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古人是如何解決大齡剩女問題的?唐剩女的逆襲之路

原創作品,文責自負

2018年我國兩會期間,某些與會代表們提出大齡單身青年婚戀的問題,調查發現,他們所在地區的適齡青年中的單身青年比例很大,佔30%以上,且呈逐年遞增現象。他們認爲,近年來大齡青年在婚戀交友上的難題似乎越來越突顯,一方面因爲生活節奏、生活壓力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們的婚戀觀、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結婚年齡不斷增加,已成爲現代社會發展的通病之一,他們斷定中國的大齡青年只會越來越多。大齡青年實則並非現代問題,在古代也有,我們本書關注的唐朝,也有大齡青年,古今有傳承,唐朝有大齡剩女嗎?若有剩女,唐人是如何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呢?這些解決方法中對現代人是否有啓迪?

剩女年齡標準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唐朝尚未有大齡剩女的提法,爲了便於對比分析,姑且把長期未婚嫁的女子統稱爲大齡剩女。
現代13歲至15歲的女子,學業在小學六年級到初三,而唐女子的13歲到15歲已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了,對於大部分人唐女子而言,15歲是她們新的人生起點,這時的她們要考慮家人或已嫁人,承擔新家庭的責任。唐太宗時期法定結婚年齡爲女子十五,男子二十[ 見《唐會要》卷八十三,“貞觀元年二月四日,……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喪達制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到了唐玄宗時期,開元二十二年,明確女子十三歲,男年十五歲,可婚嫁。[ 見《唐會要》卷八十三,“二十二年二月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嫁。”]法定結婚年齡越來越小。從以上詔令可以看出唐朝不同時期對法定結婚年齡要求有差異,但女子法定婚齡約爲15歲左右。在出土的唐朝墓誌中有此類記載,女子初次出嫁的年齡有11歲、13歲,大多數維持在15歲左右,個別27歲的。[ 見《唐代墓誌彙編》,部分內容參考李斌城等人著《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估計27歲的女子在唐朝屬於剩女行列。唐詩中時見唐女子婚配時間的說法。李白《長幹行》中說:“十四爲君婦,羞顏未嘗開”明確了提到唐女子十四歲嫁人的場景。而另外一名女子“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到了十五歲還沒有嫁人,心裏悲切傷心。可見女子過了十五歲就應嫁人這已認爲唐人普遍認知。[ 見李商隱的詩作《無題》。]至於何時唐未嫁女在哪個年齡段纔算是大齡?每個人都自己心中的答案。
在這種對女子婚齡普遍認知的情況下,爲什麼還有公主、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嫁不出去呢?

皇帝也愁嫁女
從古至今婚姻講究個門當戶對,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娶了公主,攀附皇家,在很多人看來,成爲駙馬與一步登天是同義詞,事實上,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唐文宗曾想把真源、臨真二位公主嫁給山東舊士族崔、盧兩家,不料遭到崔、盧兩家無情拒絕。唐文宗生氣地對宰相說,平民百姓結婚還有不顧及官位和門第家世了,我這兩百年的李唐王朝天子,還不如崔、盧家嗎?[ 見《新唐書》,”開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謂宰相日:民間修昏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崔、盧兩家拒絕皇帝的婚配好意。爲什麼會發生拒絕皇帝嫁女的好意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門閥舊士族與以皇帝爲首的新貴族勢力之間矛盾重重。
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們明白,舊士族與新貴族之間的矛盾是唐朝中前期的主要政治矛盾之一,那時的舊士族社會影響力遠遠大於皇室,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歷任皇帝無法容忍這樣的事情。時人認爲社會門閥舊士族有: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時人講究門閥和門第,認爲只有舊士族纔是真正的門閥,社會觀點中從來不認爲皇室是門第中最高的。唐太宗曾對這種現象十分厭惡,於是,命人編纂《士族志》,重新按照朝廷官品高低定門第高下。但靠行政命令仍不能消除這種社會影響,舊士族以婚姻爲紐帶組建圈子,利用其社會威望拒絕其他圈子人員的參與,這種情況伴隨舊士族的瓦解而消失。

舊士族不願意與皇室攀上關係,不願意娶公主,這是政治對抗的一種延伸。
那新貴族或者其他高門大戶呢?事實上,他們也不願意。從數據上看,唐朝公主中130多位結婚,作爲駙馬的能夠有一番作爲的僅有2人。那些希望有一番作爲的男子,對駙馬這個工作崗位敬而遠之。這是因爲,唐朝公主們的名聲不佳。唐朝的這些公主們情況有點複雜,有的公主患有嚴重公主病,有的公主私生活奔放的很,有的公主野心大希望成爲下一任皇帝,不管哪一種情況,都不符合這些家族婚姻的利益訴求。

