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三十八|《終有一天你會懂》

>> 這世界很複雜,

複雜到需要經常動動腦子。

看清楚很多事情,

不是爲了看清別人,

而是爲了,

讓自己更輕鬆。


>> 比如在跟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家到底是針對你的人,還是針對你做的事情,也不是一碼事兒。

如果別人是針對你的人,那麼你做什麼並不重要。就好比一個姑娘對你沒興趣,是對你的人沒興趣,你做什麼都感動不了她。你在她樓下用花擺個愛心,她也只會覺得你是個花式傻瓜。不是你做的事情不夠浪漫,而是人家不喜歡你這個人。

在公司裏也一樣,如果人家是對你的人有意見,那你還是跳槽的好,否則你做什麼都是當炮灰的命。但如果別人是對你做的事情有意見,那就簡單了,改變做事的方式即可。這兩件事混在一起,也是怪讓人懊惱和焦慮的。

對於並列邏輯,我們應該拿一張白紙,一分爲二,把自己的思考寫在兩邊,然後根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識別,到底人家是對你做的事情不滿意,還是對你的人不滿意:如果是對自己做的事情不滿意,那自己就繼續變本加厲地努力(這個成語用在這裏怪有趣的);如果是對你的人不滿意,就停止你的徒勞。


>> 因此聽道理跟過好這一生,基本無關。正確的邏輯是,聽到對自己有用的道理,應該去思考,變成自己的理解,然後在行動中去實踐。你讀了多久“葵花寶典”都沒用,必須得從“自宮”開始。


>> 但是她愛誰,卻是由她決定的。如果她正好愛你,那你很幸運,因爲在衆多愛她的人中間,她選擇了你。

如果你分不清楚這兩件事,就會天天惦記着那麼多愛她的人,讓自己徒增莫名的煩惱。那些人其實連競爭對手都算不上,因爲他們只是在審美罷了。這種審美就如同很多人喜歡高圓圓,但高圓圓只喜歡趙又廷。趙又廷不能說:那麼多人喜歡的我不要。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加腦殘了。

這種邏輯叫雙向邏輯,就是兩個方向,搞清楚主要方向即可。還有一種邏輯叫因果邏輯,我們會習慣於把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並認爲兩者有必然關係。

再比如:聽道理,過好這一生。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就是把聽來的道理,跟自己的一生混淆在了一起。


>> 但這事的恐怖之處在於,掛在嘴邊多了,你就會相信,而後就會變成你的思維模式。比如:努力不一定很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快樂,所以我一定要快樂。再比如:今天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要着急,反正明天你也解決不了,所以能拖一天算一天吧。你這樣久了,會讓自己變得很淺薄,因爲你只停留在了很膚淺的思考層面。

正如薩特所言,

你之所以看見,

正是因爲你想看見。



>> 一個正常認知的人,首先要反思的是:他們做到了,爲什麼他們做到了,他們具備了哪些條件,我該如何具備這些條件。這纔會給人帶來力量。我們的國家發展了這麼多年,同情弱者大家基本做到了,但要提到欣賞強者,坦白說,很多人還在醋罈子裏浸泡着。我們要學會要把自己的醋意變成蘸料,然後去分析螃蟹在哪裏。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他們都下了很多功夫,我們需要透過他們做的事情去分析他們的訣竅在哪裏。


>> 我不覺得這些說法有什麼說服力,反倒覺得你的認知真的出現了問題。

一個正常認知的人,首先要反思的是:他們做到了,爲什麼他們做到了,他們具備了哪些條件,我該如何具備這些條件。這纔會給人帶來力量。我們的國家發展了這麼多年,同情弱者大家基本做到了,但要提到欣賞強者,坦白說,很多人還在醋罈子裏浸泡着。我們要學會要把自己的醋意變成蘸料,然後去分析螃蟹在哪裏。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他們都下了很多功夫,我們需要透過他們做的事情去分析他們的訣竅在哪裏。

不要自我封閉,也不要亦步亦趨,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成長。

其次,不要讓自己與世界爲敵。我這幾年很喜歡薩特的觀點,這世界是很虛無的,大家都是偶然路過,不知道怎樣就走了,哪裏有那麼多的愛恨情仇。


>> 責任,如果單單是扮演個角色倒是容易,逢場作戲即可。但戲做完了,引發的各種問題你也要承受,這就是因果律。你睡了人家,要麼一個月後給醫藥費,要麼十個月後給奶粉錢。明白了角色,做了這個角色該做的事,說了這個角色該說的話,然後承擔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後果,纔是人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 其實,細想下來,角色導致的痛苦無非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令很多人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角色不清晰。所謂的角色清晰有兩層意思:一是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二是承擔角色的責任。比如你加入一個組織後,要迅速搞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對上、對下、對內、對外平行,唯有如此,你才能知道扮演不同的角色時該說什麼樣的話。

