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讀有益〈八〉

雲龍縣,因“江上夜覆雲霧,晨則漸以升爲龍”而得名,多水則多橋,素有“古橋之鄉”之稱號。

好多年前去的時候還很年輕,式樣各異的古橋卻記憶猶新。昨天協讀羣裏的友友分享了他的一篇公衆號文章,又把我的記憶拉回了從前,拉回到初見橋粱時的驚歎聲中,忍不住分享出來,自己也重溫一下。

會友:

站立在橋中央的廊道旁,江水從上游悠緩流下,同周圍樸實的民居構成一幅美好的山水畫。我想,我們祖先留存的許許多多文化和文明,如同這精巧的通京橋,遵循着人與自然的和諧,也順應着自然的法則……

通京橋,也被浪漫之士稱爲廊橋。


橋樑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通行工具,於是許多橋樑抱着這一思想簡單地平鋪直敘,而你置身通京橋的時候,你會爲之感動,感動於設計師的深情駐入和深厚文化底蘊,使得橋體有了靈魂和思想。

雲龍縣地處山區,羣山環抱,原來的老路繞山而行,車輛行駛的速度和路長成反比,曾被例爲最窮的縣城。當時我是跟隨游泳協會公益項目前往,包了一張客車,每行一段,胃裏那翻江倒海的滋味都讓你難以忍受,數次申請下車步行,我還記得好脾氣的師傅開着車每行一段就把我們放下又空車開到前頭靜靜等待我們的情景。

就是這樣的地理環境,卻把美學思想,人文文化深植於這塊土地,無需世人囑目,只需我自深情綻放。

剛纔百度了下,好多當年我見過的古橋由於年代久遠不得不重建或者成爲遺址, 當時我是用手機留存過的,但手機幾經更迭,競找不到了。

現在已新修了公路,據說路程和時間都縮短了不少,有機會再去,再去領略不一樣的橋文化,以及天池美景,太極八卦圖,諾鄧古村落羣。

到了諾鄧,耳熟能詳的諾鄧火腿,可千萬別錯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