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 | 潯陽街巷——都府巷·督府巷

說明:“潯陽文史”系列發佈老一輩九江文史專家們的文章,爲的是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廣泛傳播。除修訂個別標點,適當添加分段和圖片外,編者不對文章做更多修改。爲尊重原作者,文章首發於“潯陽敘話”公衆號,再由編者的公衆號“馮曉暉”轉發。

本篇選自2021年出版的潯陽文史參考資料叢書《潯陽街巷》。

張廷(作者像)

督府巷南起大中路,北止柴桑支路;南北走向,全長 135 米,路寬 7 米,瀝青路面,系居民區。有傳言說: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大將軍駐湓口,曾在此建都督府,衙門前官道以“督府”名之。但是,三國時,此處距湓口尚遠,現市區也沒有開發,傳言證據不足。

歷史上,督府巷舊稱都府巷,曾經一度改稱柴桑路、衛東路,諧音別稱豆腐巷。

都府巷的位置與地名,自古就零星記載於地方誌內。如《康熙九江府志》載:“都府巷,在豐儲坊都察院前。”《同治九江府志》載:“濂溪書院坊,在都府巷口”。《同治德化縣》載:“自(東)大街折而北……爲都府巷,俱路通望京門(九華門)。”倘若我們將這些史料串聯起來考證,那麼你就知道,早在明代初期,從東大街(今大中路東段)轉進都府巷,首先便見到豐儲牌坊(今督府巷 22 號門前),穿坊而過就到都察院(今軍分區大院)。

原文配圖

都察院是明初設置的官府衙署,豐儲坊也建於明朝初期。到嘉靖年間濂溪書院也移建在牌坊東側,並改名豐儲坊書院,而牌坊遺蹟一直保存至 1955 年前後才被拆毀。至於督府巷的得名,並不能直接表明與所謂“周瑜都督府”有聯繫。如果是由明初“都察院”衙署前的巷道而得名都府巷,就十分符合地名稱呼規律,而且順理成章。

現存九江明、清地方誌書中均無“督府巷”的記載,只有 1932 年出版的《九江指南》說:“市區街巷,或仍其舊,或已換名稱,如督府巷。”就此推斷,都府巷一度改稱督府巷、柴桑路,又在“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改稱衛東路。待到 1980 年恢復舊地名時,“督府巷”才正式作爲門牌置於各家各戶。

原文配圖

爲何得名“督府”,回答者均以爲得名於“周瑜舊衙署”。其實這類子虛烏有的傳說,始見於《道光廬山小志》中“乾隆間,王午亭集鎮九江,戎政清肅,暇則拈筆論詩,嘗有句雲:身住周郎養病宮,舳無待借東風。又云。衛齋恰對廬山,日與匡君論性情。”由此而後,不乏好事者對這段詩話添枝加葉。於是東吳都督周瑜衙署,以及夫人小喬梳粧亭便在這條深巷中,成爲供人憑弔的歷史遺蹟,甚至將“衙置”前的一條小路也命名爲“小喬巷”。久而

久之,這些地名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真正能解讀“督府巷”名稱的由來,恰與另一段歷史事件相關。辛亥革命九江光復,李烈鈞、羅惺子、林森、蔣羣等立即組建九江軍政分府,因最高長官爲都督,故又稱“都督府”,其臨時駐地正是明代的都察院、清代的九江鎮署故地,而門前街巷舊稱“都府巷”。在“辛亥光復”破舊立新之際改名“督府巷”也在情理之中。

原文配圖

其實,在九江方言俚語中,“都府”“督府”“豆腐”字音讀來相同,而且頗爲繞口。所以坊間習慣諧音轉意,常將老“都府巷”與新“督府巷”讀成“豆腐巷”,據此也新編創作了幾則民間傳說流傳一時。

讀後記:我記得在都督裏,武寧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鈞在衆目睽睽之下,抽出佩刀,咔嚓下去砍了人頭的。城中心的街巷,故事太多了。

潯陽敘話

記錄贛鄱歷史,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衆生。

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