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願你左手生活,右手理想

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對夫妻,年輕的時候丈夫在外打拼事業,妻子在家照料孩子。

中年以後,事業有成的丈夫覺得和妻子已經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提出了離婚。

妻子聽完,一言不發,走到廚房,爲丈夫煮了一碗番茄雞蛋麪。然後擦乾淚水,乾淨利落地離開了。

接下來幾天,男子每次應酬回家,看到黑漆漆的屋子,想起之前無論多晚妻子都會爲他留一盞燈,心裏空落落的。

醉酒回來之後,胃裏翻江倒海,再喫不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番茄雞蛋麪。

望着冷冷清清的客廳他才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家。

家和房子不一樣,房子是冰冷的建築,只有當房子裏有了愛的人,有了煙火氣,纔有了溫度。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想一想,你記憶裏的家是不是這樣?

炒鍋在竈臺上滋滋作響,炊煙伴隨着飯香嫋嫋而起,窗外閃耀着萬家燈火。

母親穿着圍裙,催促着開飯,父親趕忙張羅着把飯菜端上桌。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筷勺你來我往,杯壁叮噹作響,聊着彼此的日常。

《一日禪》中寫道:“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人生最幸福的,不過是一家人煙火味裏的彼此守候。

朱自清曾在書中憶及父親冬夜煮豆腐的情景。房外大雪紛飛,父親在騰騰的熱氣裏,慢慢夾起豆腐,放在兒子們的醬油碟裏,慈愛地說:“晚上冷,吃了暖和些。”

那時他還小,只覺得豆腐暖口暖手,直到多年後一個冬天,朱自清攜家眷在臺州過年。

他下班回來,正好看到屋裏妻子和孩子三人並排挨着廚房的方桌,帶着天真的微笑注視着從遠處走來的自己。

那一瞬間他才明白,父親煮的豆腐,其實是暖心暖胃的治癒。

在以後每個難捱的人生寒冬,只要想起父親的叮囑,妻子和孩子的微笑,他心裏總是暖乎乎的。

《舌尖上的中國》說: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正因此,熱氣騰騰的餐桌,一家人團圓,笑語滿堂,推杯換盞,纔會成爲中國人最簡單也最踏實的幸福。

生活一地雞毛,工作不如人意,我們日復一日在俗世沉浮掙扎。

但還好,有家人爲你卸下一身風霜,有三餐治癒你的疲憊。

那些最熱烈的感情,最美的故事,永遠藏在一粥一飯的守候中、一顰一笑的溫暖中。

新的一年,願你左手生活,右手理想,以清淨心看世界,以平常心生情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