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寶點滴成長(二)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三月初四


這兩年,我專注於帶娃,在長期的帶娃的實踐中,接觸了“敏感期”這一理念。由孫瑞雪老師領導的蒙特梭利國際教育機構,對兒童敏感期的理解是這樣的——

敏感期的概念:

      兒童敏感期是指: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爲兒童敏感期。

最近,我在看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早在前年冬,因爲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在育心平臺學習,後來經老師介紹,在網上買了孫瑞雪的早教原創三部曲。其中,《捕捉兒童敏感期》對我來說有尤爲關注。在斷斷續續跟隨平臺學習的三年裏,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變化。同時,我也收穫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讓我更加地瞭解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並幫助孩子成長!

這些生動有趣的敏感期,伴隨着孩子和我成長,苦惱與喜樂交織着,在我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未接觸“敏感期”之前,我以爲孩子的種種“不良行爲”都是惡作劇,是故意跟大人對着幹。瞭解兒童敏感期的真相,我不得不得鬆了一口氣,用“哦,原來是這樣”的驚歎孩子帶給我們這麼多奇妙無窮的樂趣!


一、愛拿手機的寶寶

雙寶寶分開已半月有餘,記得剛回來第一天,安寶就迫不及待地尋找姐姐,她滿屋子地喊“姐姐、姐姐”,跑到每個房間找姐姐。第二天,她就開始從我的手機上“找”姐姐了。此後的每一天,安安就“偷偷”地拿我的手機和姐姐“見面”,成了她這段時間常做的事。她會點開視頻相冊,翻看和姐姐有關的動畫;或者查看照片,一張又一張地看和姐姐有關的合影!我知道她想姐姐了,我每天會固定一個時間給她和姐姐視頻,看到彼此的姐妹倆,打過招呼即使不說話,也會心有靈犀一點通。


二、媽媽的貼心小幫手

2歲3月的姐妹,安安在家裏總愛幫我幹家務活兒。看到我洗碗,她也跟在屁股後面墊上凳子“涮涮涮”地洗起碗來。我怕她把衣服弄溼了,每次來洗碗筷,我都趕着她快點洗完。有好幾次,因爲她確實把衣服衝溼了,我很惱火,無可奈何地給她換了兩套衣服。

今天,她又幫我洗碗了,我沒有動怒氣,意識到她是在模仿媽媽洗碗,我就笑着對她說:“安安,你又幫媽媽洗碗嘍,抓緊時間洗好,小心別弄溼衣服哦。”

經過幾次溝通,大概5分鐘後,安安的工作做完了,她把碗放到廚臺上,雙手擼起袖子,開心又滿足地下地,走到我面前,讓我幫她把外套罩衣脫出來。我給她脫去罩衣,玩的時候發現左手袖子有一點溼,我知道她很努力幹這件事。

類似這樣的模仿,掃地、扔垃圾、收拾碗筷、學說話等,在她2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直到現在,她仍喜歡模仿媽媽做家務的樣子。前幾天,店裏撒了玉米粒,本來我在收拾的,有愛心的安寶看到了,毫不猶豫地拿過我手中的工具,把地上的玉米一粒一粒認真地拾起來,直到沒看見地上有玉米粒。

孫瑞雪老師說,“模仿”是指孩子重複原型所顯示的行爲,表明兒童心智已經發展到領悟和掌握某行爲背後的能力的時候了。


三、愛美的安安

春天到了,草長鶯飛,燕子不停地在天空中盤旋。門前的野花開得正豔,安安看見了拉上我嚷着要去看花。我牽着她的小手,走到花叢邊。安安不斷地說“花花、花花”,示意我給她在花前拍照留影。站在雪白的野花前,安安不由自主地伸出兩隻食指,嘴裏發出“耶”的ok聲,讓我按下快門拍照。你瞧,她表現美的樣子,故做鬼臉,那表情可愛極了。


四、反着穿

大概2歲左右,雙寶寶已經開始學穿衣褲了。她們能利索地穿鞋子,是在2歲前。不過,她們每次穿鞋子都是反着穿的。後來學穿上衣、褲子時,也是順手拈來反着套在身上。每次我見狀,都不忙於幫她們糾正。我會笑着鼓勵她們說:“其實你們穿得很好啊,這樣做真的很棒哦,加油!”

