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仓银库在哪里?

“黔川古道下龙泉,僚王宝藏谁有缘?妙手关仓天有意,金银驻守千百年。”

这首流传的龙泉山歌,蕴藏着一个当地的大秘密。

话说大约1043年前后,大僚坝最后一位青衣僚头领,带着4000僚民对抗宋朝官府,兵败向贵州的泥坝方向撤退。

朝廷追兵甚急,僚人头领下令抛弃辎重轻装前行,急令内府兵把大量金银珠宝挖洞埋藏,以待他日返回取用。

朝廷官兵穷追猛打,发誓彻底消灭南蛮僚人,以绝后患。

僚人不敌,死伤惨重,只有少数强悍者逃到了贵州、云南、缅甸、越南等地隐姓埋名并渐渐融入了当地。

僚人部落消失,却留下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没有带走,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流传开来。

此后的一千多年,来大僚坝、花耳岩、阑干滩、木门堂等地寻宝者,不计其数。用现在的话说,这一带就是寻宝网红打卡地。

到了公元1646年,张献忠及部下攻克綦江,綦江县令赵嘉龙及几千官兵、乡勇战死,县城变成废墟。

民间有言:“张魔王反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綦江百姓惊慌失措,纷纷躲进深山老林或更加偏远的贵州大山里躲避战乱。

张献忠手下,打听到大僚坝周边有僚王宝藏的传说。孙可望派手下几百兵士,以大僚坝为中心地毯式的排查搜索。凡有可疑之处,都会遭到毁灭式抢夺。

事过两百多年,1862年正月,石达开20万太平军连营200余里,南下涪陵,分兵向巴县、綦江、江津、南川等地进发。

大军昼夜兼程,二月中旬,前锋抵达三角塘,在三角场东西两边的仙马桥和西平桥头,竖起三丈高的红旗。

寒风烈烈,红旗飘扬,上有石达开亲笔手书金字:“圣主本仁慈,只恨他污吏贪官,败坏二百余年基业;皇天隆眷顾,全凭我雄兵猛将,扫除一十七省妖魔。”

綦江县城,石达开久攻不下。

侦查队报告清军援军即将到来,石达开命令撤退,进逼江津。

同年8月初,太平军攻打大垭口,由于月垭口、大垭口、小垭口(尖巴山)几座寨门防守严密,三天三夜都未拿下,太平军撤退,继续改道,几天后再次进入綦江县境。

石达开大营设在东溪场,前队驻扎青羊市,后队驻扎三会场,而中队就驻扎在高庙场。

太平军四处筹集粮草,补给军需。

大僚坝几百年的宝藏之说,也没逃过太平军首领的耳朵,高青、高庙一带再次遭遇洗劫:

上至鹿寨丫、狮子岩、仙女洞。

中至龙台寺、猫鼻梁、高庙场、铜鼓殿。

下至花耳岩、阑干滩、母猪塘、龙洞湾、沙坡凼……

太平军也曾部署取道泥坝进军习水,但遭遇贵州泥坝贺麻王、简黑诚部队的殊死抵抗,太平军在花耳岩一战损失惨重,只得返回高庙场。

太平军三进三出綦江县境,不知刮去了多少地皮。

不过呢,老天有眼,据说有的财富还在,非但未被发现取走,反而密密实实藏起来了。

那个地方,郭扶镇龙泉村一社,小地名叫“关仓”,意思是关起来的银子仓库。

凉风习习,阳光明媚。

笔者好奇,兴致勃勃去了关仓,希望能捡回一小块儿银子来。

到了地方一看:哦,银子,那肯定是找不到的了,却意外发现这里新修了一座山坪塘(小型水库),水面波光粼粼,鱼儿跳跃嬉戏。

山坪塘三面环山,植被丰茂。坪塘堤坝左侧是一块几百平米的巨石滩,是山坪塘侧的天然堤坝,一条乡村公路从石滩上经过。

一石多用,“天然”二字,在此地诠释得如此美丽。笔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谁敢不服?

右侧的石梯步,是原来的川黔古道。宝藏“关仓”,就在石梯步左侧十步远的地下。

旁边的养鸭大户张忠伟,丢草喂完鱼儿,笑道:“银子缸缸吗?就在你的脚下。”

简子使劲跺了几脚,感觉脚下几步之内都是空的,附耳细听,还能听到一阵沉闷的回声,好神奇!

张忠伟笑得非常自得:“这是风水宝地,不能让人破坏。”

他在石滩上密密麻麻铺满了泥巴石子,外人肯定看不出来。

果真,我就没看出来。

哦,这样挺好,免得让人惦记。

张忠伟的父亲张集云,88岁高龄,当过多年龙泉村的村支书。

老人家看我寻寻觅觅,兴趣盎然,赶紧叫我别费劲儿,说这是整石滩,严丝合缝的,里边哪有宝贝哦。哎,老书记的境界,就是不一般哪。

不过,为了满足笔者的好奇心,张老书记还是给我讲了“关仓”的传说。

说,“宝藏”由来,众说纷纭,反正祖祖辈辈是那样传下来的。

大约200年前吧?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多久的事儿。

某夜,关仓附近的张家木匠,从高庙干活收工回家,途经这块大石滩,忽见眼前金光闪烁。

张木匠就着月光,进前低头一看:哇,好大一个石仓,仓里有数不清的金银宝石,黄白红蓝,珠光宝气,差点亮瞎张木匠的眼睛。

张木匠喜不自胜,如在梦里。他随手捡起两坨银锭,一边拿在手里掂量,一边寻思:“哇,这么多财宝,我啷个拿得动呢?哎,等我回去背个背篼来。”

木匠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顺手把两锭银子揣进衣兜儿。打望四周,朦胧月光下不见有人,但他还是怕有别人发现抢先拿走了。

他皱眉苦思,不知如何是好。双眼四处搜寻,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大大的圆圆的石板,估摸着能盖住石仓。

张木匠是木匠,双臂有力,把石板搬过来盖好石仓,哎,居然刚刚合适。

他看了看,不太放心,又在石板上轻轻跺了两下,拍拍手上的泥土,喜滋滋地回家拿背篼去了。

等他背了背篼,赶回石滩,却再也找不到他之前放置的那块圆石板了。

他围着石滩转了一夜,石滩是完完整整的石滩,圆润光滑,严丝合缝,没有一丝一毫的破绽。

直到月落日出,张木匠依然没找到那块石板。他欲哭无泪长长叹气:“唉,我的银仓啊,没了,关上了!”

从此,这里就叫“关仓”。本地人爱说儿化音,关仓,叫做“关仓儿”(guan  cangr)。

其实,宝藏并未消失。

老天爷借木匠之手,把它深埋大地,以另一种方式让这里的百姓慢慢挖掘:稻谷、玉米、水果、药材……

今天,高庙龙泉村的种植和养殖都应点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信你自己去瞧瞧,虽然找不到原来的宝藏,但是可以买到好吃的瓜果蔬菜,捉到五六斤斤重的鸭子,还可垂钓山坪塘里的鲫鱼草鱼鲢鱼。

讲述人:

张集云  89岁

吴凯  54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