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燕樂與詞的興盛

唐宋時代的燕樂爲什麼會那麼繁盛?我們覺得這和它這種樂曲的表現力是有關係的。唐宋時代的燕樂的最主要的樂器有琵琶,號稱燕樂之首的琵琶,同時還有觱篥、笙、笛等一些吹奏的樂器,羯鼓等一類打擊類樂器。

大家都很熟悉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間就提到: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燕樂表演的場景,而且它是應用在宴飲的場合的。唐代的琵琶是4根弦,分屬宮商角羽這4個調,每弦之上有七個調:宮 商 角 徵  羽 變宮和變徵,這樣整個枇杷可以有28個宮調。

儘管在實際上唐宋時代燕樂琵琶曲的表演之中,並用不了這麼多的宮調,但是相對於其他的樂器來說,它的音域是最寬廣的,相應的它的表現力也是最豐富的,所以在唐代的詩歌,唐宋以來的詩詞作品之中,琵琶曲的數量是最多的,對於琵琶描繪的文學作品也是最多的,我想大家這時候肯定就想到了白居易那篇著名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裏面所描繪的琵琶的音樂的特徵,高低上下、錯落有致、旋律豐富,而這些正反映了作爲燕樂之首的琵琶的音樂的表現力。那麼詞這樣一種文藝形式,和燕樂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知道一種音樂體系,實際上是由大量的樂曲構成的,沒有這些樂曲也就談不上新的音樂體系。那麼這些樂曲所配合的歌詞,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宋詞。這個我們從唐宋時代詞的一些別名,異稱裏面,我們可以瞭解到這方面的信息。

比如說在歐陽炯的《花間集序》裏面,就稱詞爲 詩客曲子詞,所以曲子詞是詞的一個早期的稱呼。曲子詞這個概念之中,曲子代表的是樂曲,是它的音樂部分,詞代表的是歌詞,是它的文字部分。而這兩者的結合,其實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

在柳永的《樂章集》的標題之中,柳永的詞叫《樂章集》。樂章這兩個詞,本身也反映了它的歌曲性質。另外類似於姜夔的詞集叫《白石道人歌曲》,直接就叫歌曲。南宋鮦陽居士所編的一部詞集叫《復雅歌詞》,直接以歌詞爲這部詞集的名稱。北宋賀鑄的詞集叫《東山寓聲樂府》,寓聲,什麼意思?就是指寄寓在音樂的聲音之中的這樣一種歌詞。歐陽修的詞集叫《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我們知道樂府這個詞,在漢魏以來指的是一種詩歌,但是在唐宋時代,它往往也被用來指唐宋詞,因爲它和早期的漢魏時代的樂府詩歌類似,都是和音樂相配合加以表演的加以演唱的一種音樂文藝形式。

南宋周密的《蘋洲漁笛譜》這部詞集,漁笛譜,這個譜指的也是歌譜。北宋秦觀的詞集叫《淮海居士長短句》,長短句是我們現在最爲熟悉的對於詞的稱呼,因爲它的句式是長短錯落,參差不齊的,這也構成了詞和詩歌很不一樣的一種獨特的魅力。

另外詞還有像 詩餘 這樣一種名稱,清代編的《歷代詩餘》。長短句和詩餘,是相對於詩歌而言的一種別名,但是剛纔我們提到的其他的別名,我們就會發現,它都和音樂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我們談論唐宋詞的起源也好,談論它的形式特徵也好,都離不開對於它所依託的音樂,也就是燕樂的一種理解,對它的一種瞭解。

總體來講,隋唐之際是燕樂興盛的時期,這種燕樂興盛開闢了一個新的音樂時代,也開始了詞曲的孕育創造的階段。到盛唐年間,就是唐玄宗在位的開元天寶年間,這個時代是燕樂的繁盛期,大量的新的樂曲被創制出來,所以號稱 新聲競作。

這樣就爲詞的產生提供了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就是音樂條件,樂曲條件。我們現在在唐代崔令欽所編的一部書叫《教坊記》,這部書裏面有個曲名表,記錄了當時宮廷教坊裏面所盛行的傳唱的大量的音樂樂曲的名稱。通過這部《教坊記》我們瞭解到,在開元天寶年間,官方的音樂機構也就是教坊之中,它至少有300多種曲調,具體的數字是324曲。而這324個曲調之中,我們相信它也只是當時盛唐時代流行的樂曲的一部分,而這些已經就有大量的進入到了詞,成爲詞調的重要來源。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詞是在敦煌所發現的敦煌曲詞,從這些曲詞創作的年代來看,它有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初盛唐年間,雖然這些詞作大部分都是民間狀態,比較的樸拙,也比較的粗糙,形式也不定型,但是它畢竟是流傳到現在的最早的民間狀態的詞,因此我們可以講在盛唐前後,詞其實已經在民間開始發展起來了。

大體到了中唐時期,文人開始介入到詞的創作中來,從中唐到晚唐五代時期,詞就進入它的第1個繁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出現了溫庭筠、韋莊《花間集》等一大批代表了晚唐五代的詞的創作高峯的這麼一個時期。到五代後期的南唐詞,南唐二主李璟、李煜詞的出現,就使得晚唐五代詞的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所以隨後的兩宋階段,這才迎來了詞的鼎盛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