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傑拉德:“爵士時代”的發言人,但所有光鮮靚麗終究沒能敵過時間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紀美國作家、編劇。


192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從此出了名,小說出版後他與澤爾達結婚。婚後攜妻寄居巴黎,結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


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傑拉德的最著名的粉絲村上春樹對《了不起的蓋茨比》推崇備至,他曾經這麼說過:“如果讓我舉出迄今爲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書,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倘若只讓我從中挑選一本,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看過他的小說之後曾說:“我決定要開始和菲茨傑拉德好好培養友情了,如果他能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麼好的故事,一定還能寫出更好的。


連一向性格薄涼的張愛玲都說:“菲茨傑拉德是我最推崇的美國作家,他是個天才。”


1940年12月21日,因心臟病過世於好萊塢的格拉姆公寓,年僅44歲。


不管他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曾經那麼光鮮靚麗,終究,他(們)沒能敵過時間。


01在文壇中起伏掙扎的菲茨傑拉德


1896年9月24日,菲茨傑拉德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一個商人家庭。父母都是正兒八經的老派人物,曾經生過兩個女孩,但不幸都夭折了,小菲是老三,也是唯一的孩子。


他母親的家族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商人階層,然而父親卻一生都處在經商失敗的陰影中,這使得在菲茨傑拉德的童年時期,一家人不得不四處搬家,依靠母親從孃家繼承的財富維持生計,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不得不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以上的種種經歷,賦予了童年時期的菲茨傑拉德一種敏感的天性。


好在儘管家境拮据,父母卻給予了他良好的家教和親切的關懷。菲茨傑拉德的父親是一個風度翩翩的浪漫紳士,總是給他講南方的古老傳統和故事,這讓菲茨傑拉德從小就對美國的南方有了一種親切感,在他早期的短篇小說中,明顯表現出了對南方文化的偏愛。


而菲茨傑拉德的母親也對他非常寵愛,經常帶他出入聖保羅的上流社會,這對他藝術創作的方向和品位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


良好的家庭傳統氛圍讓菲茨傑拉德從小接觸到了各種文學藝術薰陶。


他在小學時候便酷愛文學,夢想成爲一名作家。13歲時,他的處女作《雷蒙抵押之謎》(一篇關於偵探的故事)在校刊上發表,這次小小的成功爲他日後的文壇傳奇埋下了伏筆。


17歲時,他在親戚的資助下進入貴族大學普林斯頓就讀,但是因爲熱衷於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但是,當任課老師指責他成績太糟糕不給他及格時,他居然振振有詞向老師申辯:“先生,你不能給我不及格,我是一個作家。”


他設法躋身學校的文學團體,應邀參加最有名的俱樂部,練出了一口標準的“高級”英語,擺脫了鄉音,極力抹去自己與同學身世的差異。兩年後,他寫的喜劇《邪惡之眼》就已經通過普林斯頓的劇團在全美巡演,他本人卻因屢次曠課、考試不及格而被禁止隨團演出。


1917年,21歲的菲茨傑拉德應徵入伍,但他所在的部隊還沒有走出國門,一戰就結束了。


在亞拉巴馬的蒙哥馬利附近駐紮期間,他愛上了18歲的南方少女澤爾達·賽爾,並與她訂了婚。大戰結束後,他回紐約謀生,但收入微薄,生活貧困,未婚妻要求解除婚約。


1919年,經修改後更名爲《人間天堂》的手稿,終於被《作家雜誌》錄用。


《人間天堂》自傳色彩濃厚,作者借主人公青年藝術家艾莫里·布萊恩尋找自我價值的成長經歷,藝術再現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道出同時代人的心聲,揭示了“迷惘的一代”作家共同的遭遇,引起強烈共鳴。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文筆清新流暢,敘事自然、幽默,作家的文學天賦表露無遺。


小說出版後轟動一時,贏得了讀者和批評界的一直好評,被評爲是“最優秀的美國小說”,兩年內印刷了十幾次近五萬冊,成爲當時有名的暢銷書。


菲茨傑拉德的命運隨之奇妙地發生了轉機。美國文壇開始瘋搶這個天才作家的作品,《時髦階層》《星期六郵報》以及《作家雜誌》一次性接受了他九篇短篇小說。


他開始擁有數百萬的固定讀者羣,收入頗豐。


澤爾達也衝昔日被她拋棄的未婚夫笑了。


1922年,他的第二部小說《美麗與毀滅》出版,小說講了一個有錢的年輕人,由於婚姻的不幸而導致感情和精神崩潰的故事。


三年後的1925年,中篇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該書被公認爲是其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


