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67:金泉街上的銀樓

《老成都》(連載)   

【文章:周宗孝;圖片: 完   璧、周筱華、馮水木】


        1943~1945年春,我在成都讀初、高中時,星期六晚和星期天,常到同學家去食宿。同學家在九眼橋北岸金泉街30號。其隔壁22號爲柳氏所開三間鋪面大商店之麗生銀樓,乃成都生產銷售銀器的老字號之一。有職工二十餘人。幾位五旬以上者是手藝精湛的技師,負責設計、指導生產和完成大件中最難之活兒。三四十歲的很多,個個心靈手巧,技藝純熟。二十歲左右的爲學徒,搞炊事,幹雜活與送貨,只能在樓上學習初級手藝。

        幾個用玻磚裝成的大寶籠子裏,陳列着各類銀器,有一尺大的幾種銀盾,上端多爲圓角,中幅圖案有壽星、麻姑、牡丹、花鳥、嚞字……等雕刻圖案,框邊上臨時爲顧客刻上下款,這是當時社會中有錢人給軍政首腦祝壽完婚之高級禮品。如當時春熙路十字口東亞照相館的櫥窗中,就放着一張尺大的照片,圖中爲仁壽縣軍閥潘文華生日接到的約十個大銀盾。還有七八層高的銀樓,品種多樣,小者高約6寸,大者尺餘。銀樓生產的四六方形塔,有的層層檐角上翹,掛着小銀鈴,指頭撥動還發出輕微鈴聲,有的下三層正面塔窗中,坐着不同形態的菩薩。這些只有麗生銀樓才能製成的稀有銀器,暢銷不衰。個體像有白髮蒼蒼的壽星、阿娜多姿的仙女、笑容可掬之大肚羅漢、莊重嚴肅的財神爺、神采奕奕的天官賜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羣體,表情各異,生動形象,栩栩如生。還有大小不一,成對的銀獅子,口裏含着可轉動之元寶呢。小件銀口品如手鐲、膀圈、項鍊、各式耳環、戒指皆有。有的戒指還可刻成篆字、隸書體之姓名作印章用。至於三四歲小孩子棉帽上之十八羅漢與頸上掛之長命富貴鎖,一應俱全。這些小巧玲瓏之物爲該銀樓之副產品,利潤不大。

        那時,抗日戰爭尚未結束,星期天常見英國皇家空軍和支援我國抗日之美國空軍。他們開着吉普車來選購大銀塔、八仙過海……等高檔銀器。有時供不應求,先交定金,預約趕製,到期取貨呢!

        金泉街雖不是交通要道, 麗生銀樓之生意卻四季興隆。


        後附相鄰的雙槐樹街老圖片(因無文章,只能附帶):

     (下篇:《錦官驛驛站民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