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看看就行了

对于很多文学作品的评价,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或者说读一次有一次的对比和心得,有些作品一次比一次喜欢,而有些作品第二次再读时索然无味。不是我尖酸刻薄,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我所指的文学作品涵括国内和国外的。尽管我读书不多,我所表明的也仅仅代表自己的一点拙见,可我依然想写出来。

当看到东方甄选的主播董宇辉在力推一本书,获得矛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我的朋友圈纷纷有家长晒出自己的读书心得。有人说她是哭着读完的,也有人说这是她读过最感人的作品。说实话当代的作品我读过余华、苏童、梁晓声、霍达、铁凝、麦家、莫言等人的,甚至于因为一部电视剧读过叶广苓的,迟子建的真得没读过。我为自己没能博览群书而感到懊悔,说时迟那时快借一本来读吧。第一部清晨读完时,我没有被书中详尽的描写所感动,鄂温克民族的文化的神秘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让我回忆起自己读《穆斯林的葬礼》时的林林总总,同样写少数民族。也许是因为我读穆斯林时还在读书的年纪,总之印象特别深刻。月和玉两条线索穿梭在三代人的爱与恨中。

读着读着,我有一种错觉,仿佛能读出《百年孤独》的影子来。仔细读,却没有《百年孤独》的神秘——神性与人性的碰撞和交织。当然作品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语言,比如蓄势以及写作手法都很不错。

唉,不说了,也就是自话自说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