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素書》

字數:1210

和女兒一起逛樂之書店,在琳琅滿目的新書中,竟然驚鴻一瞥的發現了一本奇書,書名曰《素書》。

最早聽到《素書》這個名字,應該是源於女歌唱家哈輝。

哈輝原來是民歌歌手,後來轉型爲“跨界古典”演唱風格,歌曲代表作《禮》《孔子曰》《蝶戀花》《關雎》《春曉》等。更因其美麗、典雅、與知性的東方女性形象,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國學形象大使”。

那時候,便聽說哈輝在研讀中華智慧之書《素書》。《素書》是什麼樣的書?在腦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多年後的今天,在書店裏偶遇名曰《素書》的書,依然感到好奇和驚訝。

《素書》的作者是黃石公。黃石公,何許人也?書中介紹黃石公生於約公元前292年至公元前195年。爲齊國(今山東淄博)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戰國末期的大智者,著有《素書》《三略》等書。其真實姓名不可考,因其弟子張良曾將古城山道旁的一塊黃石頭拿回家,供奉起來以紀念恩師,後人稱此公爲黃石公。

提到張良,最著名的就是張良圯橋進履的故事。

張良本是韓國的貴族公子,韓國被秦國所滅,爲報國恨家仇,張良千金散盡,遍尋刺客,刺殺秦王,刺殺未果,被全國通緝。張良只得隱姓埋名,一路逃竄,到了下邳。

在下邳的泝水橋上,遇見一個粗衣布服、其貌不揚的老人,要他去橋下撿鞋。張良見他年老,便下去撿了鞋。老子又要他幫他穿上鞋,張良也照辦了。

老人笑着說:“你這孩子還是可以教導的,五天後天剛亮的時候,你到這裏來與我相會。”

張良覺得事情奇怪,便答應了。

五天後,張良拂曉就來到了橋上。老人先到一步,見到張良,老人憤怒的斥責道:“與老人約,爲何遲到?五日後再來!”

五天後,雞鳴時張良就到了,結果還是晚了一步。第三次,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這次總算比老人先到一步。

經過幾番考驗後,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了這部書你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你跟隨他人新兵起事,再過十三年你到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老人飄然而去,從此毫無蹤跡。

張良認真的研讀老人給他的書,後來果真成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首席謀士,輔助劉邦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十三年後,張良隨劉邦經過濟北,在古城山下遇見一塊黃石,他將黃石搬請回府,視同無上珍寶供奉起來。

張良逝世後,與黃石合葬,並將那部書作了隨葬。五百年後,西晉大亂,盜墓賊發掘了張良的墳墓,這部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據說書上有祕誡:“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

這部頗有傳奇經歷的書正是《素書》。

《素書》只有6章,132句,1300多個字,比老子的《道德經》五千言還要短。

名曰《素書》,講述的是一些簡單、樸素的人生道理,裏面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等諸家思想的精華。以道家思想爲宗旨,建構了一個以“道德仁義禮”爲基礎的理論體系,表達了對自然規律、人性、修身、立志、從政、謀略等各方面精深獨到的見解。

若是不道、不神、不聖、不賢這四種人,即使把《素書》讀得滾瓜爛熟,也不可能真正地很好地運用它。

《素書》,一部言簡意豐的天下奇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