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9法條語言(99

寫了這麼多天的法條語言,今天把【法律規則,法律條文和語言】相互關係的這個題目拿出來。

花一些時間,認真地看一下二家機構給出的解析,感受其中邏輯在文字中穿行的好玩有趣。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規則。

  A選項:表達法律規則的特定語句往往是一種規範語句,根據規範語句所運用的助動詞不同,可以分爲命令句和允許句,A選項正確。
  B選項:一切法律規範都必須以作爲“法律語言”的語句形式表達出來,具有語言的依賴性,而法律規則是法律規範的一種,所以所有法律規則都具有語言依賴性的說法正確,但是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內容,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表現形式,二者不能等同,後半句說法錯誤,B選項錯誤。
  C選項:根據規範語句所運用助動詞的不同,規範語句可以被區分命令句和允許句,命令句是指使用了“必須”“應該”“禁止”等這樣一類道義助動詞的語句,而允許句是指使用了“可以”這類道義助動詞的語句,因此不管是命令句還是允許句,都可以使用道義助動詞,C選項正確。
  D選項:《民法典》第25條的規定是一個法律規範,從語式上看,它是一個採取了一定結構形式具體規定人們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行爲規範,因此是一個法律規則,D選項錯誤。【特別說明,原D選項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規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爲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爲住所。”爲順應法條變更,對D選項做修正】
  綜合上述分析,本題正確答案爲AC選項。

這是厚大的。



【解析】
一切法律規範都必須以作爲"法律語句"的語句形式表達出來,具有語言的依賴性。
離開了語言,法律就無以表達、記載、解釋和發展。
法律人在其工作中每時每刻都與語言打交道。如果沒有語言,法律人就失去了架構規範與事實之間的橋樑。
表達法律規則的特定語句,往往是一種規範語句,根據規範語句所運用的助動詞的不同,可以被區分爲命令句和允許句。
命令句是指使用了"必須"、"應當"或"禁止"等這樣一些道義助動詞的語句;
允許句是指使用了"可以"這類道義助動詞的語句。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所有法律規則的表達都是以規範語句的形式表達,而是還可以用陳述語氣或陳述句表達(只要這種陳述句可以被改造爲規範語句且不影響原有的含義即可)。
由此可見,選項 A 、 C 必然是正確的。
選項 B 的錯誤之處在於,雖然所有法律規則都具語言依賴性,但是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畢竟存在內容和形式的區別,規則是內容,而條文是形式,所以不能將二者等同視之。
選項 D 中所包含的明顯是一個法律規則,雖然它是一種陳述語句的表達方式,並未以規範語句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隻要陳述語句能夠被改造爲規範性語句,法律規則同樣能夠用陳述性語句表達。比如, D 選項也可以這樣表達:"公民應當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爲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應當以經常居住地爲住所。顯然,在添加了道義助詞"應當"之後,原有的意思並沒有任何改變,因此 D 選項屬於典型的以陳述句來表達法律規則的類型。
所以, D 項錯誤。

這是衆合的。


認真地在解析文字中穿梭着,感受着邏輯的起伏與旋轉,這不是在猜謎語,這是在推理。

那些猜謎語的語言,我一直是不喜歡的,也是不善於,因爲其中沒有遵循着邏輯,而是完全由出謎者自己弄出一套規則,然後讓人們去猜,而不是去解,而不是去推。

但法條語言不一樣,如果不遵循着邏輯的法條,那麼統治階級怎麼會敢於使用那樣的語言呢?又怎麼能夠成爲法學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