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宰公鸡

小时候差不多每家都自己养鸡。开春儿的时候,买来小鸡仔,养大后,母鸡留着下蛋,公鸡到过年的时候宰杀来吃。

我家宰公鸡的活儿都是母亲来干。等到宰公鸡那天,千万别打开鸡窝门。如果公鸡跑出来以后再抓它,可就难了。我亲眼看见过,邻居家抓公鸡的时候,全家出动,围追堵截,弄得鸡飞狗跳,一院子狼藉。即使这样,抓住还好,有时候公鸡顺着墙头儿飞到房顶,根本抓不住。公鸡跑了,宰公鸡的事也泡汤了,只能等明天。

我家没有出现过那样的情况。母亲做事情总是特别有条理。

一大早,烧好一大锅开水。母亲从鸡窝里抓出待宰的大公鸡。一听到母亲抓鸡的声音,好奇的我赶紧跑到院子里的锅台边,等着看母亲宰公鸡。

只见母亲把公鸡的翅膀和头抓在一起,刚好露出公鸡的脖子。母亲拿起菜刀,用锋利的刀刃在公鸡的脖子上轻轻一抹,鲜红的鸡血立马流了出来。母亲把这些鸡血放在大碗里。等鸡血滴干净,就准备褪毛了。

说实话,母亲做这些的时候,我就蹲在近前。那时候好像没有对公鸡的感同身受,也没有害怕,只有好奇和期待。好奇公鸡如何被宰掉,期待什么时候能吃上一口鸡肉。

褪毛之前,奶奶就嘱咐了,把公鸡脊背上和脖子上的鸡毛留下了,做鸡毛掸子用。那时候,鸡毛掸子可是木质家具除尘去灰的最好工具。

母亲把滴尽血的公鸡放到盆里,往公鸡身上浇热水。这样用热水烫一下,拔毛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母亲按照奶奶的嘱咐,先把有用的鸡毛拔下来,捋顺留好,剩下的那些,就一通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地拔光了。

我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看着那只平时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变成了一只光秃秃的大肉鸡。神勇威武了小半年的公鸡,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了主人年下待客的备用食材。

也许那时候还小,感情比较迟钝,目睹了整个宰公鸡的过程,也没有对公鸡产生一点同情心,可能内心完全被过年的气氛填满了,满是欢愉,满是喜庆,再也容不下别的情感了。

不过,宰公鸡的活儿还没有完。还要扒出它的内脏,留下可食用的东西,比如鸡胗、鸡心等。最后是冲洗,把有用的食材全部冲洗干净,才算结束。

宰好的公鸡炖好后,要等到三十儿晚上团圆饭的时候才能端上桌,或者留着待客用。


注:时下已经过了腊月二十七,本来昨天写好后打算发文的,感觉有点血腥,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发了。

今天,年俗民谣应该是“二十八,把面发”了。好了,应该去发面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