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不足,莫向外求。”

這些年來一直對許多事情“諱莫如深”,過得極度封閉,封閉自我。它更像是傾向於某種直覺: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條件不夠充分,還沒有做好準備,還想再等等看……

說白了,這就是逃避。通過自欺欺人來掩蓋自己的怯懦,逃避然後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甚至轉嫁問題於它者。

那麼,爲什麼會這樣呢?

它來源於切身的體悟,來自於根深蒂固的性格,還來自於自以爲是的秉性,更在於自己的認知。

在我看來,如果自性不足,那麼,向外求索只會放大自己的缺陷,且後果不見得是自己能夠承受。也就是說,我在逃避責任,沒有勇氣去承擔後果。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不敢輕易開始,不敢主動。

於是,好像只能選擇逃跑,能逃多久是多久,能跑多遠是多遠。

就像我不相信人有錢就會變壞。我始終堅信,變壞的源頭不來自於外在條件,外在條件也只是給了本性以張揚的可能,即放大了自性的不足。本質上還是自性不足。

可是,即使知道是這麼回事兒,爲什麼還是沒有改變呢?

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十年如一日的自己,並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也沒有活成理想的自己。表面上看來,這再正常不過了,也正是這樣,纔有了期待、希望和動力,才更需要加倍努力,勇敢嘗試,大膽進取。

可惜,遺憾的是,後面的那些似乎再也出不來了。

我是說,我不敢。就像我不敢輕易挑戰人性,就像我不敢正視自己,就像我不敢向外索求。

於是,缺少了真正的磨礪;於是,我一直沒有成長;於是,始終沒有任何變化……顯然,這與我的希求是背道而馳的。

坦白地說,其實從一開始就錯了。我錯了。

“完整的抽象過程,實際上是包含兩個不同的抽象思維階段:一個是從感性的具體(人們對事物現象的認識),到達抽象的規定(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再一個是進一步從抽象的規定到達思維的具體(對事物完整的規律性認識,即對事物的本質與本之間的關係的認識)。”

也就是說,從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認識。

衆所皆知,如果你什麼也不去經歷,不去接觸,不去認識,那麼,所有的一切就都只能停留於印象而不能夠真正去認識它們,更別提後面的掌控了。自己也是這樣的。

“自性不足,莫向外求。”它的前提是首先能夠認識到自性不足,也就是說首先得有足夠多的外在磨礪。否則,本來如此,一直如此,談何認識呢?

自己雖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去經歷點什麼,不去觸碰點什麼,不去探索些什麼,不去真正認識些什麼,那麼,關於自己的認識,或者說認識自己,本身也就不存在什麼自性不足了,更別說莫向外求。

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不知道,還說什麼自性不足,說什麼莫向外求,那麼,能得出什麼來呢?我是說,本來自己的真實身份就不需要你去證明它,偏偏還想着打磨自己,那麼,用什麼打磨呢?

最近,我一直在修煉自己的“養氣功夫”。何謂“養氣”?修身養性、動心起念,一切都在和外在條件進行對抗。外在條件本身就一直存在,如果忽略了它們,它們的作用也並不會因此消解,這是可以想見的。如何與它們相處,如何儘可能地避免它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讓這種種影響爲我所用,繼而起到磨礪自身的作用,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養氣啊!

否則,目中無物,目中無人,豈不是一步到位?多簡單啊。但凡一個智識不全之人,天生如此。只是,這還是健全的人嗎?

所以,真正的根源還在於外物:一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身處其中還能夠從中脫身,是分寸的把握,是拎得清,而不是一味地消極避世,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否則,“掩耳盜鈴、刻舟求劍”就是例證。

也就是說,首先要“實事求是”,然後纔有真正的自己。

一如所謂的情侶間的“互動”,也就是所謂的“送分題”、“送命題”,本質是試探。誠然,舒心的回答讓人顯得很機智,但是,我們並非生活在虛擬問答中,我們同樣是具體的人,遇到的也都是具體的事兒,如果因爲虛擬問答而置感情或情感不顧,或認爲這就是情感流露,那未免太不把感情當回事兒了。

人是可以變的,可以成長的,可以有進步的,感情也是如此。於一時求一生的問和答,這樣的一勞永逸多半是徒勞,且非真理,或真相,更非我們人、人生本身,感情本身。

所以,別忽略了前提,一如說話忽略語境,那將不知所云,也無話可說。“自性不足,莫向外求”同樣如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