在該書中,菲茨傑拉德再次融入了自己深切的人生經驗。小說的故事由青年商人尼克·卡羅威根據自己的回憶娓娓道來。一戰期間,蓋茨比在軍隊服役時結識了大家閨秀黛西,兩人一見傾心。遺憾的是蓋茨比沒有錢,娶不起這位漂亮小姐,不久就隨着軍隊到歐洲去了。黛西嫁給了富家子弟湯姆。婚後湯姆另有所歡,黛西並不幸福。五年之後,蓋茨比帶了一大筆錢回來要與黛西重溫以前的愛情,可是黛西不願離開富裕的湯姆。最後,她聽憑醋意大發的湯姆設計陷害了蓋茨比,蓋茨比成了犧牲品。人們在爲他舉行簡單的葬禮時,冷漠的黛西卻和丈夫去歐洲旅行了。尼克目睹了黛西等人的薄情寡義,深感厭惡,於是懷着一種悲憫的心情,離開繁華、空洞、虛假的都市,回到了家鄉。


然而,這部後來奠定菲茨傑拉德文學史地位的經典之作,最初卻銷量平平。作家常常借酒消愁,雪上加霜的是,妻子澤爾達又患上精神分裂症。


女兒上學,妻子住院,沉重的經濟負擔迫使菲茨傑拉德放下身段,與好萊塢進行商業合作,而他遠大的寫作之夢再次擱淺。


《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以後,菲茨傑拉德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除了1934年出版的《夜色溫柔》,鮮有長篇面世。


但是在這段時間裏,他創作了大量頗有特色的散文,這些作品在他1940年去世後,由摯友、著名文學評論家愛德蒙·威爾遜編輯整理,1945年在紐約以《崩潰》爲題出版,其中包括《爵士時代的回聲》、《我遺失的城市》、《崩潰》等。


02. 美麗而傷痛的初戀


1914年,18歲的他在舞會上認識了吉內瓦·金,一位富有的美麗千金。


吉內瓦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證券商人,外祖父是建築大亨,姑娘本人有一頭深色的捲髮和一雙棕色的眼睛,說起話來彷彿在唱歌。而窮小子菲茨傑拉德也極度英俊,臉部的輪廓甚至比女人更美,而且自成一種風度,說話既風趣又不失真誠。


俊男靚女一見傾心,一場美麗的愛情開始了。有一次兩人跳了一個晚上的舞以後,姑娘送男孩子去車站趕火車,兩人含情脈脈告別,承諾以後互通書信。


兩人經常通信,也經常偷偷約會,但是他始終沒有吻過吉內瓦,是真正的純粹的少男少女式的愛情。


兩年後的1916年8月,吉內瓦的父親一句話結束了這段戀情:“窮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


這句話終結了這段感情,也給他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屈辱。


初戀是美麗的,也是讓人傷痛的。菲茨傑拉德的小說裏的女主角幾乎都是吉內瓦的化身:美麗、高傲、多情卻又薄情。


菲茨傑拉德與吉內瓦分手後相約毀去兩人之間所有的通信,她照辦了,而他卻一直保留着。


菲茨傑拉德離世後,其獨生女兒在整理他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這些信件,將它們寄給了原主(其時已是芝加哥一名百貨大亨的妻子,正過着貴婦人的生活)。


據說吉內瓦一直活到了1980年前後,親眼見證了初戀情人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成爲美國文學的經典之作。但她始終把當年的情書鎖在櫃子裏,沒有和任何人說起她就是那個“黛西”,直到去世後人們才發現了那些書信。


03.幸福卻又短暫痛苦的婚姻


1918年,22歲的菲茨傑拉德遇到了自己後來的靈感繆斯,也是痛苦來源。


這一年,從普林斯頓大學休學參軍的菲茨傑拉德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鄉村舞會上邂逅了剛剛高中畢業、比自己小四歲的澤爾達。


澤爾達出身不凡,作爲阿拉巴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兒,精通芭蕾、法語、詩歌。


她在童年時期就淘氣大膽,從不自卑、羞怯或疑慮。她會穿着溜冰鞋在大街小巷呼嘯而過,與男女同學爬到最高的岩石上比賽跳水的高度,甚至於謊報火災,撥打消防電話以捉弄消防人員爲樂。


雖然淘氣,但是在文學素養方面澤爾達卻毫不遜色於菲茨傑拉德,童年時期她在父親的藏書室裏手抄了《三隻小豬》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等童話,後來她又翻閱了莎士比亞、薩克雷、狄更斯、王爾德、亞里士多德、埃斯庫羅斯等人的作品以及大英百科全書等各類書籍,內容涵蓋科學、哲學、文學、歷史。


桀驁不馴的性格,博覽羣書的底蘊,使澤爾達常能洞燭幽微、語驚四座。在中學年鑑上她如此留言:“讓我們只看今朝,不爲明天煩惱。”


