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和教育方面的看法

要真的提起教育,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地方,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恐怕也就只能够接受义务教育了。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些学杂费,还有生活费这些,依然捉襟见肘。因为老一辈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工、劳苦大众出身,其他方面也没有这个能力。像是课外补习班以及师资力量这些,恐怕也是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是学校里的那些老师了。

不像上流社会、书香门第以及名门世家那样,上得起私立学校,以及聘请家庭教师,一对一的辅导这些。而且他们那些人,除了课堂之外,还能够拓展学习,以及参加社会生活实践。而我们这些人,也就只有在大学的时候,才能够参加社团活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跟他们那些人差的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毕竟大城市里人,高等学府当中,多的是那种优秀、成绩好,并且兴趣爱好广泛的那些人。而且她们的亲朋好友当中,也大多是属于那种教授级别的人,懂得因材施教,具有先天优势。而对于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来说,除了疯狂刷题之外,其他方面一窍不通,有些事情要是真的适应下来,都感觉非常吃力。

说到学习方面,几乎我是属于那种挂科的状况。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普遍都是属于那种死记硬背以及疯狂刷题的模式。骨子里,我也不喜欢这种方式,而且课本教材当中学习的内容,有很多东西在现实生活当中用不上,同样在工作当中,也没有什么实用性。

应该我就是属于那种,对我有用的东西,或者说,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得上的,我才会花心思去了解。要不然的话,即使是倒逼着我学,本能上我还是非常抗拒的。即使是资料买了一大堆,可是也很少翻阅,也几乎是摆设。

要说一个班里的人,成绩不好的人也多,但是也不排除有些人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动手能力非常强。或者说,比较擅长体育。可是对于实行封闭式教育的我们来说,像是这类课程就很难接触得到。而不像大城市那种,什么都很齐全。要不然的话,有些学科差不多就是为那些上流社会的人而设置的,像是我们这些底层人,几乎接触不到。

就算能够勉强接触得到,恐怕也没有那个经济去支撑。不像他们,有条件的人,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所以说,在专业领域,可供我们选择的范围十分有限。就算能够选择,恐怕也就只有那种免费或者学费便宜的学校,可是却也不知道大学毕业之后前景会怎么样。

像是现在这种技术分流的状况,未来将有一半的人没有办法上高中。有的时候也确实,有些人也确实不是什么读书的料,或许早早地学习一门技术会比较好,最起码,将来能够糊口,而且能够帮衬到家里。而且十几岁的时候,外界接收能力比较强。要是真的勉强上一所大学,毕业之后也已经二十几岁了,要想重头开始学习,恐怕也来不及了,而且压力也非常大。知识也需要有一点,能够适用就好。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或者成为硕士、博士生的。

尤其是在这个年龄段,有些事情也折腾不起。确实我们这一代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再加上“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虽然说才二十几岁的年龄,可是活得却像中年人一样。也许我们这一代以及80后普遍都是属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压力也非常大,而且身后也无人可以帮衬,还不得不小心谨慎。所以在社会的趋势下,有些事情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得不过早地考虑很多事情。

要说“读书无用论”,有些事情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实际生活的现状。要是在古代的话,能够读书并且接受的人,普遍都是那种家里有这个经济条件的人。可是没有条件的人,恐怕连识字算数都难,而且能够上得起学的人也不多。有的时候,选择大于一切,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再说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很少有试错的成本。一旦选错了方向,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最后还可能一无所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