的很重要吗?随后,教授说服了一家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让这家公司的职员在工作日中,选一整天不上班,并与任何人断开联系,看其结果会不会置事业于危机中。 

  结果竟然是,这个团队并没有失去客户,团队成员也没有丢掉工作。相反,这些咨询员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内部的沟通也更顺畅,更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产品”。也就是说,当精力分散减少之后,这些咨询师的表现反而有所提升。 

  这个实验研究告诉我们,除非我们是上述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否则,唯有深度工作是我们提高产出价值的唯一途径。

6、知识要点

  关键词:浮浅工作  度量黑洞  最小阻力路径  精力分散 

  思考与讨论:在生活工作中,你是不是那个永远选择“最小阻力路径”的人,是不是每天装的很忙的人?相信今天的内容——浮浅工作的危害,一定让你诧异又警醒。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深度工作的方法,做一个具备深度工作技能的人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