要是娶了一個公主病的公主,等於供了一個祖宗,關鍵這個祖宗還得罪不起,稍有不慎,整個家族會因爲這樁婚姻給搭進去了。要是娶一個作風奔放的工作,在禮法至上的封建家庭中,受不了這種刺激,比如,永嘉公主,嫁給了竇奉節,與楊豫之私通;合浦公主嫁給了房遺愛,與辯機和尚私通;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崇訓,與武延秀私通。又如野心的公主李裹兒希望像武則天一樣成爲皇帝,操縱傀儡掌控朝政,最終被李隆基給殺死了。
政治對抗,導致舊士族的精英不願意娶公主,公主名聲不佳影響了青年才俊的趨之如騖,不過,我們也不用操心,皇帝雖然愁嫁公主,但是總能嫁出去了,畢竟有權有錢,這誘惑力放在現代,也足以吸引非精英人羣。但是平民百姓的女子要出嫁就不那麼容易了。

百姓剩女難出嫁
公主難嫁,百姓人家的女子婚姻情況怎麼樣呢?因爲唐朝婚姻不僅重視門第之見,更重視財物,明媒正娶的妻子的必須要有豐厚的嫁妝,這豐厚程度決定了她在夫家的地位。實際上,平民百姓陪嫁之風源於唐朝貴族。因爲社會風氣不好。宰相高儉上書唐太宗,希望禁止奢奢靡的陪嫁習俗,建議陪嫁的時候,夫家不能收受女方家陪嫁時的資財![ 見《新唐書•高儉傳》“三品以上官員家納幣不得超過三百匹,四品、五品之家二百匹,六品、七品之家一百匹,全爲嫁妝,夫家禁止收受陪門資財。”]實際上這個政策並沒有落實到位,平民百姓家也深受貴族習俗影響,無法支付夫家心裏預期對等價值的陪嫁物,就這樣,家裏女子的婚姻被耽誤着,出現了貧女難嫁的社會現狀。

白居易在一首詩中提到,“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這女子們長得不相上下,但是貧富差距有點大,富裕家的女子“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根本不用擔心,分分鐘就嫁出去了,也不用母親和兄長費心開口,而貧家的女子“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二十多歲還沒有嫁出去。白居易發出了“富家女易嫁,貧家女難嫁”的感慨[ 見白居易《議婚》: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爲娛。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爲姝。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貧爲時所棄,富爲時所趨。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見人不斂手,嬌癡二八初。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幾回人慾聘,臨日又踟躕。主人會良媒,置酒滿玉壺。四座且勿飲,聽我歌兩途。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貧家女難嫁,嫁晚孝於姑。聞君欲娶婦,娶婦意何如?]。

還有一則昭宗光化年間的故事,一名叫劉道濟的人在國清寺借宿時,那段時間他每晚能夢到一美麗女子到他的窗前,與他結爲夫妻。後來才知道,住的地方原來有一個女子“女有美才,貧而未聘”,生前非常漂亮,卻因家貧而無人娶,只能託夢方式把自己嫁出去。[ 見宋代孫光憲《北夢瑣言》,這本書記載唐武宗迄五代十國的史事。“
光化中,有文士劉道濟止於天台山國清寺,夢見一女子引入窗下,有側柏樹葵花,遂爲伉儷。後頻於夢中相遇,自不曉其故。無何,於明州奉化縣古寺內見有一窗側柏葵花,宛是夢中所遊。有一客官人寄寓於此室,女有美才,貧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蓋女子及笄不有所歸,豈非父兄之過哉。”]這故事有點詭異,但是,反映出唐朝貧女難嫁的社會現狀。

唐代貧家女子出嫁時,主流的習俗陪嫁物是是田地和房產,貧困家庭女子的出生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厚嫁之風的盛行給普通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生活壓力。《唐國史補》記載,唐朝太尉韋皋,在西川做官時曾資助女子的嫁妝是一萬錢。

貧困家庭中的女子,成爲富貴人家、貴族妻妾概率不大,而同爲寒門的青年男子,參加科舉考試,也會選擇富貴人家的投資,通過聯姻提升仕途地位,上攀無望,同階無人,貧家女因無豐厚嫁妝,也沒有社會地位,只能枯守成剩女。剩女現象成爲唐朝中晚期的社會問題。上文是白居易在《議婚》中一針見血提到這問題,杜甫在《負薪行》中描述了四五十歲未嫁女,頭髮白了一半,卻梳着處女的髮髻,飽受風霜,常年辛勞[ 見杜甫《負薪行》:“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諮嗟……”

簡單來說,在唐朝女子要做明媒正娶的妻子,門第和嫁妝是硬實力;貧女難嫁是一種較爲倉庫的社會現象,即便到今天這種情況仍有一定現實意義,婚姻的現實性側面說明一個道理,利益是很多人婚姻的一個部分,要想擺脫剩女印記,要麼自己努力,要麼要自己的父輩多努力。

摘自《唐潮:唐潮人的日常與流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