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來自得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我是陳章魚。今天我要爲你解讀的這本書叫《尋覓意義》,顧名思義,這本書是和我們談人生的意義。

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每天的節奏很快,自己每天都忙得不得了,但是你問他都在忙些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也有人不安於當下,覺得人生不應該陷在此處,但是你問他到底想做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這是當代人的一個困境,我們的生活變得富足,我們的物質世界變得豐富,但是很多人人生的意義感變得模糊,人的心靈無處安頓。

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成爲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必須回答的一個問題。那我們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能給你一些啓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復旦大學的哲學教授王德峯。這個話題,讓王德峯老師來聊,還是很合適的。

爲什麼呢?

第一,這是一位很會用哲學解決人生問題的老師。在他看來,哲學不能只是象牙塔裏的研究課題。哲學的一大作用就是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他說:“有人不讀哲學,說明他在生活中還沒遇到問題。如果他遇到人生中的問題,便會向哲學尋求幫助。”

第二,這是一位很會講哲學的老師。在復旦大學王德峯最受歡迎的課是《資本論學說及其當代意義》。在課上,王老師會帶着學生們一起,從結合當下生活來研讀《資本論》,來“蹭課”的學生越來越多,所以這門課從50人的小教室搬到了100人的大教室,後來乾脆搬到了演講廳。有人把他的課程視頻搬到了網上,在各大視頻平臺上也收穫了驚人的點擊量。

第三,王德峯老師的哲學研究領域很寬。翻翻這本《尋覓意義》你會發現,王老師從孔子、孟子講到柏拉圖、叔本華。中國哲學也好,西方哲學也好,在王老師的課裏邊,你看不到門戶之見。哪種哲學能夠滋養我們,王老師就會推薦它。

第四,王德峯老師還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這本書裏時常有妙語,比如有人請王老師列個“必讀書單”,他會說讀書就像談戀愛,開必讀書單那就是包辦婚姻,他不幹。你會發現,王老師就是這麼個性情中人,而性情中人因爲不想被規訓,自己和這個世界的磕磕碰碰難免就會多些,他思考的人生問題也會多一些。

所以,這樣一個對東西方哲學都有研究的人,很會用哲學解決人生問題的人,因爲性情會思考更多人生問題的人,還擅長講哲學、講人生的人,我們值得聽一聽,他是怎麼用哲學的眼光來看人生的。

這本書收錄了王老師給學生的12次講座,都是圍繞哲學和人生這兩個主題的。這期音頻我會分成兩個部分爲你解讀這本書。

第一部分,我們來看看,王德峯老師怎樣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當代人爲什麼不容易找到人生的意義?

第二部分,王老師建議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

至於這本書的書名,對於尋覓人生的意義,王老師也給了建議,不過我要賣個關子,放在最後來和你分享。

第一部分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爲什麼當代人不容易找到人生的意義呢?

作爲一位哲學家,王德峯老師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角度:這個時代的人生意義變得模糊,固然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個哲學上的原因。這個源頭,來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人柏拉圖,怎麼會爲今天我們找不到人生意義負責任呢?王德峯老師帶着我們做了一番邏輯推演。這個推演的過程稍稍有點長,它的起點看起來離我們也有點遠,但是它的結論會指向我們當下的困惑。所以,接下來的幾分鐘,我請你和我一起坐一趟思維的過山車,看一看從柏拉圖到當代人之間的聯繫。

我們都知道柏拉圖可以說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之一,柏拉圖的哲學中有一個理論叫“理念論”。什麼叫理念論呢?簡單來說,就是柏拉圖相信,有一個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而現實世界是對那個完美世界的模仿。

王老師舉了個生活裏邊的例子解釋理念論,什麼叫一把錘子?不是因爲它的外部特徵,而是我們心中有個錘子的理念,之後我們在現實中對錘子進行模仿。我要往桌子上敲一個釘子,現在我拿起一塊板磚敲釘子,這塊板磚就是對錘子的模仿。等到我們造錘子的時候,也是對心中那個理念的模仿。現實世界有千千萬萬的錘子,因爲工匠手藝的高低,每一個錘子各有各的缺點,都達不到理想狀態,都是不完美的。

這是我們拿錘子舉例,推而廣之的話,柏拉圖認爲所有可感知的事物都是對心中理念的模仿,也都有自己的不完美。把萬事萬物總和起來,我們理念中就有一個完美的世界,而現實中的世界並不完美。