比如孫悟空剛加入唐僧西天取經這個組


>> 同理,當你知道對自己而言,什麼是你的目標和追求,就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人生這個大行李箱,你的時間反而會很多。而你越忙亂,時間就越少,情緒就越焦躁不安。

然後在所有該做的事情當中,先做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先啃難啃的事情,激發成就感;二是難做的都做了,容易的更沒有理由拖延。

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盡力做到聚焦。精力的分散非常容易導致效率低下。比如:你要寫文章,就把手機扔到一邊;你要看電影,就把手機扔到一邊;你要親熱,就把手機扔到一邊。

試想,你要是手機,還能笑得出來嗎?


>> 他的理由是:只要把事做好就行,而且只有別人覺得有便宜佔,纔會緊緊圍繞在自己身邊;如果我變得精明瞭,自己時時處處算計不說,有這精力浪費時間,還不如多想想怎麼賺錢。所以他人緣很好,身邊聚着無數的人才。

如果你並不打算創業,或者不是一個自由職業者,那麼我有如下的建議。

首先,給自己設定一個三到五年的職業方向,比如你要成爲一個理財規劃師,那麼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有助於實現這個目標呢,做什麼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英文裏有句話: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翻譯成中文是:以終爲始。

有了方向,纔會有的放矢,這個道理就如同收拾行李箱。我發現:當你的行李箱內衣物擺放整齊的時候,行李箱內剩餘空間就很大;當你的行李箱內衣物雜亂的時候,剩餘空間就很小。



◆ 第十五部分 懂職場


>> 你有沒有想過,按照你的條件,你目前的處境已經是上帝給你最好的安排了。

你每天抱怨生活不公,抱怨自己沒有理想的職位,抱怨自己沒有理想的薪水。可是你想過沒有,你在工作中總是想着應付。上班的時候還在玩弄手機,處理私人事務,拿着公司發的薪水,做的卻幾乎是跟工作無關的事情。上班先洗十幾分鍾杯子,然後慢悠悠地打開電腦,順道跟周圍人八卦半天,熬到中午喫飯,興奮地瀏覽網上的各種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新聞:誰出軌了,誰嫖娼了,誰吸毒了,哪個明星穿了新款的衣服了……對這些瞭如指掌,如數家珍。

下午昏昏欲睡,逛逛淘寶,看看微信,朋友圈點點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微信羣,終於熬到下班。


>> 要麼就是你家裏沒有鏡子,要麼就是你從來沒有正確認知過自己。

以你的所作所爲,目前你的收入、愛情、友誼、事業,都是上帝想盡了各種辦法,給你所做的最好的安排了。

不要抱怨命運,

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

你的不滿,

一半來自對自己的縱容。

一半來自對自己的無知。

其實你目前的生活,

已經是上帝根據你的條件,

給你的最好的待遇了。

感恩吧。


>> 就如同喬納森說的:不要輕易選擇一項無法深入並需要忍受的事業,那將毀滅你用生命兌換的實時生活品質,一切選擇皆基於符合自己的本性。

一個人很難經受利益的誘惑,但越多的利益,往往意味着越多付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自己的優勢基礎上做事情,然後一層一層往外擴展。比如我的優勢是說話,所以願意講課,願意給一些電視節目做策劃。在講課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公司在財務上有困惑,所以幫它們做財務諮詢。

那麼,一個人的優勢是什麼呢?主要有三項。

第一項優勢是美貌。這項優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後天修整的。因爲美貌是稀缺的,所以是一種珍貴資源。不管你多麼鄙視以貌取人的現象,但長相好的人機會就是更多一些。


>> 我是個想法特別多的人,也很喜歡把一件事運作起來,但是並不擅長經營。把規則理順,把流程完善,這都不是我喜歡做的事情。因此,如果做的事情找不到能夠做這件事情的人,我一定不會開始。

最後,學會利益共享。要找人幫忙,就得付出利益。用利益說話,會把人變得簡單。用友誼去談商業,終有一方會覺得喫虧,朋友也不會長遠。用商業去談友誼,本來就是以利益爲基礎,利益不均友誼也就土崩瓦解。朋友如果非要一起做生意,但我覺得最好是角色清晰,喫喝玩樂的時候談交情,商業合作的時候一板一眼講規矩,這樣關係才能保持得長久。

我認識一個老闆,好多人覺得他很傻,比如明明10萬元的事情,別人給他報15萬元,但他就是樂呵呵地繼續合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