收到媽媽的讚美,姐妹倆開心地笑了。接着繼續完成她們的“工作”。後來漸漸地熟練了,發現她們不再反着穿了。即使每次穿錯,也會自己脫下換過來穿。

我的經驗是:當孩子做得不對時,不要急於糾正,要給孩子時間學習,耐心等待孩子長大。


五、戳洞洞

不到1歲時,雙寶寶就對一個小洞懂感興趣。那時她們看到一個洞子,就會毫不猶豫地趴下仔細觀察,有時甚至摘來樹葉、或細小的東西扔進洞裏。每一次“投籃”成功後,她們就有特別的成就感。接着樂此不彼地進行第二次、第三次…

就連家裏有孔的地方,她們也會想盡法子去摳。現在2歲餘,每次見到包裝袋上有個口子,就會伸手指頭進去挖。早有“先見之明”的我對此不見怪,等我把那個洞洞補好了,她們就沒有機會啦。


六、分享食物

寶寶在津津有味地品嚐大人給的食物,我悄悄地上前跟她們說:“能給媽媽喫一口嗎?媽媽很喜歡寶寶分享的食物(可以是餅乾、水果等)”。

調皮的安寶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把食物從嘴裏拿出來欲給又不給的樣子,經我再次央求,安寶戀戀不地跟我分享她的美食。我說:“愛分享的寶寶更受歡迎哦。”安寶聽了我的話,落落大方地把她的美食分享給我。

有一次,我隨手遞給安寶一個橘子,笑着對她說:“安,和媽媽一起分享橘子哦,媽媽喜歡安安剝的橘子。”

安寶手裏抓着橘子,歪着小腦袋撇着嘴笑嘻嘻把橘子藏到了身後,機靈的她從袋子裏又拿出另外一個橘子,讓我自己剝一個喫,她的那個必須保持完整。

我說:“不嘛,我就是喜歡你剝的橘子。”

古靈精怪的安寶仍不肯打開她的橘子,伸手把另外一個橘子遞給我,我接過橘子,剝開和她一起分享。這時安寶才心甘情願地剝她那個橘子。


七、唱歌、跳舞

這幾天安安學唱《數鴨子》。每次播放音樂,當聽到“咕嘎咕嘎”的鴨子聲,安寶會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來。期間她還會伴着動作舞蹈,後面那句“真呀真多鴨”她只會唱“鴨鴨…”弄得我開懷大笑。我鼓勵安寶:“你唱得很好呀,媽媽喜歡你唱的歌!”這時她特別自豪,跟音樂自娛自樂起來。

每晚洗澡時間,我習慣性地打開播放器,一邊讓她在浴盆裏享受泡澡,一邊聆聽美妙的音樂。洗完澡後,安寶會在牀上跟着音樂節奏緩緩地“舞動奇蹟”。你看她胖嘟嘟的身子,雙手一上一下輕悠悠地揮動,身子裏的每一個細胞,伴着樂曲優雅地轉身…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兒童舞蹈”。


八、不給媽媽幫

她要去大小便了,“哼哼哼”地表達不出,我說,“安安,讓媽媽來幫你,好嗎?”

安安跑進廁所急匆匆地蹲下來,神情自若,一個勁兒地用手推開我,示意我別靠近幫她。這時我會悄悄站到一邊,靜觀其變。

還有她搓澡、洗頭髮、穿衣時,也不給媽媽幫。凡事她意願自己嘗試的,都通通不給大人“插手”。這時我特別尊重她的意願,放手讓她一遍又一遍地做自己的事。現在,她完全可以獨立穿好衣服、鞋子了。這太讓我驚訝了!


九、寶寶愛玩水

上個月回來,安安就學着我的樣子每天幫洗碗。當時我大概想:洗碗是藉口,想玩水纔是真的。果不其然,在安安嫺熟地洗碗動作裏,我看到她更多的是在體驗水的感覺。當她把碗一遍又一遍地換了水沖洗,乃至在我的阻止下仍不“善罷甘休”,我漸漸地領悟到她對水的“情有獨鍾”。每次上完廁所,洗手都要自己開水龍頭沖洗,泡澡時間不夠決不肯出來。


十、只愛媽媽

安安晚上只跟媽媽睡,不跟爸爸睡。但是會在睡前跟爸爸相處一段時間。睡覺要媽媽撓背、按摩腳底。做錯了事情會跟媽媽認錯,方式是親吻媽媽、讓媽媽抱抱。

晚上睡覺了,我喊:“安安,睡覺嘍!”安安聽到後噌噌地跑到我房間,我關了大燈插上小燈泡。朦朧中,安寶吱吱嗚嗚地說:“爸爸睡,爸爸睡…”翻開被子一骨碌下牀咚咚地跑到爸爸房間去。沒過幾分鐘,又聽到她咚咚的小腳步聲,跑進房門說:“媽媽睡媽媽睡…”

就這樣來回轉兩三回,最後還是要跟媽媽睡。


十一、睡覺時間

由於寶寶們晚睡,自然也沒有早起。現在的她們,幾乎都是晚睡晚起,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睡神”。白天活躍得像猴子,走到哪都跳個不停。當然,讓寶寶從小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是每個媽媽必須努力幫助做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