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經科學來講述音樂的魅力

爲什麼有人喜歡聽歡快一點的音樂,而有人喜歡聽憂傷一點的?爲什麼有的音樂讓人百聽不厭,而有的音樂則難以入耳?音樂與大腦之間又存在着什麼樣的聯繫,令大腦作出各種感知行爲呢?

音樂作爲人類生活中的調劑品,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着人類的情緒,它不僅促使着人類在暢聽的過程中湧現出淡忘的記憶,亦可調動神經系統激發無盡的想象力,使時間與空間相融合,在大腦中構建出一幅幅清晰且生動的畫面。

然而,我們雖迷戀音樂卻從未將音樂與科學相連。作曲家勳伯格說過“總有一天,心理學家將解譯音樂語言。”如今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丹尼爾·萊維廷在著作《我們爲什麼愛音樂》一書中,將爲我們重述“萊維廷效應”,揭開音樂與大腦協同進化的原理,講述刻進人類DNA裏的音樂本能的故事。

其實在生活中音樂串聯記憶這種事情很常見,或許一首老歌旋律初起便可引起你對過去的諸多回憶,好比聽到一首老歌便會想起多年前曾玩兒過的一款遊戲,只因在遊戲過程中曾無限循環播放過這首歌。

作者亦在書中對此現象作出分述解答:音樂感知和音樂記憶的共同神經機制有助於我們理解爲什麼音樂會停留在我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作“耳蟲”,源自德語“Ohrwurm”,或者也可稱爲單曲循環綜合症。

那麼大腦是如何通過音樂來感知與回憶的呢?作者在書中提到:音樂的核心就是建立和操控聽衆對音樂的預期,實現方式有無數種。而這些方式便是音樂在創作初期意圖達到何種效果,便在過程中選擇何種音色來顛覆聽衆預期的常用技巧。

比如作曲家會控制音樂節奏,以製造懸念;又如在節拍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其它和絃使其節拍不變而強度逐漸上升。而大腦會在特定的情景下通過神經反饋作出反應,並隨着律動在腦海中形成有規律的音樂節拍。

《吉他手》曾評:萊維廷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將音樂之美進行神經學解構,不但沒有抹去音樂的魅力,反而讓它變得更有魔力。

而我們也將在閱讀中發現這是一本嚴謹卻又不失音樂魅力的科普類讀物,藉由大衆最熟悉的音樂引入神經科學及認知心理學,帶給大衆一種獨特視角下的科學體驗。

另本書的一大亮點是可與音樂一同“食用”,如同譯者馬思遙所述:如果你遇到喜歡的音樂,不妨自己搜搜看,說不定你的大腦會替你找到能真正讀懂你的那首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