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经科学来讲述音乐的魅力

为什么有人喜欢听欢快一点的音乐,而有人喜欢听忧伤一点的?为什么有的音乐让人百听不厌,而有的音乐则难以入耳?音乐与大脑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令大脑作出各种感知行为呢?

音乐作为人类生活中的调剂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情绪,它不仅促使着人类在畅听的过程中涌现出淡忘的记忆,亦可调动神经系统激发无尽的想象力,使时间与空间相融合,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幅幅清晰且生动的画面。

然而,我们虽迷恋音乐却从未将音乐与科学相连。作曲家勋伯格说过“总有一天,心理学家将解译音乐语言。”如今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丹尼尔·莱维廷在著作《我们为什么爱音乐》一书中,将为我们重述“莱维廷效应”,揭开音乐与大脑协同进化的原理,讲述刻进人类DNA里的音乐本能的故事。

其实在生活中音乐串联记忆这种事情很常见,或许一首老歌旋律初起便可引起你对过去的诸多回忆,好比听到一首老歌便会想起多年前曾玩儿过的一款游戏,只因在游戏过程中曾无限循环播放过这首歌。

作者亦在书中对此现象作出分述解答:音乐感知和音乐记忆的共同神经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音乐会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作“耳虫”,源自德语“Ohrwurm”,或者也可称为单曲循环综合症。

那么大脑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与回忆的呢?作者在书中提到:音乐的核心就是建立和操控听众对音乐的预期,实现方式有无数种。而这些方式便是音乐在创作初期意图达到何种效果,便在过程中选择何种音色来颠覆听众预期的常用技巧。

比如作曲家会控制音乐节奏,以制造悬念;又如在节拍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其它和弦使其节拍不变而强度逐渐上升。而大脑会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神经反馈作出反应,并随着律动在脑海中形成有规律的音乐节拍。

《吉他手》曾评:莱维廷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将音乐之美进行神经学解构,不但没有抹去音乐的魅力,反而让它变得更有魔力。

而我们也将在阅读中发现这是一本严谨却又不失音乐魅力的科普类读物,借由大众最熟悉的音乐引入神经科学及认知心理学,带给大众一种独特视角下的科学体验。

另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可与音乐一同“食用”,如同译者马思遥所述:如果你遇到喜欢的音乐,不妨自己搜搜看,说不定你的大脑会替你找到能真正读懂你的那首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