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策略》|更好地思考,更美地生活

《清醒思考的策略》這本書,我放了很久沒細讀。沒細讀它不是因爲這書的內容差,也是不它語言晦澀難懂,而是覺得內容不夠“幹”。所謂“幹”,指的是既信息密度大,通常又邏輯結構劃分清晰,甚至學術味重一點的書。

但那是以前,這幾天我倒是在微信讀書上用心劃了很多線,然後我就瞄到了某ban上的評論:

這是一本更符合中年人氣質的書。當你也過了而立之年,領教了生活的冷漠無情,開始自己也變得冷漠而且不太容易上當的時候,看這本書可能會有更多共鳴。如果是五年前我讀這本書,可能會在書頁上寫滿不屑一顧的冷嘲,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默默點頭,劃線,繼續翻頁。

咦?這莫不是在說我?啊。


所以我得認真捊一捊爲什麼我會認真看這本書了:

1)審美疲勞。“乾貨”書看多了,自然想換品味了。

2)認同書的主線邏輯。這本書是作者揉合了心理學+哲學(斯多葛黨派)+投資學三種知識內核而成,這三類都是在紛繁現象之中勘透底層的學問,值得借鑑,另外書中也有不少關於自然界進化的例子,冷冰冰卻能戳破幻想。

3)這本書既不狂熱,也不冷漠,但卻實用。只看心理學/成功學/雞湯書容易狂熱,興起天下英傑捨我其誰的豪情;只看哲學和投資學容易變得超脫,發出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慨嘆。然後這兩種人都容易因爲出門不認路,結果去和路邊攤老闆鬥嘴。而這本書內容都是比較接地氣,都是圍繞着怎麼過好過日子而寫,寫得還挺幽默,確實把平淡樸素的中年人氣質給拉高不少~

4)這本書有不少“反”建議,和一些流行書(或者說我的認知)相比的話。說得好聽些是“反者,道之動”?比如它勸人不要去想做偉人,不要探究自我,不要相信冥想正念,不要追尋生命的意義,不要被感召,不要太相信計劃,不要設目標,不要做義工,不要辦信用卡(我延伸的),不要幫別人(拒絕90%的求助請求),不要真誠待人,不要變成通才(把T型人才給否了),不要不信命等等。

當然這其中有些是辯證的說法,甚至正話反說,細細品味,也挺有意思。

以下爲書的主要內容摘抄,以後再整理。

《清醒思考的策略》

羅爾夫·多貝里

◆ 1 心理賬戶 如何將損失轉化爲收益

>> “心理賬戶”。這其實涉及了一個經典的思維誤區:人們對待一筆錢的方式,是由這筆錢的來頭決定的。

>> 對事實進行建設性解讀,這一點與美好生活息息相關。

>> 我更樂意預先支付酒店的費用,這樣我就不會讓自己在巴黎的浪漫週末最終毀在賬單上。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峯終定律所詮釋的那樣,我們對度假的記憶最終會停留在旅途的高潮和結尾上,其他部分則會被忘卻。

◆ 2 修正的巨大作用 爲什麼完美的預設是不存在的

>> 假如你正乘坐航班從法蘭克福飛往紐約,那你覺得這班飛機有多長時間是行駛在航線上的呢?90%?80%?70%?正確答案是:從沒有。

>> 我們高估了預設的作用,低估了修正的作用。

>> 作爲一名業餘飛行員,我明白了一點:起飛的狀態並不是那麼重要,關鍵是起飛之後的調整。

>> 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遺傳物質總會出現複製錯誤。所有的細胞中都會有負責在後期修正此類複製錯誤的分子。

>> 免疫系統也沒有既定方案。

>> 美國上將,隨後還曾擔任總統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曾經說過:“計劃本身一文不值,計劃的過程纔是一切。”

◆ 3 誓言 將固執當成一項策略

>> 克里斯坦森曾許下一個誓言。他向上帝發誓,自己在週末不會工作,並會在工作日和家人共進晚餐,儘管這意味着他有時凌晨3點鐘就要趕往辦公室。

>> 他們身上有一個共性,即憑藉極端固執而完成了長期目標。爲什麼會如此?原因有兩個:首先,誰如果在每一個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選擇,那他便會喪失意志力。這種現象的專業名詞是“選擇疲勞”。其次,固執之所以有它的意義,還與尊嚴有關。通過在某些方面長期堅持不妥協,你將展現自己的立場,並表明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是不容商榷的。

>> 傳奇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爲例,他的原則就是拒絕再次談判。

>> 兩車相遇,如果你能讓對方看到自己已經鎖死了方向盤,並將鑰匙扔出了窗外,那麼你便展現出了極其強大的決心。

◆ 4 黑匣子思維 爲什麼每次跌倒都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 請爲自己打造一個“黑匣子”,並在做出重要決策的時候將頭腦中所有的想法都記錄下來,包括假設、思考過程以及結果。

