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安寧才能獲取自由

我的朋友,內心寧靜,才能接受和創造。

簡書裏面命名安寧哲學,重點闡述斯多葛哲學,提煉包括“一個理性、兩個區分、三個原則、四個美德。”目的是得到生活藝術,和閱讀者一起找到寧靜感受。

沒有想過一定要有體系框架的制約,人的自由感是創造力的基礎。

有人說習武必須有自由感,受制約的心靈不自由。制約把個人限定在了特有的體系框架之內,有節奏的機械式重複和看起來有活力和與實戰相似的動作,實際在成爲一個往下墜的鐵錨,積累形式越來越多,手段和目的也越來越多。

說這樣的話的人是功夫大師李小龍。李小龍真正卓爾不羣的特點,是他在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內在化和生活化,寫作並表達出自己的主要觀點,自我深入的瞭解,同時幫助其他人。他評價自己的截拳道:“它是寧靜靈魂的藝術,寧靜得如同月光灑在深邃的湖泊上。”

李小龍是這樣說的:“真正的觀察,只有在放棄形式之後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表達自由,也只有在制度之外才能發生。”

在他看來,藝術從來就不是一種裝飾,而是一種啓蒙,話句話說,藝術是自由發揮的技巧。截拳道,就像人們熟悉的一樣,不是建立在任何技術或者教條上的藝術——就像你的本人一樣。

他追求的無爲,是心靈應該不受到外界世界的影響,在現象中毫無羈絆地自然而爲。讓心靈聚焦一個焦點,保持警覺,通過直覺找到真理。真理無處不在,心靈必須從陳舊的習慣、偏見、受限制的思想過程,甚至日常平庸的思想中解放出來。

李小龍在給他的一個朋友的信中,寫下了他對藝術做出如下忠告:

“約翰——你有沒有發現,你的思考方式和我截然不同。究其原因,藝術是讓個體生命獲得解放的一種手段,你的方法不等於我的方法,反之亦然。所以,無論我們能否走在一起,切記住,哪裏有絕對的自由,哪裏就有藝術生存的土壤。”

他筆記中的很多內容,類似愛比克泰德的思考:

“沉思意味着實現人的不動心的本性,意味着不受現象的限制。鎮定自若意味着內心世界的不動心。只有擺脫外來物體的羈絆,才能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

“許多哲學家都是說一套,做一套,他們教授的哲學和身體力行的哲學大相徑庭。哲學正瀕臨中信仰的危險,人們只是宣稱信仰什麼,但很少付諸實際。”

“哲學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追求理論知識的活動。大多數哲學家都不是爲了將哲學理念付諸實踐,而是僅僅將哲學知識理論化,思考哲學問題而已。而要思考一件事情則置身事外,和它保持一定距離。”

在這方面,他一直試圖做到內外一致,簡單純粹。

他對自己提出了多種要求。如筆記中有這樣的話語:

“你應該胸懷坦蕩,踏踏實實,有勇氣顯露本真的自我。然而,許多人所說和所做的完全相反。每天他們披上自我保護的安全外衣(就像嬰兒吸自己的大拇指一樣),把自己裝進各種各樣自我設計的安全模式,玩一種僵化的遊戲。”

“經歷了種種人生沉浮之後,我認識到,沒有他救,只有自救。

自救有許多種形式:每日通過無偏見的觀察去發現,全心全意盡力而爲;堅持不解的、偏執的敬業精神;最重要的是意識到對這些東西的追求,是沒有終點和界限的,因爲生活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更新的過程。我個人認爲人的責任是:胸懷坦蕩、踏踏實實、簡簡單單地做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不能觸及到問題的核心,只是在精神上或情感上談談怎麼做這個,怎麼做那個。他們只是空談而已,並沒有付諸實踐。”

希望你的哲學思考和實踐,始終和你的寧靜在一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