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存钱的吗?

现在的人,如果家里有了钱,都是存银行,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存钱的吗?

古代人一般来讲是没有多少钱的,即使有了点钱,就用绳子穿起来,然后挂在房梁上。

房梁很高,没有梯子,一般人是无法够到的。只是那些飞檐走壁的小偷,才能光顾。

所以,梁上君子,就是从这里得来的。当时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就是把钱挂在房梁上的。

他把钱分成12份,都挂在房梁上,每个月取一次。

后来人们发现,这样存钱容易招来小偷,不安全,就改用罐子盛钱,然后埋在不起眼的地方,上面还做了标记。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

后来,人们藏钱的方法又改进了,藏钱的罐子分两层,上面一个罐子钱放的很少,下面再放一个罐子,埋的深深的。

这样,小偷把上面的坛子即使偷走了,那只是少量的,底下的坛子才真正放钱的坛子。

民国时期上海的陈医生,死后为家人留下20坛银子,结果家人就挖出来8坛,其他的再也找不到了。

于是,家人把房前屋后都挖起来,也没有找到。明明是20坛银子,怎么只有8坛了呢。

有一位老者告诉他们,他说,你只要在原先挖出银子的地方,继续往下挖,就找到了。

这家人按照老者说的,在挖出银子的地方,继续往下挖,结果真的挖出了那12坛银子。

不过那些有钱的财主们,都是把钱存在钱庄里,这并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古代战乱多,钱庄经常被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