>> 麻煩可不是高品質的波爾多紅酒,它不會隨着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醉人。

◆ 5 適得其反 爲什麼節省時間的因素往往會成爲時間的竊賊

>> 天主教神父伊凡·伊里奇爲美國汽車的真實平均速度算過賬,結果是纔剛剛達到每小時6公里,也就是步行的速度。

>> 伊里奇將這種效應稱作“反生產力”。這個概念表述了一個事實,即很多科技產物乍一看爲我們節省了時間和金錢,然而只要計算一下所有的成本,這種節省的效果便不復存在。

>> 電子郵件、幻燈片、數碼相機都是生活中的例子

>> 自然界:雄孔雀在與雄性同類的顏值競賽

◆ 6 美好生活的消極藝術 不要做錯事,正確的事情就會發生

>> “有膽大的飛行員,也有老飛行員,但膽大的老飛行員是沒有的。”

>> 投資者常常會談到“積極面”和“消極面”。

>> 如果要問哪些因素會極大地影響或威脅一段快樂的生活,那我們便會得到非常精確的答案:酗酒,吸毒,長期的壓力等等,這些“消極面”是確定而且顯而易見的。

>> 巴菲特曾說:“我們沒有學過如何在經商過程中解決棘手問題,我們只學過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 芒格所言:“我最想知道的是我會死在哪裏,以便讓自己從不涉足此地。”

◆ 7 卵巢彩票 爲什麼你的成功並不是你應得的

>> 這個星球上所有曾經誕生的人中,有6%生活在目前這個時代。換句話說,自從智人出現以來,過去二三十萬年中,只有6%的人生活在今天。你其實完全有可能出生在其他時代,這個概率是94%。

>> 你現在的狀態應當歸功於自己的基因,以及讓基因型得以展現的外部環境。隱藏於基因之中的信息,還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智商和性格。

>> 首先,你應當保持謙虛,尤其是在成功的時候。其次,請慷慨地、心甘情願地將手中那份(並非歸功於自己的)成果同他人分享,拿出其中一部分來接濟那些沒有獲得成功基因的人,即那些沒有在合適的家庭、合適的環境中出生的人。

◆ 8 內省錯覺 你要把感受當回事,但不是自己的感受

>> 斯坦福大學的埃裏克·施維茨格貝爾教授的評價是:“對當前的情緒進行自我觀察,這麼做只會得出錯誤的、不可信的、誤導性的結果。這種偏差不是偶爾出現,而是會源源不斷地大量出現。我不覺得看不清自己內心的只有我一個人,在我看來,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 我的建議是:不要試着探究自我,不要讓個人感受成爲自己的指南針。

>> 你無法通過探究自我來獲得美好的生活。心理學家將這種錯誤的想法稱爲“內省錯覺”,即相信通過純粹的自我反省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發掘的元素,如生活的目標、生命的意義,以及幸福的核心等。

2023/2/22 發表想法

內省錯覺(Introspection Illusion),我們傾向於基於自己所想、所感的內部信息來評判自己,卻會基於自己所見的外部行爲來評判他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爲內省錯覺。例如,一個因爲意外堵車而面試遲到的人很清楚自己有多想拿到offer,但HR卻可能通過你面試遲到的行爲判定你通過面試的動機並不強烈。

>> 內省錯覺

>> 我們不應該太把它當回事,尤其是那些消極的感受。古希臘哲學家將這種屏蔽消極感受的能力稱爲“不動之心”。這個概念可以用平和、安寧、堅定、冷靜、灑脫來詮釋。

>> 比如我就不會將自己的感受當成是屬於我本人的。這些感受只是從某地來拜訪我,隨後便離開了。你也可以想象一個畫面:我將自己看成是一個開放的、妙趣橫生的集市,集市上空會有各種各樣的鳥兒飛過。

◆ 9 真誠性陷阱 爲什麼你需要一位“外交部長”

>> 既然我們自己都不懂自己,那這些“真誠”的展現又能揭示什麼呢?只有在愛情以及親密的友情之中,“真誠”纔會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普通的熟人,甚至在公衆面前,“真誠”是不存在的。

>> 我們的身體是由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都會被細胞膜包圍。細胞膜的作用就是隔離有害的入侵物質,並對進入細胞的分子進行精確篩選。

>> “真誠”的行爲就好比是放棄了自己心理層面的那道隔離牆。這麼做恰恰是在促使他人借你之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你不僅會讓自己顯得可笑,還會令自己易受攻擊。

>> 我同樣推薦你像艾森豪威爾一樣爲自己打造一套“第二重人格”。信守自己的承諾,說出自己的想法,依照自己的原則行事,請將自己的“真誠”侷限在以上幾點,因爲其他一切方面都同別人毫不相干。

◆ 10 五秒說不 小恩惠,大陷阱

>> 美國人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建議:與自己的競爭對手交互時,都會採用一種具體策略——與對方合作,欺騙對方,表現出利己行爲或不斷讓步。從長遠來看,一種被稱爲“一報還一報”的策略表現得最爲成功,即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這是一種簡單的策略,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合作,然後在剩餘時間內模仿你的競爭對手。

