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439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每日三件事,第1439天#

不是很久以前,就是現在,有兩兄準備上山砍柴。哥哥準備了磨刀石,開始磨自己的砍刀。弟弟說:我先去了,磨刀太浪費時間,有那點兒時間我把柴都看回來了。哥哥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中午喫飯的光景,弟弟砍了一捆柴,哥哥也砍了一捆柴,兩人一起回家。

你一定納悶了?不應該是哥哥砍的柴更多,更早回來嗎?不是的。的確是一起回來了,因爲砍柴並不需要多麼鋒利的砍刀。磨好了砍刀,砍一樣多的柴會更輕鬆一些。不過,就算拿個棒槌,也能“砍”些柴回來。

如果是伐木的話,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應該可以說是——磨刀不誤伐木工。

其實生活中這種事情就太多了。比如如何學習,但凡大學能畢業的,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歸根結底,正如盧梭所言,一切知識源自記憶。

記不住,一切白搭。

理解也很重要,但我相信,沒有多少人能記住很多,卻理解的很少。時間久了,隨着生活閱歷的增加,總會慢慢理解的。

學習,不外乎就是輸入、加工和輸出這三個環節。

一、 輸入,包括:讀、聽和感受等。

讀,大概是知識輸入最廣泛的一種方式了,尤其是讀書。一直在成長的人,我相信沒有哪個是不讀書甚至是讀書少的人。

比如聽某人說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和觀念,而且按照這句話行動讓自己從中受益。

感受則是參與到一件事情當中,讓自己在實踐中學習和歷練。

二、 加工,就是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 邏輯性強的內容。信息之間有強關聯,比如是在一個座標系內,在一個流程之中,或者是可以通過某種關係推理或計算出後面的內容。這種內容記憶和理解都比較容易。如果讓你記住這一串數字的話,會不會有難度呢?
     4123567246060

我估計會有,但如果我告訴你其中的邏輯關係後,你想忘掉也是不容易的:
一年有4季,12個月,365天;一週有7天,每天24小時,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是不是記起來就很容易了?

2.隨意性信息。這種信息之間的關係不是特別密切,相對零散。記憶起來有點兒困難。比如VUCA,易變的、不確定的、複雜的、模糊的。一般用來說這個時代的特徵。雖然四個形容詞之間有點兒聯繫,但不是很緊密。對於隨意信息的記憶,只能採用聯想和比喻的方式來記憶。四個形容詞換成四個名詞,然後串聯成一個故事,就不一樣了。

比如蛋糕是易變的,薛定諤的貓是不確定的,計算機是複雜的,毛玻璃是模糊的。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用蛋糕來喂薛定諤的貓,還要用計算機經過複雜計算投餵量,投餵的時候要把貓放在毛玻璃製成的貓房中。

總之你得想一個誇張一點兒的、離奇一點兒的、畫面感豐富的、最好還能加上五感的一個故事。

三、輸出。包括講出來和寫出來。

自己學明白了,就一定能講出來。講出來,就是對所學知識的檢測。說不清楚,講的太囉嗦,專有名詞太多,甚至沒有用比喻都可以理解爲沒有徹底掌握這些知識。學完之後一定要試着把這些內容將給別人聽。

有時候我們看了一個特別好笑的笑話,自己講的時候,發現一點兒都不好笑。有時候看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自己講的時候,發現一點兒都不感人。這就是沒有理解笑話的笑點到底在哪裏,故事的關鍵在什麼地方。

如果沒有聽衆的話,我們可以自己錄下來,然後聽一遍效果到底如何。

寫出來的時候,比講出來更需要邏輯性和條理性。語言措辭和講的時候都有很大的區別。寫出來要求內容更準確,思路更清晰。不過思考和修改的時間會更多,有機會把一個更好的結果呈現出來。


萬千知識,源於記憶。

不是我們記不住,而是我們記憶的方法不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