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柱之信 一、抱柱之信的出處 二、抱柱之信的演繹 三、抱柱之信的詩詞

一、抱柱之信的出處

最早出自《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史記·蘇秦列傳》中有記載:“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抱柱之信後世多指堅守信約,也指愛情堅貞不渝。

二、抱柱之信的演繹

春秋時,魯國曲阜有個年輕人名叫尾生,與聖人孔子是同鄉。尾生爲人正直,樂於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鄉八鄰的普遍讚譽。有一次,他的一位親戚家裏醋用完了,來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沒有醋,但他並不回絕,便說:“你稍等一下,我裏屋還有,這就進去拿來。”尾生悄悄從後門出去,立即向鄰居借了一罈醋,並說這是自己的,就送給了那位親戚。孔子知道這件事後,就以鄉里老大的身份,批評尾生爲人不誠實,有點弄虛作假。尾生卻不以爲然,他認爲幫助別人是應該的,雖然說了謊,但出發點是對的。

後來,尾生遷居梁地(今陝西韓城南)。他在那裏認識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君子淑女,私訂終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棄尾生家境貧寒,堅決反對這門親事。爲了追求愛情和幸福,姑娘決定揹着父母私奔,隨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兩人約定在韓城外的`一座木橋邊會面,雙雙遠走高飛。黃昏時分,尾生提前來到橋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突然烏雲密佈,狂風怒吼,雷鳴電閃,滂沱大雨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發,滾滾江水裹挾泥沙席捲而來,淹沒了橋面,沒過了尾生的膝蓋。

城外橋面,不見不散,尾生想起了與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顧茫茫水世界,不見姑娘蹤影。但他寸步不離,死死抱着橋柱,終於被活活淹死。再說姑娘因爲私奔念頭泄露,被父母禁錮家中,不得脫身。後伺機夤夜逃出家門,冒雨來到城外橋邊,此時洪水已漸漸退去。姑娘看到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悲慟欲絕。她抱着尾生的屍體號啕大哭。陰陽相隔,生死一體,哭罷,便相擁縱身投入滾滾江中……

三、抱柱之信的詩詞

〈長幹行〉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十四爲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