>> 在動物王國中觀察到的行爲方式,人們稱之爲“互惠主義”。互惠主義僅會發生在有長期記憶的動物身上。只有少數幾種高度進化的動物才擁有回憶能力,主要是猿類。

>> 芒格的“五秒說不”策略來對抗這種條件反射,“想找到世間美好的事物並非易事,然而如果你能在90%的時候說‘不’,那麼你便不會錯過很多美好”。假如別人找我幫忙,那麼我只會允許自己用五秒鐘時間來考慮這個請求,隨後便會做決定,而大多數時候我的回答是“不”。

◆ 11 專注點幻覺 爲什麼住在加勒比海不會讓你感到更快樂

>> 專注點幻覺:我們越是專注於生活的某個特定方面,這個方面對於整個生活的影響在我們眼中就會越發重要。

>> 正是因爲“專注點幻覺”,你會將某個因素看得過重,你會認爲這個因素十分關鍵,然而實際卻並非如此。

>> 我們應當如何消除這種幻覺呢?你可以將其他幾百個因素也納入對比,當然這會很麻煩。還有個更實際的辦法——將要對比的兩個東西看成兩個整體,並在對比的過程中讓它們間隔遠一些,從而避免讓某個因素的權重過大。

>> 用超廣角的視野來觀察眼前的情況,對我們而言實在太難,否則我們也就不會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激動了。

>> 要想讓美好的生活成爲現實,我們必須時不時地通過遠景視角來觀察生活。

◆ 12 “蒸發”的寶貝 我們爲什麼要少購物,多體驗

>> 調查問題:“汽車能夠爲你帶來多大的快樂?”結果是汽車越豪華,它給車主帶來的歡樂就越多。與福特護衛者相比,寶馬7系汽車給車主帶來的歡樂值要高出50%。

>> “你在上一次開車的時候有多麼開心?”上文提到的心理學家也問了這個問題,然後又將車主的答案與車的價值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二者並不相關。

>> 你買過的任何商品爲你帶來的快樂都會被“專注點幻覺”影響。當想到某個東西時,我們往往會傾向於無限度地高估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 他的評價言簡意賅:遊艇主人生活中最高興的兩天,一個是購買遊艇的那一天,另一個是出售遊艇的那一天。

>>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剋制自己的購買慾望一定會對你有幫助。即便如此,還有一類“商品”,其樂趣不會由於“專注點幻覺”而減少,它就是“經歷”。

>> 請提升自己對經歷的投資,而不是對具體物品的投資。你的工作也是一種經歷。談到婚姻,歸根結底,這也是一種經歷。

◆ 13 滾蛋吧,金錢 爲自由做存儲

>> “邊際效用遞減”。每增加一升水,產生的邊際效用就會比上一升少,在某個節點之後,它就不會再產生任何效用了。

>> 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對1946年美國人的生活滿意度與1970年的滿意度進行了對比。儘管在這期間,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幾乎提高了一倍(1970年,幾乎每個人都已擁有自己的汽車、冰箱、洗衣機和家用熱水器),但美國人的生活滿意度卻幾乎沒有波動。

>> “伊斯特林悖論”: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繼續增加的福利並不會帶來額外的幸福。

>> 處理金錢有幾個經驗法則。
其一,“去你的錢”。 “去你的錢”指的是那筆可以讓你隨時辭職而不會陷入財務困境的儲蓄,比如一年的工資。這筆錢意味着自由,它使你能夠客觀地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這一點比物質方面的獨立更加重要。其二,請不要對自己收入或資產的微小波動做出反應。
其三,不要拿自己和富人做比較,這會讓你不開心。
其四,財富會遭人嫉妒。即便你特別有錢,也要過有節制的生活。
從本質上講,一旦你擺脫了貧困線,並擁有了一定的資金保障,那麼決定你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便不再是金錢,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因此,我們更應該專注於這類因素,而不是囤積金錢。

◆ 14 能力圈 爲什麼一定要看到能力圈的邊界

>> 沃倫·巴菲特使用了一個絕妙的術語——“能力圈”:圈內是你精通的技能,而圈外的東西,你卻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是:“瞭解你的能力圈並堅守在圈中。圈的大小並沒有那麼重要,知道自己能力圈的邊界纔是至關重要的。”巴菲特的商業夥伴查理·芒格補充道:“每個人都必須清楚自己的才華所在。有件事我幾乎可以保證,如果你試圖在自己能力圈外的事情上取得成功,那你的職業生涯將會非常糟糕。”

>> 請嚴格按照這個理念來安排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於能力圈的絕對專注,不僅能爲你帶來物質財富,還能賦予你同樣重要的精神財富,即一種由卓越技能激發的、金錢買不到的內心感受。

>> 迪倫·埃文斯所著的《風險思維》一書卻絕非平庸,作者在書中描述了一位名叫JC的職業西洋雙陸棋選手。“JC會故意犯一些錯誤,並觀察他的對手如何利用這些錯誤。如果對方展現出了較高的棋力,JC就會終止棋局。那樣的話,他就不會不停地輸錢。

>> 除了想要跳出能力圈的衝動之外,我們還有另一個強大的意願: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在目前的圈子裏很成功,如果你在圈子裏感到如魚得水,那麼拓展能力圈的誘惑就會變得更大。請不要這樣做!