基於柏拉圖的理念論,現實世界既然不完美,就會得到一個結論:現實世界的缺陷來自它跟理念之間的差距,所以世界應當被改造。柏拉圖的思想成爲西方文明的一大支柱,這個“改造世界”的想法就成爲西方世界人們努力的方向。他們進一步提出了歷史進步論:世界應當被改造,因爲它只是不完善地模仿了理念,要克服它的缺陷,而每一次克服都會帶來一次進步。

由此,我們從柏拉圖理念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概念,推導出西方哲學一個重要的結論“改造世界=進步”。這個結論可以說是推動西方文明前進的原動力,人們對於理性的推崇也是基於這個結論。理性可以誕生科學和技術,人們可以用科學理解世界,用技術改造世界,推動世界的進步。理性由此成爲西方文明的支柱。

隨着現代化的腳步,我們中國人也接受了以理性爲核心的這一套哲學。 這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今天享受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物質文明,背後都是這套哲學在推動着。但是,王德峯老師提醒我們,理性也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科學訓練我們的頭腦,卻把我們的心扔在一邊。

舉個例子,你有個朋友最近失戀了,心裏非常痛苦。你想勸勸他,怎麼說呢?“不要難受了,天涯何處無芳草,對象可以慢慢找,下一個可以更好。”他聽完這句話,頭腦可能認爲完全正確,因爲你說的話符合邏輯。如果訴諸理性,理性完全可以證明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他會因此就不難受了嗎?顯然不會。王德峯老師在這本書裏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是個金句:“頭腦能處理的是煩惱,而非痛苦。痛苦在心裏,而不是在頭腦裏。凡痛苦,都涉及命運。”

除了這個缺點之外,“改造世界=進步”的歷史進步論還給我們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會過度關注進步的意義。對一個文明、一個國家來說,關注進步當然是好事,因爲這會推動我們不斷向前,讓我們可以高效地發展。但是對個人來說,我們一直關注自己的人生中有哪些地方值得被改造,一直關注我們的人生應該不斷進步,難免會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慾望。

這個問題,西方哲學家也意識到了。哲學家叔本華有一句名言,他說:“生命就是一團慾望,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那麼就痛苦;如果慾望得到滿足,那麼就無聊。於是,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盪。”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素,在加深這種以進步、成功作爲單一目標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商業。這個時代,最熱門的議題都是圍繞加速發展、快速建設、工作節奏來展開的。我們今天常用的字眼是“成本”和“收益”、“投入”和“產出”這樣的經濟學字眼,王德峯老師提醒我們,在這些字眼中,隱含着對我們所作的抉擇與行動的意義規定。

當我們用商業的眼光看待世界,再疊加上對進步的追求,成功的意義就和商業扯不開關係了。在一些人眼中,強者是在資本世界中位居資本高位的人,弱者是遠離資本的人。在這個時代,有人說必須不斷地往上走,其實這裏的往上,指的是一種數量的增加。

這相當於給了一把衡量人生的外部標尺,它衡量優劣,區分進步與落後。而當我們在追求數量增加時遭遇了阻礙,就會感覺痛苦。有很多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向王德峯表達自己的迷茫,王德峯發現,現在年輕人常說的“躺平”和“內卷”背後,其實是一套價值,就是對數量增加的追捧。因爲追捧,所以內卷;而一旦發現得不到,就會心灰意冷,就會躺平。

還有很多時候,這把外部標尺無法代表我們人生的意義。在復旦,王德峯見過很多成績優異,但是卻感覺迷茫的學生。爲什麼會這樣?在一次採訪中他說:“他們不斷被灌輸和要求的就是要不斷進步,要考取重點高中,要撬開名牌大學的大門,不斷這樣被推動。然後年輕人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面慢慢長大,他們對於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就在不知不覺間被這樣規定了。”

確實,你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考試是被精心設計的,往往只有這一個變量,你勤奮不勤奮,直接帶入就能得出結果。所以學生時代,我們是千軍萬馬過山谷,只有眼前的一條路。可是進入大學,就像來到了平原,大家四散開來,每一個人都走上了自己獨特的小徑。外界的標尺模糊了,意義感就動搖了。

請注意,這裏我們不是要否定理性主義,只是說理性主義無法覆蓋我們人生的全部。建立在理性主義之上的這一套哲學,讓我們擁有了不斷向前的心態,但是套用在每個人的人生中,它無法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哪裏是前方?我們就像是加滿了油卻沒有安上GPS導航的汽車,動力澎湃卻方向模糊,這是當代人不容易找到人生意義的原因。

