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古寺之旅方廣寺

原本要下雨的日子,放晴了。婆家大年初一,有個習俗,即,去山裏摘些枝條回來。

住在山坳的好處是四面環山,不論農曆年第一天哪個方向有利,都能上山。

今年是南北方向大利,計劃要去方廣寺的我們,先去了山上摘回枝條,大吉大利。

午飯後,跟在姑姐身後出發方廣寺。婆家地處康厝鄉的西南部,與周寧相鄰,去方廣寺只需十幾分鍾。

從村裏出發,一路上山巒層疊,陽光下的樹林,鬱鬱蔥蔥,靜謐幽深。坐在車裏,看着不斷閃過的風景,怦然心動。

方廣寺,位於周寧縣瑪坑鄉首章村北面2公里處。此地羣峯屏立,環境清幽,風景秀麗,氣侯宜人。

該寺院是周寧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寺院。它在閩東地區乃至福建省佛教界都久負盛名,享有崇高的地位。

原計劃要同姑姐們去燒香,考慮到鞭炮聲比較大,帶着娃不太方便,於是隊友決定帶我們娘倆四處轉轉。

抵達寬闊的寺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人工湖島,一尊挺拔巍峨的觀音菩薩立像穩落在蓮花座上,手持淨瓶,眉目含慈,雍容靜儼。

遠遠望去,山光水色,疊彩倒影,美不勝收。

我們決定拾級而下去人工島轉悠,陽光下的人工湖像一面鏡子,清澈,沒有一絲的波浪,倒映着瓦牆綠樹,很是好看。

圍湖走走停停,拍照聊天,途中聽到有遊客聊起方廣寺由來,才知道原來方廣寺以祁夢緣起

方廣寺是原供奉開山祖師活佛肉身坐像而聞名遐邇的古寺(活佛肉身坐像在寺中供奉了200多年,於大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農曆二月初八夜肉身自然發火將其焚化)。寺中的祈夢傳統便吸引四方。

傳說,明代的時候,有一遠道而來的祈夢者,夜得一夢,夢見自己的眼睛碰到樹杈上驚醒,立即起牀,求寺中主持詳夢(方言:解夢),主持聽了“夢境” 就連連說好夢!

主持認真詳細地說:“眼睛稱作‘目’,樹杈乃是‘木’,‘木’與‘目’合在一起就是‘相’字,你將來能成爲‘宰相’。”後來那人果然位居宰相之職,從此方廣寺祈夢美名遠播。

還有,舊時周寧某村一對夫婦,30多歲了,還不能生孩子,就懷着一顆真誠的心去祈夢求嗣。夫婦倆同時在方廣寺“祈夢房”裏安睡,熟睡中夢見一個草堆裏擺着兩個圓圓的石蛋,就撿起石蛋放進懷裏。回家後不久,就生了兩個男孩,一個取名“佛蛋”,另一個取名“夢應”。諸如此類的夢境竟枚不勝舉。

向來知曉方廣寺是名寺,第一次知道方廣寺還能祁夢。蠻有意思的,有機會一定要來寺裏睡一覺,夢一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