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間顆粒度管理時間

讀日更羣羣主明鏡的文章,看到她說要管理時間顆粒度,並決定以一天作爲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來管理時間,讓自己對時間有更清晰的感知度,提高時間效率,先適應一段時間,以後會把時間顆粒度再精細劃分。

時間顆粒度的概念這是我第二次聽到。前面在一位網友的文章中見過一次,當時只是疑惑了一下,並不曾留意。這次看明鏡着意寫了一篇文章來規劃她的時間顆粒度,並以此提高自己的效率,提升人生維度。

我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時間顆粒度這個概念。

我去百度了一下,然後找到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時間顆粒度,講得清晰明瞭。讓我對這個概念一下子有個明確的認識。

那麼什麼是時間顆粒度?

時間的顆粒度,指的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最基本單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人喜歡以“天”爲單位,進行時間管理,那麼他的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天。當然,時間顆粒度也可以是每一個小時,每半個小時,每15分鐘,甚至是每五分鐘。這個是完全因人而異的。

如果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大,你管理起來越方便,但是時間的管理可能會比較粗獷,這有可能會造成時間浪費。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的管理精細程度會越高,但是相對而言管理起來會更麻煩一些,因爲你把時間切割得很細很碎。

作者說從他自己的經驗來說,他習慣把15分鐘作爲他的一個時間顆粒度。因爲他做事情的一個基本時間單位在15分鐘左右,同時這樣去設置也不至於把時間切得太碎,方便他進行管理。

我又想到明鏡說她以一天作爲她的時間顆粒度,來管理時間。也就是她要珍視每一天的時間,把每一天的時間都安排的很清楚,不浪費每一天。只要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並且有效率,那她人生一定會有一個質得飛躍。

明確了時間顆粒度這個概念,那我也需要好好來規劃一下我的時間顆粒度。這樣便於我更好的管理我的時間顆粒度,也便於我更好的讓時間更有意義。

作者還寫到了影響時間顆粒度的因素。即使是同樣的人員,在不同的場景下,時間顆粒度也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們的時間顆粒度的確定,要以我們的工作性質去確定。如果你完成一項工作,這項工作完成是以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爲單位,那麼你的時間顆粒度就應該確定爲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

同時根據場景的變化,時間顆粒度也要靈活機動的去調整。

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確立的越精細,對時間的利用度也就越高。但這樣的管理呢也更費時。

不過想想我們平時的閒暇時間,都是在5分鐘、10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刷短視頻、玩手機中度過的,那麼我們的閒暇時間,對時間的顆粒度的劃分就應該更精細些。

我現在的工作,閒暇時間相對要多,很多大段大段的時間,就在我的刷手機短視頻、和看小說中溜走了,大量時間就被浪費,之後空留遺憾。

以後閒暇時間,也要以15分鐘、半個小時作爲時間顆粒度。看視頻15分鐘就可以,看小說,半個小時就可以。時間一到,要立馬停止,進入寫作狀態,或開始看其他更有用的書籍。讓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更有收穫。

要改變這種狀態,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隻要有了這樣一種意識,有了這樣的計劃和開始,相信對時間的管理和利用,一定會更高效合理。這樣才能夠真正,讓自己的努力盡快開花的結果。讓思維聚焦,讓讀書正真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