>> 創建能力圈需要時間,而且是很多時間。

>> 能力圈還需要一個元素,它就是“癡迷”。

>> 意外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有時其破壞力堪比颶風。只有一個地方會始終吹着溫和的微風,那個地方就是你的能力圈。簡單來說,在你的能力範圍內,你在一定程度上會免受幻覺和思維錯誤的影響,你甚至可以冒險打破常規,因爲你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智慧來大致預測將會發生什麼。

>> 不要因爲自己的不足而自責。事實上,你在多少個領域中處於平均水平,甚至低於平均水平,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至少要在一個領域中遠遠高於平均水平——最好能成爲世界第一。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你便爲美好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15 堅持的祕密 爲什麼無趣的人會比冒險家更成功

>> 有個人在一間單調的辦公室裏坐了將近50載,日復一日。這個人就是沃倫·巴菲特,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家。

>> 這種長期的成功經常會包含不顯眼的成分,這種成分的功能類似於發酵粉,讓一系列微小的進展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中累積起來。

>> 平靜的人生纔會更高效。伯特蘭·羅素的時代雖然比現在平靜得多,但他也得出了類似的觀點:“偉人的生活除了少數精彩時刻外,並沒有什麼令人激動的地方。雖然蘇格拉底也會偶爾在宴席中找些樂子,但他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時光卻是同妻子贊西佩一起平靜度過的。他會在下午散步消食兒,在這條路上,他有時會與兩三好友相逢。據說,康德一生都生活在哥尼斯堡方圓16公里以內。達爾文在周遊世界之後,便在自己的房子裏平靜地度過了餘生。簡而言之,平靜的生活是大人物的標誌,他們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在外界看來並不是那麼令人激動,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 對於美好生活而言意味着什麼呢?少一些奔波,多一些耐性。一旦發現了自己的能力圈(見第14章),請儘可能長久地留在能力圈中。

◆ 16 使命的壓迫 做自己能做的,而不是自己想做的

>> 今天,在聽到“使命”一詞時,我們會想到聖安東尼或聖方濟各這樣的人。使命是基督教的遺蹟。

>> 尋找自己使命的當代人並不會再想着脫離世俗了。相反,他們希望自己與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並懷揣着一個浪漫的想法: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萌芽,它會在某一天綻放出生命之花。所以,他們會惴惴不安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期待能聽到那個一生中需要完成的使命。但這太危險了,因爲使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幻覺之一。

>> 圖爾自殺後,他的母親終於找到了一家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原稿《笨蛋聯盟》。1980年,《笨蛋聯盟》出版,這部小說隨即被評論家譽爲美國南部文學的鉅作。

>> 伯特蘭·羅素曾寫道:“精神即將崩潰的症狀之一,便是相信自己的工作極端重要。”

>> 把自身和自己的工作看得太重,這恰恰就是使命的危險所在。

>> 你可以抱着熱忱的,甚至有幾分癡迷的態度去踐行自己的技能,但你的重點應該放在行動、工作和投入上,而不是成就、效果和產出上。換句話說,“我今天至少寫完三頁”的心態,會比“明天我肯定能拿諾貝爾文學獎”要好。

>> 請別誤會,你可以追逐遠大的目標,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同這個目標保持一種冷靜、疏遠的關係。如果你盲目地追逐自己的使命,那這種執着定會讓你過上悲慘的生活。

>> 另一個與之相關的陷阱是選擇性偏差。

>> 不要聽從你內心的聲音。使命僅僅是你的一個職業願望而已。浪漫的使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天賦和愛好。你要依靠自己實際擁有的技能,而不是假定意義上的召喚。

◆ 17 好名聲的牢籠 將自己從外部評價模式轉換到自我評價模式

>> 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時,鮑勃·迪倫並沒有參加頒獎儀式,或者說是遲到了整整三個月。

>> 格里高利·佩雷爾曼在2002年,解決了世界七大“數學千年難題”中的一個,而剩餘的6個難題至今依然無解,因此他被授予了菲爾茲獎。然而他卻拒絕了這項“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就連100萬美元的獎金都沒有領取。

>> 自我評價模式和外界評價模式。

>> 自然界的進化,所有不在乎外界評分卡的祖先,都早已從基因庫中消失了。我們如此在意自己的外在影響,從進化論上來看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不意味着時至今日,這麼做依舊有它的道理。恰恰相反,別人的看法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你對於自己的威望、聲譽和形象的反應過於強烈了,換句話說,你依然處於石器時代的模式中。

>> 巴菲特說過:“如果我做了什麼事,別人不喜歡,但我自己很喜歡,那我會感到高興。如果我做的事,別人紛紛誇獎,但我自己並不滿意,那我也不會爲此而高興。”

◆ 18 “歷史終結錯覺” 你可以改變自己,卻無法改變他人

>> 我們的性格發展從今天開始便會陷入停滯,這會是真的嗎?當然不會。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把這一現象稱爲“歷史終結錯覺”。