第二部分
前邊聊的這些,讓人聽起來多少有點沮喪,理性和商業讓我們身邊的世界變得豐富,也給了我們動力,但是副作用是讓人生的意義感變得稀薄了。

好在,在這本書中,王德峯老師不僅點出來我們當下遇到的矛盾和困惑,也給了我們建議,讓我們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他的建議,乍一聽你可能會感覺有些反常識,因爲王老師的建議如果總結成一個關鍵詞,就是“直面”。直麪人生中那些不美好的事情,那些和我們想象中的人生有偏差的事情,甚至是直面苦痛。因爲王老師的建議,是經過哲學思辨的。在他看來,哲學是直面痛苦的,並且要診斷痛苦的根源。不過,當我們直面那些不美好,承認它們的存在之後,反而可以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那我們要直麪人生的哪些問題呢?我在王德峯老師的建議裏找到了三個“直面”。

第一個“直面”,就是直面我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理性主義無法覆蓋我們人生的全部。這套哲學可以給我們的人生增加動力,但是卻不能給我們指定方向。

所以當下的很多人,人生中會產生錯位,理性主義加上商業規則,給他的人生提供了一個外部標尺:追求數量的增長,追求金錢的獲得,就是追求成功,我們不得不去工作,去進行這樣的追求。但是我們的內心又不覺得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王德峯和很多年輕人交流,大家都表示了這樣的困惑,感覺自己有一種兩難的痛苦。王德峯老師的建議是:直面這種錯位,然後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什麼叫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呢?舉個例子,比如你要投資開一家商店,這在商業上是個投資行爲,是賺取利潤的手段。但是如果你在商店大堂的牆上寫下“童叟無欺”,當然你心裏也要相信這一點,在日常的經營中也努力做到這一點,那麼商店本身就有了自身的價值。同樣,你投資開一家醫院,開一家學校,也有利潤目標,這也無可非議,但是你的醫院是爲了懸壺濟世,學校是爲了有教無類,這就表達了醫療事業和教育事業的自身價值。投資商店、醫院、學校,這些事情就不單純是通向資本利潤的手段,這件事情本身就有目的和意義。

當事情有了原本的意義,那麼外部增長的標尺就變得不那麼重要。某事做了之後的結果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是有利於自己還是傷害了自己,就不容易出現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我們做這件事情,是因爲這件事情本應當做。這樣的人生將永不失敗。

除此之外,王德峯老師還建議我們在面對必須要做的瑣事時,可以採用佛家的智慧,叫“除心不除事”。事情你不能拒絕,不能去除;但是心別上去。

現代社會分工過於細緻,很多人眼前都是一堆細碎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背後到底能實現什麼,誰都說不清楚,既然如此,那就承認這是一堆細碎的工作,身體爲之忙碌,但是情緒不妨抽離一些。王德峯老師建議我們說,那不如參考佛家的一個觀念,人生在世有許多事情非做不可,佛家叫“消業”。他舉例,比如說今天的白領,他總是忙得不得了,加班加點,煩。不如想好了,今天是消業去的,消好了回來,用這樣的方法,讓自己的心別跟上去。

這就是王老師希望我們在人生中的一個“直面”,直面外部標尺和內心意義之間的錯位。太多人把這兩件事雜糅在一起,所以人生產生無力感。而王老師給我們的建議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具體怎麼做呢?一進一退兩種對策,要麼在外部標尺之外,找到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本身的目的和意義,要麼參考佛家的思想,除心不除事,把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當做“消業”,讓自己的心別跟上去。

第二個“直面”,是直麪人生中和其他人的離別。

這也是我在書中讀到的讓我動情的一段,王德峯老師給同學講佛家核心思想“緣起性空”。在佛家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因爲各種條件匯合而來,組成這個事物。但是會聚合,也會離散。之後,他談到了自己和父母。他說,直到他的母親和父親先後去世,他才深深體會到了緣起性空。他出生在父母所組成的家庭裏,他在這個家庭裏面長大,他自然而然地認爲,這個家庭應該永遠存在。直到父母去世,他知道,這個家庭沒了。

親人的離去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事情,甚至我們都願意去承認,生命中要總有和家人告別的時刻。但是王德峯老師提醒我們,直面這個事實,恰恰能讓我們明白人生中有比追求增長更重要的事情。

