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 聊

每一個智慧而輝煌的如今,都有一段披荊斬棘的過去。

能承受多大的苦,老天就還你多精彩的綻放!

  一一題記

這些天,每一個清早總被鑼鼓喧天、爆竹聲吵醒。我知道啥情況,可以說不敢惱也不敢言,迷迷糊糊中還是會感慨,“又一個老人家走了!”

每一個晚上總有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傳過來, 那是做“功德”。

做“功德”就是一個死去的人家裏人請來師傅幫死人超度靈魂,讓死者過了“奈何橋”升上天堂 ,歸仙了。

每一場做“功德”,還在死者靈堂前頌經拜佛, 在死者還沒出殯的前一夜給死者做“功德”,第二天死者出殯,做“功德”的一班人馬打鑼打鼓送死者出殯到路口,那麼這一場做“功德”的人就會跟主人要4800元的工錢。

每一個主人都會請師傅給死者超度靈魂讓死者歸仙。

誰都知道這些事情都是浪費金錢,不都求個心安,讓死者歸天?

我們這地方的習俗,死一個人非得打鑼打鼓請親戚朋友一隊隊人馬歡送。

所謂的生離死別,送老的歸去也等於告別儀式,就是排場大,一場喪事包括下葬,一般家庭非得花上十頭八萬不可。

當然,這些錢包括親戚朋友送的“紙禮”。(一般親戚朋友送紙禮的錢也要有規矩。如果兩個老的都走了,那就送整數,如果還有一個在,那就尾數要有1元,如101、201、301……)

我們這地方每當送走一個老人家,親戚朋友都會送紙禮,也會在出殯的那個早晨過來送別,之後送別回來,主人會花錢辦桌答謝來送別的人,叫“食甜”,意思是送別之後回家不會帶晦氣回家,而是這些人過上安穩幸福、甜蜜的生活。

所以, 死者出殯之後主人必定辦“謝桌”答謝親戚朋友、房親過來幫忙,“甜湯”日子甜。

送別的人也有講究。如果出殯那一天的日辰犯忌,送別的人也就推脫相沖沒參加出殯。

在於我們這個地方,喪事好講究,如果死者的家裏人需要一些人手幫忙,家屬跟人家開口,若是這個被邀請幫忙的人沒有應約參加這場喪事,那以後這個人的父母若是去世,別人家也不會幫着送這個人的父母出殯。

這就是人情世故,情來禮往。

如果一個人怕麻煩只想賺錢而不受人家邀請參加喪事,這事會傳開來,左鄰右舍會瞧不起這個人,會杜絕跟這個人來往,這個人的父母也沒有人會幫着料理喪事。

去年,我伯伯去世。

我的先生跟侄兒過去一個房親家請他幫忙記賬打理出入的錢。

房親推脫:

“佛祖籤說我今年不近紅白事。”

我先生回祠堂跟理事的老哥哥說這事。

正常來說,我們如果需要人家幫忙人家不幫你忙也就算了,但這是喪事,需要幫忙的房親多,事情很雜,俗話說的,雜過死人事,也可以這麼說,死人的事最多,枝枝節節需要這樣,需要那樣的零碎瑣事太雜碎,要按照風俗習慣辦,不能少做該做的事,不能多做世俗沒有的事。

做“功德”這事花錢多,但沒得討價還價,主人請“功德”班來就得花這錢。

若是有一戶人家沒有請“功德”,兒女肯定會遭非議。

所以, 每家每戶都會請“功德”班爲死者超度靈魂,讓其歸仙。

話說房親推脫不能參加伯伯的喪事,理事的伯伯找他媳婦說:

“你還是拜老爺求個靈籤可以參加這場喪事,不然,你家病榻躺着的老人活不了多少時日,如果你家作爲房親不參加這喪事,以後你家公死了,他們六個兄弟也不會參加你家的喪事,到那時會讓人家說笑話。”

理事的伯伯這話果真說到房親心坎裏去了。

房親不得不來到祠堂參加伯伯的喪事。

理事要先生把賬本移交。

先生很惱火,“我自己理賬!”

這事不是先生的錯,是房親拒絕先。

之後,先生理賬, 可他想寫字卻是寫不出字來,我只得在旁邊指點一下。

“你來,你來!”

先生推脫了,他把錢和收紙禮的錢的袋子遞給了我。

我自覺把這事打理好,親力親爲安排好錢該怎樣花,關於購買雜物的讓老闆記賬,事情過後再結賬。

紙料鋪、餐廳、果點、雞鴨店鋪也都是一樣,出殯之後再結賬。

我當起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喪事場合的女記賬。

這喪事從來沒有一個女的記賬,卻是因爲房親拒絕參加而先生又不得不擔當責任這事讓我給逼上梁山。先生是挺身而出的正義感,而後又因先生寫不出字而推給我記賬,順理成章,這事我做了, 並且出入賬分明 ,我辦事有條有理,都是自己踩着單車上門聯繫對方,不會指使誰做事,喪事出入賬覈對清楚。之後六月份,二伯又走了,大伯交代妯娌要我記賬,我也熟知怎樣打理出入賬。

感慨人生匆匆就走一個過程。

如此疫情嚴重的環境,健康最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