>> 好消息:你能夠爲自己個性的改變施加些許影響,但影響的幅度卻有限,因爲人格變化極大程度上是由基因程序決定的。儘管如此,你還是應該抓住一些改變自己的機會。

>> 壞消息:你無法改變他人,甚至連你的愛人和孩子,你都無法改變。只有來源於內心的動力才能促成性格的改變,外界的壓力或理性的論證對此都是無效的。

>> 我針對美好生活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便是學會避開那些你不得不改變他人的情況。

>>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條指導原則就是“僱用看態度,技術靠培訓”。

>> 與本章相關的生活準則是“只同你喜歡且相信的人共事”。

>> 我有一個建議:每年的12月31日,我和妻子都會在紙條上寫下那些對我們不利的人,以及那些我們不想再在生活中遇見的人。然後我們會很莊嚴地將這些紙條一個個扔進火裏。

◆ 19 生命的“小意義” 哪些目標你能完成,哪些不能

>> 人生目標非常重要。舉個例子:美國的研究人員曾詢問過一些17到18歲的學生,經濟方面的成就對他們而言有多重要。

>> 許多年後,他們再次詢問了被調查者的實際收入,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第一個結果是:人們青年時期的經濟抱負越大,他們在中年時期賺的錢就越多。這證明了一點:目標是會發揮效果的!

>> 第二個結果是:所有年輕時曾想在畢業之後獲得高收入,並在之後達到目標的學生,都普遍對於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相比之下,那些認爲金錢很重要,卻未能實現其財務目標的人,對生活則頗爲不滿。

>> 決定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並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你是否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其他類型的人生目標。

>> 爲什麼目標會奏效?一方面,有目標的人會爲達到目標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目標令決策更加容易。

>> 尼爾·卡尼曼曾評價道:“難以完成的目標,是催生不滿的良方。”

◆ 20 兩個自我 爲什麼你的生活不是一本相冊

>> “體驗自我”是你在經歷眼前這一刻時的意識。“體驗自我”的經歷,不僅包括你現在正在做的事,還包括你的所想與所感。

>> 在心理學家眼中,一瞬間大約有三秒。這就是我們感知到的“當下”,即當下所經歷的所有元素的集合。除去睡覺的時間,我們每天大約會經歷兩萬個瞬間。如果按照平均壽命來算,我們一生中則會經歷大約5億個瞬間。所有在一秒鐘內掠過你大腦的印象會被如何加工?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永久性地消失了。

>> “記憶自我”,即那些沒有被意識丟棄,而是被加以保存、評價、歸類的極少數內容。

>> 研究人員曾調查過學生在假期的幸福感。他們會從一天中隨機選出幾個時間點,用短信詢問他們這一瞬間的感受,並在假期結束的時候再次詢問他們。結果證明,“記憶自我”會比“體驗自我”更開心一些。

>> 下面的實驗便揭示了這個誤差究竟有多大:在第一輪測試中,學生要把手放在14攝氏度的冷水裏一分鐘,這是一段相當不愉快的經歷;而在第二輪測試中,學生在把手放到14攝氏度的冷水裏一分鐘後,還需要再將手放入15攝氏度的冷水裏30秒。實驗一結束,研究人員便立即詢問被試者更願意重複哪一輪測試。最終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個

>> 丹尼爾·卡尼曼將其稱爲“峯終定律”。人們對事件“頂峯”(即該事件的高潮,事件進程中最激烈的瞬間)和事件“終點”的記憶是最清晰的,而其他任何內容都難以逃過記憶的篩子。

>> 經歷的長短也不會對回憶產生什麼影響:

>> 無論你的假期是一週還是三週,你對此的記憶大致是一樣的。同樣的道理,不管一個人是坐了一個月還是一年的牢,刑期長短對他的記憶都不會有影響

>> 這種認知上的偏差被稱爲“時長忽視”,“時長忽視”是記憶犯下的第二嚴重的錯誤,僅排在“峯終定律”之後。

>> 正是因爲“記憶自我”的誤算,我們更傾向於標榜簡短而高強度的愉悅感,卻極少珍視安靜、持久、穩定的快樂:我們會選擇蹦極、刺激的一夜情或吸引眼球的YouTube視頻,來代替遠足、有規律的婚內性生活或一本好書。

>> 極限運動正是以犧牲每時每刻的快樂爲代價來滋養回憶的。

>> 我們卻傾向於過分重視“記憶自我”,並生活在對回憶的收集之中,而不是專注於當下的生活。遏制這種衝動吧!好好想想,究竟哪一個對你更重要:是一段美好充實的生活,還是一本裝滿照片的相冊?

