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初期广州之行的狼狈


开放初期广州之行的狼狈


        这是三十多年以前发生的事。

        开放之初,小宝爷他们单位为了解放思想,搞活经济,他们一行人去了一次广州。回来时还带了一种新奇的小东西一卷“塑料袋”,说是非常实用,它的确新鲜,内地还没有大量的使用塑料袋,出外买东西是自备篮子或者布袋。

        小宝爷和另外一个同事是陪他们单位的领导去的。出行是乘着火车。到达以后,住的酒店,问人家那层房子便宜,酒店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是一楼。他们一听说是一楼,很是高兴,不用上楼梯,出行方便。住进以后,才知道价格便宜的原委,一楼房间非常潮湿,被子上水滴滴的,盖着非常不舒服,需要每天晒被子的。

        出差在外,一个副厅级单位的一把手,领着两同事,却出发前在当地还预备着方便面,出公差,各方面依然尽量节约。为了减少花费,看到街道上香蕉价格非常低,只有两毛钱一斤,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们说,这东西好,内地哪里有这么便宜的香蕉卖,价格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真是天壤之别。它即顶饿,还难得地饱了口福,三人买了几大串带回酒店。

        特别尴尬的是一次被撵的经历。有天,他们觉得每天在外面吃小食堂饭,或者方便面充饥,或者香蕉解饿,也想到酒店餐厅开开洋荤,大方地破例一回,去吃一顿像样的“大餐”。三人着廉价西装革履派头,到餐厅坐一下,服务员一看他们,就知道他们是没见识的北方人,拿来菜单让他们点菜,领导让另外那个下属同事点,说点价格最低的饭菜,没想到最低的菜几乎是他们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那同伴说,你先招呼别人吧,我们再看看。服务员端来茶水,那位在单位任办公室主任的同伴,问了人家一句:“这茶水要钱不?”回答说不要钱时,才放心地享受起茶水来。他们商量说,还是吃盒饭吧。当服务员再来问他们点菜时,主任同伴问道:“你们有没有盒饭?给我们每人来个盒饭。”那服务员一听,当机就没有了殷勤的脸色,换了口气,似乎鄙夷地说道:“你们马上端上盒饭,回你们房间去吃,不要在这儿吃。”他们灰溜溜地离开餐厅,两人陪着领导去房间吃了盒饭大餐。并发誓回去后,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一定做好综合经营工作,搞出个名堂来,给大家挣点福利钱。回来后也真搞了几个在当地有影响的几个项目,这是后话。

        他们一行为了向一单位取经,联系好以后,答谢一下那单位的两人,下势在某酒店请了人家,花费近六十元,非常心疼。

        小宝爷他们那次广州之行,闲时偶尔回忆起,真是恍若隔世。社会进步,发展很快,无法想象。比如塑料袋作为礼品事,如今说来已经成为笑话,对它的使用,在认识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它方面更不用说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