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纪

这是一篇回忆录,回忆着我这一生发生过的最恐怖的事情,如果你的胆子小,请你立即关闭这条帖子,不要往下阅读,不要往下阅读,不要往下阅读!


我姓莫,我叫莫空。

今年19岁。

从小都在孟庄长大。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小小的村庄,为什么会有这么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以及这么和谐的民风?

直到我今年进入了大学,我才发现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孟庄,是那么的离奇和古怪。



1

我在我们村庄里的高中,参加了高考,居然分考的还挺不错,虽然没能上一个985学校,但是也是较好的211大学。

而且无一例外我们班上18个同学,都考上了重本大学,虽然没有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

我们都非常的高兴,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都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新鲜刺激,而且远离了家人,好像就能够放飞自我。

我们都期待着,进入大学的美好生活。

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的送到了我们村里。

我的同学们都拿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我或许是最后一个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了。

我们孟庄有一个政策,是我们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定下来的,就是“凡考上大学,每人可以去村长那里领取10万元作为奖励。”


录取通知书到了。我就马不停蹄的带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去找村长,准备领取这笔钱。

我在村长家门口的地里找到了这位其貌不扬的村长。耳朵上别着根红塔山,他端着他长期使用的内部满是褐色茶垢的塑料水壶,喝上一口,淬出一口茶叶。

“莫子,恭喜你哈,考上大学了,要去大城市里读书了,最好是娶个城里媳妇儿,那你爸妈就轻松多啦。”

“孟伯,你就别开玩笑了,人家那些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看得起我们这农村娃呢?”

“哈哈哈哈,看得起,看得起,我们孟庄出去的小伙子都是有大好前途的,你可别妄自菲薄,好好努力啊!”

于是我在孟伯的带领下,到孟伯的家里,领到了我10万块钱的奖励。只是我在签字的时候,才留意到了,前面签字的17个人全部都姓孟。

好像就我一个人姓莫,但是我也没有多想。

毕竟我们村庄叫孟庄,姓孟的人多一点也很合理。


至于上学的前一天晚上。

和父母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

他们讲的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们时不时的开着一些玩笑。

家人都给我讲着出门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要与人和善,也不要多管闲事,做好自己的功课,以学业为重。学习所需求的一切钱财都会为我准备好。

还告诫我大学期间不要去兼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多学习知识,将来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可是我也没有想过,父母世代为农,家里面到底怎么来的钱?好像理所应当,家里面就有钱。当时我真的没有想过!好像我们整个村子一直就很有钱,村里好像都没有人出去打工。

而之前村里面走出去的大学生,好像也没有人回来,也从来没有提起过那些出去的人。

但那时候我都没有想过,感觉一切就像理所应当。我们就该有钱,出去的那些人似乎被遗忘也是正常的。


第2天早上。

我们到村门口的广场集合。

18个大学生会坐村里安排的车一起送到市里去,会有专门的车送我们每个人到达我们的学校。

我一家人都来送我,大家都很不舍,但同时也很开心。母亲不断的跟我交代着,叮嘱的,昨晚讲过的一些事情。

只有父亲,脸色并不是很好。

我上车前。父亲偷偷的捏住我的手,在我手心里留了一个纸条,还偷偷在我耳边讲“没人的时候再看”。

我心底非常的震惊,父亲从来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搞这么一出呢?

心里带着些疑惑与不解,我默默坐到了大巴的最后靠窗的位置。

因为车上除了司机,就只有我们18同学,整个大巴就显得比较空。我们都没有拿行李,包括我也是,就带上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相关的一些证件,然后就是身上穿的衣服。

看着车上这些熟悉的面孔,大家都很开心的讲着自己大学所在的城市,进入大学以后的目标,以及大家怎么联系?怎么聚会?

只有我偷偷坐在最后,悄悄的打开了父亲放在我手心的纸条。

“出去之后小心姓孟的人!

如果可以,以后不要回来了!

你要记住,你姓莫,你叫莫空!

你出生的地方叫做莫庄,不是孟庄!”


纸条就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句话。

可是却在我的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父亲为什么会给我这样一个纸条?

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我在脑海当中胡乱思索着!

我感觉我的头像要炸了一样。

“嘿,莫子,你在干嘛呢?一个人坐在后排,也不和我们一起吹牛!”和我关系要好的孟凡,突然的也坐到了最后一排。

我紧忙捏紧手机的纸条,闭上眼睛,轻声的说道:“第一次离开孟庄,有点舍不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