◆ 21 記憶賬戶 經歷遠勝回憶

>> 一個普遍的共識:只有能記住的經歷纔有價值。我們可以將這個現象稱爲記憶賬戶。

>> 探索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情感世界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因爲他們所經歷的正是一系列短暫的事件,一個畫面接着一個畫面,不存在任何後續回憶。如我們所知,動物王國中的絕大多數成員也是過着這樣的生活,它們只擁有片段經歷,卻幾乎甚至完全沒有記憶。

>> 我們爲什麼不在此時此刻,把時間花在爲自己創造新的美好體驗上?和重溫過去相比,有意識地品味眼前的瞬間,並不會耗費更多的精力,反而還更容易。

>> 到20世紀60年代,對“此時此地”的覺醒逐漸受到關注,年輕人開始嘗試迷幻藥、自由性愛以及一些即興事件。如今,20世紀60年代那種“當下的感覺”又重新流行起來,並被貼上了“正念”的標籤。大都市中的一些精英爵士樂手、瑜伽老師和生活諮詢師正癡迷於此。

>> 這種美好的活法本身是正確的,然而人們如今卻總將“活在當下”與“不顧未來”混爲一談,這顯然不行。

>> 請欣賞日落,而不是拍下日落的照片。

◆ 22 生活的故事皆爲謊言 爲什麼我們會懷揣着一個錯誤的自我印象遊歷世界

>> 我們經常將大腦比作電腦,這個比喻其實是不恰當的,因爲電腦存儲的是原始信息,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而大腦存儲的卻不是原始信息,而是加工過的信息。同比特相比,大腦更喜歡的存儲單位是“故事”。

>> 大腦是如何將事實編織成記憶的呢?答案是:將這些事實拼接成一個內容緊湊、連貫、有因有果的故事,即3K原則。“緊湊”意味着,這些故事要被壓縮、簡化,但不能有斷層;“連貫”意味着,故事中不能出現矛盾;“因果”意味着,故事中必須存在一條明確的邏輯線——A導致了B,B導致了C,而且這條事態發展的線路必須要有意義。

>> 編造故事正是“記憶自我”最根本的任務。

>> 然而我們頭腦中的人生故事有多真實呢?

>> 我們眼中的那個自己,會比真實的自己更加優秀、美麗、成功、智慧。這種“自利性偏差”會令我們比理智的時候冒更多的風險,也會導致我們太過妄自尊大。

>> 要想了解自己最真實的形象,你必須要求助於那些多年來一直都很瞭解你,並且敢於直言不諱的人,比如你的愛人或某一位老朋友。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堅持寫日記,並時不時地品讀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

◆ 23 美好的人生旅程,勝過優雅的死亡 爲什麼不要去想瀕死的那一刻

>> “假如我現在正躺在臨終的病牀上,回憶着自己的一生……”這種想法對你而言肯定不陌生。然而這種充滿感情色彩的幻想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首先,幾乎沒有人在臨終病牀上時還能如此清醒。

>> 即便我們在人生的最後一個小時還有興致回想一下過去,我們翻起的那些回憶也毫無真實性可言。我們的“回憶自我”會出現程序性錯誤,就好比一位只會講虛構故事的說書人。

>> 丹尼爾·卡尼曼的“時長忽視”:某段經歷的長度在回憶之中並不會發揮作用。

>> “迪恩效應”。演員詹姆斯·迪恩的演藝生涯堪稱華麗,然而在24歲時,在其演藝生涯的巔峯時刻,他卻因車禍而殞命。假如他沒有死,而是在未來數年或數十年中僅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好演員,過的也是平凡而快樂的生活,那他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一定會遜色不少。

>> 請時刻記住一點:我們的人生很可能並不會像詹姆斯·迪恩一樣在最巔峯的那一刻結束,而是會在持續數年的,從身體到精神的衰退之後結束。在患病的時光中,你的平均快樂指數肯定會比沒有病痛的那幾十年要低,至於低了多少,則取決於病痛的嚴重程度。你應當如何總結自己的一生?請不要讓病痛毀掉你對整個人生的評價。寧可經歷幸福的一生,然後在臨終病牀上掙扎幾個小時,也不要糟糕地過完一生,然後再華麗地死去。衰老和死亡,這是我們必須要爲美好人生付出的代價,就像喫完一頓大餐之後要買單一樣。

>> 美好的人生旅程比美好的離去更加重要。請爲第一件事好好花些心思,但不要爲第二件事浪費任何心思。

◆ 24 自我憐憫的旋渦 挖掘過去爲什麼毫無意義

>> 在面臨生活中的困境時,自我憐憫是最沒用的反應之一。自我憐憫不能改變任何事,相反,它如同一個情緒旋渦,我們在裏面遊得越久,陷得就越深。

>> 大批的人將自己歸入了受害者陣營,而導致他們“受害”的“事件”則發生在數百年前。

>> 我們可以把一切舊賬都翻出來,然而這又有什麼用呢?請接受屬於過去的不公,並試着去應對或接受當前的困境。

>> 自我憐憫的“翻新”還會發生在個人層面。病人坐在心理諮詢師的沙發上,絞盡腦汁回憶着自己的童年,只爲想起那些他本該忘記的,卻很適合爲自己的現狀背黑鍋的事情——他目前的生活也許不太理想。這種做法從兩個方面來看都有問題。首先,對他人的責備,尤其是對自己父母的責備,總要有個時限。誰如果40歲了還把自己的問題歸結到父母身上,那隻能說他實在太不成熟了,確實該有這些麻煩。其次,多項研究已經表明,即便在童年時期遭受了命運的打擊(如父母去世、離異,被忽視,被性侵等),也與人成年時期的成就和滿足感沒什麼關聯。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馬丁·塞利格曼曾經分析過數百項調查,並得出了如下結論:“我們很難發現童年經歷對成人性格產生的影響,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影響。而針對那些重要的、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我們更是找不到任何一條線索。”比童年經歷更具決定性的是我們的基因,而基因的排列則是完全隨機的。你當然可以讓基因來爲自己的現狀背黑鍋,並針對第7章講過的“卵巢彩票”來抱怨一番,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 25 快樂論與實現論 如何讓樂趣和意義彼此互補