這個女孩早早學會抽菸喝酒,通宵達旦地跳舞,與衆多男人周旋調情。不過菲茨傑拉德卻表示:“我喜歡她的勇敢、誠實與火一般的自尊。”


而在澤爾達眼中,菲茨傑拉德同樣地迷人:“他就像一株金水仙,金色的頭髮,英俊的臉龐,筆挺的鼻樑,寬闊的額頭,濃密的睫毛,在綠色與淡紫色之間不斷變換的眼睛。”


多年後,澤爾達爲她第一眼看到的菲茨傑拉德製作了一個摺紙娃娃,粉紅色的襯衫,紅色的領帶,長着一副棕色的天使翅膀。菲茨傑拉德的好友羅頓·坎貝爾也回憶道:“他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男孩子:金黃色的頭髮,薰衣草樣的眼睛,輕鬆自信的步態,足以征服所有人的疑慮。”


菲茨傑拉德隨即對澤爾達展開疾風驟雨般的追求,兩個人陷入了愛河,澤爾達答應了他的求婚,不過開出條件:如果他能掙到錢讓自己過上習慣的優裕生活,兩人就結婚。


爲了賺錢,菲茨傑拉德一退役就直奔紐約,但他僅找到一份在名不見經傳的廣告公司寫廣告詞的工作。


一年以後,澤爾達失去耐心提出終止婚約。包括這件事在內的早年經歷,使得菲茨傑拉德一生都對金錢這個詞格外敏感。


23歲,一無所有的菲茨傑拉德回到故鄉。


又過了一年,他的首部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出版,1920年,他們在紐約的聖·帕特里克大教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這次失而復得的婚姻,使得菲茨傑拉德堅信金錢就是能將廢墟變成聖殿的魔杖,而澤爾達就是他的童話公主。


他們開啓了他們幸福的婚姻生活。


寫作上的巨大成功,讓菲茨傑拉德夫婦擁有了金錢和名望,他們活躍於紐約的社交界,揮霍無度,縱情地享受愛情、年輕的生命以及成功的歡樂。


1924年夫妻倆移居法國,結識了許多世界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包括馬蒂斯、畢加索和米羅等一大批思維活躍、勇於創新的藝術家,澤爾達很快拿起畫筆開始接受繪畫訓練,天資聰穎的她僅用五週時間就掌握了色彩理論。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巴黎盛宴中,最耀眼的明星莫過於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和他的妻子澤爾達,這對金髮碧眼、衣着入時、坐在汽車頂上呼嘯而過、在廣場噴水池裏跳舞的金童玉女被視爲當時新潮女郎的教父和教母,是爵士時代繁榮和喧囂的化身,也是美國文學史上最爲璀璨的雙子星座。


同時代的女作家和評論家多蘿西·帕克稱,菲茨傑拉德夫婦像是一對從太陽來到人間的光明天使。


事實上,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的相似之處從外表到性格是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們的朋友認爲他們倆更像是兄妹。


他們外表看起來都有金葉子一樣的頭髮、攝人魂魄的眼睛和精緻迷人的嘴巴,內心裏都是被寵壞的孩子、極端的自我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喜歡把自己戲劇化。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這段婚姻就出現了危機。當菲茨傑拉德集中精力創作《了不起的蓋茨比》時,澤爾達卻天天在海灘游泳、在舞會鬧騰,並且認識了一個法國飛行員,表示要離婚。


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最初銷量平平,但當它的價值終於被發現後,這部小說便奠定了菲茨傑拉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然而,這部以菲茨傑拉德冠名的作品掩蓋了澤爾達的光芒。


澤爾達是一個才女,她對文字也有天生的敏感,對寫作一直很有興趣。而菲茨傑拉德卻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段大段隨意取用她的日記、書信,甚至包括她的精神病治療經歷。


他說服澤爾達將她寫的短篇以他自己的名字或是兩人共同署名發表,因爲以他的名聲獲得稿酬會高出許多。


澤爾達難以忍受自己作爲菲茨傑拉德的附庸而存在。於是,她在27歲重拾年輕時的愛好,開始練習芭蕾,但年齡所限,已難有進益。


澤爾達卻不顧這些,她一心一意,瘋狂訓練,後期甚至每天練舞八小時。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澤爾達收到了來自那不勒斯聖卡洛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正式邀請,邀請她擔任獨舞演員,劇團提供食宿,每天三十五里拉。


