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00)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以前看过余华的《活着》,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将所有的苦难都降临在这一个人身上呢?这样的人靠什么意念支撑着活下去呢?

这几天我又翻了一遍《活着》,好像我从福贵的身上又看到了另一种活法。那是一种对命运无奈后的活着,你可以说成是他对命运的不服输,但是更多的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中的无奈。

一开始福贵是个地主少爷,吃喝嫖赌无所不沾,最后将家产、田地都输光了。“富不过三代”,他和他爹把祖上挣下的家产、田地都败完了,可以说是纯纯的败家子。

从有佣人伺候、长工干活的奢靡生活,到穷得只能靠自己去劳作才能填饱肚子,才能让家人不挨饿。好在身份的改变没使他沉沦,自作自受,怨不得人。

他爹死了,在搬进茅屋的第一天。他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他这儿子气死的,可是他自己也知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他没训斥他儿,训斥也没用了。

他怀着第二个孩子的媳妇被丈人接回了娘家,而且是打锣敲鼓隆重的接回去的,只为他曾经在城里干的那些糟心事,他丈人不能让自己家的女儿在他这个穷家受罪。他不敢阻拦,也不能阻拦。

后来他媳妇生下了他的儿子有庆后不久又回到了他这个穷家,脱下旗袍换上粗布烂衫后和他一起过起了苦日子。接着他娘又病了,他拿着两块银元要去给他娘抓药,却被抓了壮丁。

被抓壮丁后最后死里逃生,作为俘虏被解放军遣散回家。回到家时,他娘也死了。只有家珍和他们的两个孩子,而且女儿凤霞还因高烧发病成了聋哑人。

日子艰难的过着,大饥荒时期、大炼钢铁时期,再难再苦也走过来了。可是后来他可怜的儿子却因为县长媳妇(他们的校长)生孩子大出血后需输血,有庆的血被抽空了,死了。

儿子死了。又过了几年,女儿嫁给了偏头女婿二喜,他们过了一阵儿欢快的日子。后来凤霞怀孕了,可是生孩子时又大出血死了,留下了一个孩子苦根。

命运多舛。有时候厄运真的紧着一家子霍霍,凤霞死后不久,福贵老婆家珍也死了。就这样,他们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好在凤霞还留下了一个孩子苦根,苦根从小就没了娘,也是真苦。苦命的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他爹二喜又在装卸的时候被夹死了。福贵领回了苦根,日子还得往下过啊。可是在福贵忙着收棉花时,苦根头晕在家歇着,福贵煮了一些豆子让苦根吃,可是这年幼的孩子自己吃豆吃多了竟然撑死了。

福贵成了一个人。然后买了一头老牛,就像他一样的老。福贵依然该吃饭吃饭,该上地干活就去干活。他孑然一身了,没有了丝毫牵挂,于是活着就活着吧,死了也就死了。福贵还想着,我把这些亲人们都伺候好了,把他们都安葬了,我啥心事也没有了。现在活着就活着,死了和他们更团圆了。

他把这头老牛叫“福贵”,然后每天念叨凤霞、有庆、家珍……一边干活一边念叨他们,就仿佛他们仍然活着和他一起干活一样。

福贵虽然还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他的灵魂已经陪着亲人们去了,他的躯体还在一天天忙活着,和他心目中的的家人们一起忙活。

人,如果到了不怕死的时候,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