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遊中國 | 說說我老家(山東中部偏西)的“獨特”年俗和家鄉味

我一直覺得,“美食”是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旅遊符號”。

然而受各種原因的限制,它們中大部分都藏在“角落”裏,只被很少的一羣人代代享用着。

味道被包裹進回憶,它就會變成一種“儀式”,在生命中永存。


本文要分享的,是關於我老家的“儀式”:山東中部偏西的獨特年俗和家鄉味。

山東的新年習俗

 我的老家在山東。山東中部偏西。

這個範圍內有一個代表城市:德州。

以德州爲圓心,往東、南、西、北各輻射150公里,據我瞭解,大概有這樣一些年俗。

①,小年很重要。

北方人有句諺語,“二十三,糖瓜粘。”意思是說,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這一天,人們要用燒紙的形式送竈王爺迴天庭。

竈王爺是管竈臺的神嘛,來年這一家能不能喫得上飯,全靠他了。

而這個“糖瓜”的意思呢,就是希望竈王爺吃了這個糖之後,到了天上能多爲人間說幾句好聽的——文藝作品中說的“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就是這意思了。

北方冬天少綠植,給人感覺有些荒涼,禿禿的,所以印象中老家的八九十年代,一進入臘月,就開始哪哪兒都是金黃顏色的扎花和飄揚的大紅燈籠。好懷念那個時候的歲月……

②,喝過臘八粥,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

小年一過,就開始各種炸東西,一筐接一筐,光藕盒子就能炸出十幾種。

然後蒸饅頭,蒸包子、花捲、年糕,十幾種。

山東就是麪食多,各種花樣,以及油炸。

家裏放不下咋辦?親戚鄰里互相贈送。

③,大年二十,要掃房子。

這個時間點各個區縣略有不同,村鎮上的習俗也會有所差別,但——房子是一定要打掃的。

乾乾淨淨迎新年,是家裏的老人堅持了一輩子的習慣。

④,年三十包餃子,包出十幾種。

然後這些餃子和之前做的那一大堆喫的可以一直喫到十五。

也就是說——正月十五之前幾乎不做飯,熱一熱直接喫。

總之,整個年都很閒。

不過,我離開家鄉之後這習俗就鬆動了,我懶得做,都是在外邊買。再加上頭些年在各個城市旅居,致使天南地北的風俗融在一起,的年就越過越“花”了。

⑤,大年初一有幾個很重要的規矩。

第一,必須出去拜年,尤其是師父家、恩人家、長輩……家,而且要一大早就要去,略坐坐就走,不要待太久,但問候要到位。

第二,大年初一這一天絕對不許幹活(不然的話這一年都不會閒着)。

第三,這一天的垃圾不能扔,要攢着(因爲是財氣)。屋裏頭再髒再亂都不能收拾,瓜子皮糖紙殼可以隨便撒在地上,鋪得越“勻實”越好……總之這一天就純玩兒就好了。

⑥,女兒要在婆家過年,三十不可以回孃家(說是不吉利,我也不知道爲什麼)。

⑦,但是有一個專門回孃家的日子是大年初二。

當然,初二也是各家“拼女婿”的日子。

⑧,整個過年期間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

比如“會不會不夠呀”,“要是少了怎麼辦”等等,這都叫不吉利的話——應該換成“這肯定多了”以及“哇你這數量真不少啊”等表達。

⑨,還有什麼?山東的你,來補充吧。


山東的饅頭

離家這些年,你最難忘的家鄉味道是什麼?

我先說:是饅頭。

就是傳說中的“山東大饅頭”,嗆面的饅頭。

它是完全純手工製作的,由於揉麪的過程中要多撒一次“面bú”,所以掰開之後內有千秋,裏面有很多很多層。喫這個饅頭就像看書似的,一層一層地剝開。

此外,還有一種籤子饅頭,細長的,也是戧面的。

這個饅頭我至今也不會做,只在小時候過年那會兒喫過親戚家做的,我很懷念。

這個饅頭可以做到又軟又實成,就是,用手捏不太動,但嚼着一點不費勁。還有:

山東的饅頭做烤饅頭片兒味道一絕,就輕微烤,烤出點焦黃的“gazha”即可,要用炭爐子烤,煤氣爐火不行。

在我把這段話發出去之後,有一個網友補充說,山東有的地方用木槓子壓面,蒸出來饅頭也很筋道,俗稱槓子饅頭。

……

如今在外售賣的“山東大饅頭”,其實大多都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程序是使用手工的了,全程純手工的幾乎絕跡,像和麪和揉麪這樣的苦累程序,大都由機器來做——但其實,這是最不應該用機器替代人工的步驟。

之前在深圳的城中村看到過老鄉做完全純手工的山東大饅頭,產量少,限量供應,賣5塊錢一個。但,也不是小時候的味道。

終究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好了,今天的“儀式”就先進行到這裏吧。您也可以把這篇內容理解爲一篇特別的攻略:“2023旅行美食推薦”。

下期接着舉辦儀式,還有新味道。記得關注我,記得來看。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遊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衆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