然而,澤爾達拒絕了,她討厭做一個領取月薪辛苦流汗的職業女性,當她心愛的藝術和自身的價值被用里拉來衡量的時候,她憤怒了。


與此同時,高強度超負荷的訓練使她沮喪和絕望,芭蕾舞不再是美的化身,對丈夫經濟上的依賴尤其使她痛苦,澤爾達對自己輕易拋棄爲之努力已久的芭蕾舞領舞機會感到悔恨。


1930年,澤爾達第一次精神崩潰,入住瑞士一家療養院。後來,澤爾達被診斷爲精神分裂症。


菲茨傑拉德的生活從此急轉直下。


妻子得進好醫院,女兒得進好學校,一切都需要錢。這時候的他就像是一支兩端都燃燒的蠟燭,飛速地耗費着自己的那點光亮。


他不得不放下寫作的雄心與好萊塢打交道。


菲茨傑拉德拿着不菲的報酬,但又不堪忍受其創作被一再刪改。


隨着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屬於菲茨傑拉德的黃金時代也悄然逝去,他此後出版的長篇《夜色溫柔》已不負盛名。


發表於1934年的這部小說戲劇性地再現了他與他妻子之間的感情糾葛,但並沒有給他帶來預想的希望。


酗酒成爲他逃避生活的唯一方式,也侵蝕着他僅存的天才。


菲茨傑拉德開始拖欠稿件、文風也令人不喜,雜誌和報社陸續中斷了對他的約稿。


而在醫院休養期間,澤爾達遇到了一位極其欣賞她的才華,並且鼓勵她創作的醫生。澤爾達在醫院用六週時間完成了自傳體小說《給我留下華爾茲》,於1932年10月由斯克里布納公司出版,共發行三千零一十冊,題獻給她的醫生。


美國菲茨傑拉德研究專家丹·派珀教授認爲,“《給我留下華爾茲》和《夜色溫柔》在當代文學史上構成了一對最不尋常的夫妻篇,兩本書分別從妻子和丈夫的角度對同一段婚姻進行了紀實性描寫”。


澤爾達的《給我留下華爾茲》不但是對菲茨傑拉德的《夜色溫柔》的比較和補充,也是對澤爾達作爲現代作家身份的肯定,同時,該小說也是女性主義文體的典範。巴爾的摩一家報紙評論的副標題爲:“菲茨傑拉德夫人的第一部小說已達司各特的水平。”


1940年12月21日,菲茨傑拉德死於酗酒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年僅44歲,遺留一部未竟之作《最後的大亨》。


他死前已破產,遺囑中要求舉辦“最便宜的葬禮”。而菲茨傑拉德死後七年,澤爾達所在的精神病院也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頂樓,活活燒死。


兩人最終合葬在一起,墓碑上鐫刻着《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結尾。


 

04 寫在最後


菲茨傑拉德一生爲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

 

而海明威卻在其回憶巴黎早年生活的回憶錄《流動的盛宴》裏,專門花了三個章節描寫他與菲茨傑拉德的交往。


海明威憶菲茨傑拉德:

“他的才能像一隻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構成的圖案那樣的自然。有一個時期,他對此並不比粉蝶所知更多,他也不知道這圖案是什麼時候給擦掉或損壞的。後來他才意識到翅膀受了損傷,並瞭解它們的構造,於是學會了思索,他再也不會飛了,因爲對飛翔的愛好已經消失,他只能回憶往昔毫不費力地飛翔的日子。”


村上春樹則稱他爲“文學老師”,據說他把菲茨傑拉德的一篇短篇小說看了不下二十遍。


1940年,菲茨傑拉德臨去世前,多次嘆氣自己沒有寫出好作品來,認爲自己的一生只是一個完全的失敗,甚至報紙上發表的訃告也充滿了對他不屑的語調,人人都認爲他會消失在文學的地平線上。


他去世五年後,批評家愛德蒙·威爾遜編輯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崩潰》並附上嚴肅的評論文章,重新引起美國批評界的熱切關注。


如今他的書每年都賣出上百萬本。1998年美國藍登書屋評選出“20世紀最佳英語小說100部”,《了不起的蓋茨比》位居第二,傲然躋身當代經典行列。同時,該書已經成了任何一個文選家在爲美國20世紀的文學作結時都不可不提的重要作品。


菲茨傑拉德去世後,他和他妻子澤爾達•塞爾的真實故事,也被四處傳揚。2007年底,法國作家吉勒•勒魯瓦以他妻子爲原型的小說《阿拉巴馬之歌》,還贏得了當年的龔古爾文學獎。


更重要的是,菲茨傑拉德一生的著述都以他所經歷的生活、他所懷有的夢想、他所在的時代作爲寫作的敘事基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觸碰着“爵士時代”美國社會的脈搏。


那時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北島在《波蘭來客》裏的這段詩,是菲茨傑拉德人生的最好註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