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岳飛《滿江紅》之悲壯,收穫電影可喜之票房

截止2023.1.24:11:16:35,春節檔電影《滿江紅》票房收入已達10億元。

其實,我平時不太關注電影訊息,年前聽說春節檔電影中有一部《滿江紅》,在我還沒了解由誰導演、都有哪些人蔘演的情況下就決定要去看看了。我相信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純粹是被《滿江紅》這個名字吸引到電影院的。

因爲我們曾經激情澎湃地誦讀過岳飛的《滿江紅》,每每複誦“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鏗鏘有力的詩句,都會不由自主地緊握拳頭,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滿江紅》也由此而掀開了中國歷史上那段悲壯的歷史——

宋朝(960年—1279年)分爲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1127年,宋皇城汴京(今開封)被金軍圍困,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國城。史稱靖康之恥或靖康之禍。同年(1127年),康王趙構即位爲南宋高宗,建都臨安(今杭州),改元建炎。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直至1279年南宋滅亡。

在南宋成立後,熱血將士大舉抗金,在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他在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滿江紅》,表達了收復失地,雪恥殺敵的決心和意志。

春節檔《滿江紅》說是懸疑電影,但劇情卻並不複雜。故事的時間線設置在岳飛死後四年,奸相秦檜即將啓程前往北方與金國和談的前夜,各色人物各懷鬼胎,粉墨登場……在此不做劇透。

《滿江紅·寫懷》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本片由沈騰和岳雲鵬的出演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喜劇橋段和抖包袱相對較多。前半部分基本都在搞笑逗樂中,再加上從頭到尾以“秦腔”配樂,使這部片子多了些戲曲的喧鬧氛圍。只是在電影的結尾部分,劇中全體將士和影院現場觀衆都在隨着奸相秦檜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複誦岳飛《滿江紅》這首詞的時候,才把整個劇情推向了熱血澎湃的高潮。此時,像我這樣淚點低的人已經熱淚盈眶了。

正如網友評價:全劇不見嶽將軍,處處都是報國情。

劇情到這裏又給了觀衆一個真實歷史的回想空間:

面對金兵的屢屢南下侵犯,岳飛率領岳家軍拼着一腔熱血抗金,愈戰愈勇,只差直搗黃龍,一舉破金。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宋高宗(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在強權面前,岳飛仰天長嘯:“十年之力,廢於一旦!”數萬大軍抱頭痛哭,卻只剩無可奈何。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一月,奸相秦檜上奏朝廷,提出將岳飛處以極刑,宋高宗當日批覆,將其處以斬刑,他的子輩後代亦未能倖免……

“以史爲鑑知興替,以史正人明得失”。《滿江紅》之悲壯,也是岳家軍之悲壯。該片正是掐準了這個“悲壯”點(是淚點也是賣點),在當下國人急切盼望收復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際,該片恰到好處地再次激發國人的愛國情懷,而這一腔“精忠報國”之熱血也恰恰是電影《滿江紅》的票房保證。

商女亦知亡國恨,此恨無關風月。

巧取一段歷史雲煙,轉化爲一個高大的裹着文化道袍的商業題材(電影),愛國教育之目的達到了,狂賺鈔票之目的也順便實現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謀子,計深遠,胡不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