有人問王老師,他覺得中國人的人生意義是什麼?王德峯脫口而出兩個字“牽掛”。他解釋說,中國人“怕死”,因爲他會牽掛父母、孩子、愛人或者朋友。

如果你單單思考自己的人生,可能找不到其中的意義。但是,直麪人生的離別,承認自己的牽掛,那個牽掛就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意義。

第三個“直面”,就是直面你的命運。

你可能會說,這是不是就太不唯物主義了?其實,王老師說的“命運”,指的就是我們人生中,總會有一些經歷,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的。他說,直面這一點纔是唯物主義的。如果你相信你的意志能完全決定你的人生經歷,你不想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那才屬於唯心主義。

直面這一點,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呢?這樣能幫助我們把人生的遭遇和對幸福的追求剝離開。

其實,不僅王德峯老師這樣建議我們,哲學家趙汀陽在《論可能生活》中,也給了我們類似的提醒。在談論怎樣獲得幸福時,我們往往會用到一個錯誤的公式:等我實現了X,我就可以去做Y。比如,等我賺夠了一個億,我就可以去環遊世界。追求幸福和改造身邊的環境,就被捆綁在一起。這樣一來,就將幸福生活推向未來某個遙遠的時間點,只有在那樣以後,幸福生活纔有開始的可能。

但是,直面自己的命運,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人生中都會有什麼樣的遭遇,反而去掉了前邊所說的那個X,那個條件。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去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王德峯老師自己的一段人生經歷,很適合拿來當例子。

他是恢復高考後在1978年參加高考的大學生,在這之前,他有3年的時間,是在工廠當設備修理工。其實那時的他也沒有太多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崗位上待命,但是即便沒事做也不能擅離職守,不然就是曠工。

雖然身體被限制住了,但並不妨礙王德峯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在崗位待命的時候,給自己找了個事情,就是背唐詩宋詞,想象其中的意境。以至於其他工友都感到好奇,這個小師傅怎麼老是嘴裏唸唸有詞?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德峯把詩詞背給大家聽,一羣大男人聽得兩眼生輝。他這才意識到,不論外界境遇如何,不論人生經歷如何,內心深處,每個人都有着對精神追求的渴望。

王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他的一個觀察,那些精神世界豐富的人,能安頓自己人生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帶一點“癡”。這個“癡”不是智力低下,而是他專注在自己的世界中,和人生命運之間的關聯度,不像其他人那麼緊密,沒有困在“等我實現了X,我就可以去做Y”的錯誤公式中。

王德峯很喜歡《聊齋志異》的一個故事。故事主人公叫阿寶,他天性很癡,最後得了一個好結局。在故事的結尾,蒲松齡有一段精彩的評論:“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以是知慧黠而過,乃是真癡。”王德峯希望用蒲松齡這段話鼓舞你。

這就是王德峯老師分享的“藥方”。怎麼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一個關鍵詞是“直面”。

在和你分享完這三個直面之後,我發現,王老師的三個直面,其實就是在給我們的人生“解耦”,將看似與人生相關,其實並無影響的要素分開。直面理性的副作用,其實是讓我們把人生的意義和那把外部標尺解耦,直面生命中的分離,其實是讓我們把人生的意義和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解耦,直面生命中不可改變的部分,其實讓我們把人生的意義和人生的經歷解耦。

在哲學課上,王德峯和學生說過一句話“我們的幸福不依賴於外部條件,而依賴於我們內心靈魂的自身圓滿。”聽完前邊分享的內容,你就會發現,這句話並不是一句雞湯。將那些無關的事情解耦,我們才更容易看清自己的人生要追求什麼。

結語
到這裏,這本王德峯老師的《尋覓意義》,我就爲你解讀完了。

最後,回答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對於尋覓人生的意義,王老師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他的建議是,不必尋求那種宏大敘事的意義,而是關注生命中的小敘事。他給了一段真誠的建議,我覺得應該將原文分享給你:“我們揹負小小的行囊,走在這時代的荒野上,去體驗生命本身的價值。我們爲了一些不起眼的,卻又真切的生命意義的實現,付出我們的辛勞。儘管這些意義在這個時代的標尺上沒有位置,但它們真實。只要它們真實,只要它們真切地符合人性的原則,我們就會在這雖不起眼,卻又真誠的努力中獲得我們真實的愉悅。”

你會發現,這個音頻的封面圖,就是一個人“揹負小小的行囊”。希望你也能在不起眼的小事情中,尋覓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內容,你可以點擊音頻下方的“文稿”按鈕,查收我們爲你準備的全文和腦圖。你還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把這本書免費分享給你的朋友。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