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之先河——《離騷》

元月22日,第十二天

讀《經典常談》第十一《辭賦》

提到屈原,我們很自然的想到了,端午節及各種習俗由來;想到了文人騷客的由來;想到了他至死不渝的忠君愛國之情。他開創了辭賦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屈原,“原”是他的號,“平”是他的名字。他是楚國的貴族,懷王時候,做“左徒”的官。左徒好像現在的祕書。他很有學問,熟悉歷史和政治,口才又好。可以說是一個大才子。

可惜這樣一位大才子,遇到一位毫無主見君主——楚懷王。在派系的鬥爭,隨風而動,屢屢受挫,國家受到重創。這就導致屈原的命運也像浮萍一樣,浮浮沉沉,飄忽不定。這讓這位忠臣悲痛不已,傷心欲絕。最後自沉汨羅江,以死明志。

兩次被貶,他感念懷王的信任,卻恨他糊塗,讓一羣小人矇蔽着,播弄着。而頃襄王又不能覺悟;以致國土日削,國勢日危。他自己呢,“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簡直走投無路;滿腔委屈,千端萬緒的,沒人可以訴說。終於只能告訴自己的一支筆。在著作中陳說唐虞三代的治,桀、紂、羿、澆的亂,善惡因果,歷歷分明;用來諷刺當世,感悟君王。他又用了許多神話裏的譬喻和動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達出他對於懷王的忠愛,對於賢人君子的嚮往,對於羣小的深惡痛疾。他將懷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情辭悽切,纏綿不已。這種表情達意的手法被後世人廣爲借鑑,就有辭賦的雛形。

屈原還受莊子學說的影響,人是太不自由自在了。神仙家要無窮大的空間,所以要周行無礙;要無窮久的時間,所以要長生不老。他們要打破現實的有限的世界,用幻想創出一個無限的世界來。在這無限的世界裏,所有的都是神話裏的人物;有些是美麗的,也有些是醜怪的。其實就是隱逸思想的發展。

屈原的作品在弟子宋玉的發揚下,形成了楚辭一派。被後世廣爲效仿,有東方朔,劉向等。東漢以來,班固作《兩都賦》,張衡仿他作《二京賦》。晉左思又仿作《三都賦》。到唐宋有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後《赤壁賦》。他們都沿用屈原寫作手法,只不過側重點不同罷了。可見,楚辭開創了一種詞賦創作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