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月初五


在这个小屋里睡了十天了。

古人说好吃不如饺子,好活不如倒着。

好活,倒着,全部可以。

直睡得腰酸背疼。躺在小屋的床上睡着可以省地方,可以静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抱着手机玩耍。

手机那个无边无际的东东,那个东西提起兴趣,就在哪个平台,磨打着时间。

能够躺着,能够专心的去做饭,躺下的时候专心的玩耍,起来的时候用心的做饭,这是兔年的大事儿。

昨晚隔壁那个屋的老太君睡得好,拔高调的出现的少,还得进去瞅一瞅,看一看。凡事点打过颠倒,老人家一天都不说话,躺在那里就不舒服,坐在那里你看着她不舒服,但是她舒服。偶尔的将情感拨个高调都是正常的抒发。只是那个声音出来和常人有异,才是正常。不一样的每个人,角都不同、个性不同,反映出来的思维状况也是不同。

术业有专攻。几十年看电视,习惯了守在电视机前的安静也是有定力的。彼时此时这样子的日子,亲人们盼着再长再长。老大这十天三十晚上回来了一顿饭,可把孩儿压抑到啥程度?前面三个月,不,三年了,白天黑夜的颠倒是不容易。

今天是初五,有炮声不断传来,告诉这是年。

老二起来了,每天早早的。今年那孙子,那儿子也回来了,前所未有的拔高度的思维和理念,叫他妈惊吓,守在跟前暖暖的。昨日出发,倒了两趟车,奔赴了他的团队。经事后的成长,也是人生的正常。只是让他妈、他奶奶怀疑人生?这才过本命年,怎么对外面的世界就如此的看不懂?80后,90后,00后,和50后,60后截然的?50后,60后要退出,退出了!

看不懂的时候,听话。有儿子,有孙子,听话,那是亲的。不管他们带向何方,那是亲的。这便是生儿育女的最终结果,至于结局那就看命了。

隔壁老太君儿子,孙子擡上擡下,车接车送,在小家里一日七趟的搬运那也是命。

面对现实,在抖音上不断的收养老院的视频。看着也喜欢?也愁忧。人人都要老,管不了那么多了,走到哪里说那里吧。

让初五的炮声再炸一顿:叮当咚。

那家的第四代,特殊的原因,没有回来。让这三年的疫情搞的,幼儿园都搬到了另一片天地。孩子是快乐的,尤其是在广阔的天地里,他更快乐。有亲妈跟着,走到哪里也不会受制。他爹说了:不用管。

疫情过去了,春天的炮声炸开了一片辉煌。生意好起来,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相约了,今天要出门。带上他爹、他妈,有那个心上的他,走他几次。

隔壁高调又扒起来,在呼唤了,要起来了。7:30,哦,哦,哦哦哦!夜静了时,这样子的声音被邻居们上来质问,敲门。

不说话,不会说话,这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尖细的的声音,颤巍巍的上去再下来。有的时候一分钟一声……

人生就是,无可奈何。小的看的活蹦乱跳的欢喜,老的也让人无可奈何,中间的那个人也是不可能有可奈何。

起了,七次,是帮助他的任务。包饺子,做饭用心也是她的任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