>> 美好生活的拼圖,是那些“令人享受”的行爲,還是那些“充滿意義”的行爲?

>>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過的勇敢、堅定、公正和睿智。當然,他們創造的這四個詞也都是空洞的概念。幾百年後,天主教派欣然接過了這四面大旗,並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版本——“四樞德”,即智德、義德、勇德和節德。然而誰如果執拗地追隨這個觀點,那他定會得出荒謬的結論,比如“躺在阿根廷海灘上曬日光浴的納粹戰犯其實並不快樂,而那些被食人族生吞活剝的傳教士,纔會因自己的虔誠而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段言簡意賅的評論出自哈佛大學哲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

>> 來自倫敦商學院的哲學家保羅·多蘭曾試圖釐清二者的關係:如同聲音的兩個要素——音調和響度一樣,我們經歷的每一個瞬間也是由兩個要素組成的,即“興致成分”(也被稱爲“快樂成分”)和“意義成分”。快樂成分代表直觀的享受,而意義成分則代表了我們對某一瞬間存在的意義的感知。

>> 保羅·多蘭將意義和享受視作美好生活的兩塊基石,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將他的這個觀點稱爲“勇敢的獨創視角”。

>> 藝術家也一定明白這種權衡:是餓死在藝術的輝煌之中,還是爲了賺錢而創作迎合大衆口味的作品?

>> 我的建議是:請將樂趣和意義進行適度的混搭,避免極端。

>> 因爲在你走向某一個極端時,邊際效用會出現遞減。

>> 享受和奉獻,這兩件事最好能輪流出現。如果你已經拯救了世間的一寸土地,那就先獎勵自己一杯啤酒吧。

◆ 26 尊嚴圈(上) 即或不然

>> 人們會用“除非我死了”來表達同樣的含義。這種態度爲我的生活定義了一個界限清晰的領域,該領域中包含了一切不容商榷的元素,即那些無須解釋的優先級和原則。

>> 與“能力圈”類似,我將這個界限清晰的領域稱爲“尊嚴圈”。

>> 如何建立自己的尊嚴圈?不是通過深思熟慮;相反,尊嚴圈將隨着時間流逝自然地物化成形。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一過程會發生在中年時期,這也是我們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鍵步驟。

>> 你需要對一件事做好準備:你會因爲守護自己的原則而讓一些人失望,你必須準備好忍受這些情緒,因爲這是你建立尊嚴圈時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傀儡的生活纔不會出現任何衝突。能力圈的建立需要一萬個小時,而尊嚴圈的建立則需要一萬次傷痛。

◆ 27 尊嚴圈(中) 一旦你從外部垮掉

>> 如果對外表達的內容無法令自己的內心信服,那麼隨着時光流逝,一個人便會慢慢變成傀儡。

>> 相信人生經驗已經告訴了你,最惡毒的攻擊並非是針對身體的傷害,而是言語攻擊。所以我想在這裏介紹一個防禦策略:假如有人在開會時對你惡語相向,那你可以請他將剛纔說過的話一字不漏地重複一遍。你會發現,絕大多數時候,攻擊你的人馬上就會服軟。

>>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尊嚴圈並非關乎生死,而是涉及一些針對有利地位的爭鬥。請盡力讓攻擊你的人舉步維艱,當涉及不容侵犯的原則時,你要把主動權儘可能久地握在手中。即便不得不放手,也要讓對手爲你的投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一信念之中蘊藏的洪荒之力,正是美好生活的關鍵之一。

◆ 28 尊嚴圈(下) 與魔鬼的契約

>> 歌德讓浮士德成爲經典,同時也讓他走進了德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讀物清單。從這時起,學生都開始盼着浮士德下地獄。

◆ 29 憂慮之書 如何關閉頭腦中的“揚聲器”

>> 數百萬年的歷史已經證明,持久存在的焦慮是一種完美的生存策略。

>> 來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曾建議我們使用以下技巧消除憂慮:(1)明確你能改變什麼,不能改變什麼;(2)解決能改變的問題,而不要讓不能改變的問題困擾自己。2000年後,美國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也曾說過:“神啊,請賜予我平靜,讓我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請賜予我勇氣,讓我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情;請賜予我智慧,讓我能將這兩種事情分清。”這聽起來簡單,實則不然,因爲平靜並非按下按鈕就能出現。

>> 儘管哲學和冥想享有無上的榮耀,但那些適用於實戰的對策卻對我們幫助更大。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以下三個策略頗爲有效。第一,留出固定的時間,專注於你的焦慮。具體來說:找出一個筆記本,並將其命名爲“我的憂慮之書”。每天留出十分鐘,在本子上記下令你憂慮的一切,無論這種焦慮是合理、是愚蠢,還是模糊不清。第二,購買保險。第三,專注於工作,是應對胡思亂想的最佳療法。

◆ 30 意見的火山 爲什麼不持觀點會讓人更加自在

>>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蘊藏着各種意見的火山,它會不斷噴發出各式各樣的觀點和想法。

>> 我們會因此犯下三類錯誤。第一,我們會對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 第二,我們會對無法回答的問題發表意見。

>> 第三,我們還傾向於對複雜的問題(比如本章開頭的那些問題)做出草率的回答。

2023/2/22 發表想法

《冥想盆》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用來保存頭腦中的想法和記憶的不可思議的工具,是屬於霍格沃茲的東西(也屬於學校)。鄧布利多院長多次使用。

>> 在你的腦海中放一個大桶,我們可以稱它爲“複雜之桶”。把那些你不感興趣的、無法回答的,或是太過繁雜的問題都一股腦丟進去。別擔心,即便如此,生活每天也會爲你留下足夠多的話題,即那些你可以表態或不得不表態的話題。

>> 在你的腦海中放一個大桶,我們可以稱它爲“複雜之桶”。把那些你不感興趣的、無法回答的,或是太過繁雜的問題都一股腦丟進去。別擔心,即便如此,生活每天也會爲你留下足夠多的話題,即那些你可以表態或不得不表態的話題。

>> 我看着他的眼睛,說了句“我不知道”。他放下筆,臉上擠出一絲苦笑,彷彿沒聽懂這句簡單的話。“您這句‘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呢?”“我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回答道。“但您總得有您的看法吧!”“不,我並非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因爲這個問題在我的‘複雜之桶’中。”

>> 如果真的想要持有某種觀點,你該怎麼做呢?抽出一點兒時間,心平氣和地將它寫下來。寫作是整理思路的理想方式。在將觀點凝結成語句的過程中,凌亂的想法會變得越發清晰。此外,你還需要參考他人的觀點,尤其是那些相反的觀點。在確定了你的觀點後,請對其提出質疑。試着推翻自己的觀點,是檢驗其能否站得住腳的唯一方法。

>> 真正重要的意見只有1%。即使在談及這一小部分問題時,你也不能死抓住“意見的火山”噴發出的第一個觀點不放。你可以想象自己此時被邀請參加一檔談話節目,而在場的其他五位嘉賓全都反對你的觀點。在現實中,你需要模擬這五位嘉賓,極力捍衛自己觀點的對立面,只有這樣,你才值得擁有自己的觀點。

◆ 31 精神堡壘 幸運女神的輪盤

>> 波愛修斯寫下了最後一本書——《哲學的慰藉》。有一個上了年紀,卻容貌出衆的哲學女神建議: 第一,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命運”之類的東西,請接受這一點。
第二,擁有的、珍視的、熱愛的一切,包括你的健康,以及你的愛人、孩子、朋友、房屋、財產、故鄉、名譽、地位等,都會隨時光而消逝。所以,請不要過於執着地追求這些。
第三,如果你像波愛修斯一樣失去了很多,乃至一切,那麼你也應當意識到,在自己的人生中,積極的元素還是佔據了上風(否則你便無法在此時訴苦了)。此外,你還要明白一點:人生中的甜蜜總會包含在苦痛之中,怨天尤人是不可取的。
第四,你唯一不會失去的正是自己的思想,即你的思維工具,你解讀厄運、損失和打擊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爲“精神堡壘”,這座堡壘是一塊永遠也無法被攻佔的自由高地。

>> 斯多葛學派是一個古老卻極度實用的生活哲學流派,它起源於公元前4世紀(波愛修斯生前1000年)的雅典,並於公元2世紀在羅馬經歷了自己的輝煌時期。斯多葛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塞內卡(一位大富豪)、愛比克泰德(曾身爲奴隸),以及羅馬帝國皇帝馬克·奧勒留。令人驚奇的是,時至今日,斯多葛學派居然是唯一一個能爲日常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哲學分支。其他哲學流派或哲學分支雖然能夠激發人們的才智,卻對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難鮮有幫助。

◆ 32 嫉妒 魔鏡,魔鏡

>> 美國作家戈爾·維達爾曾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只要身邊的朋友小有成就,我就會覺得自己彷彿少了點兒什麼。”

>> 嫉妒不僅僅是人類的情感,它同樣屬於動物的本能。

>> 這便是嫉妒的有趣之處:我們越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就越容易產生嫉妒之心。我們尤其容易嫉妒那些在年齡、職業、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等方面與我們相仿的人。

>> 這麼看來,其實我們也找到了應對嫉妒的辦法:只要不拿自己和別人相比,嫉妒便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嚴格避免一切比較,是應對嫉妒的黃金法則。

>> 衆所周知,臉書讓許多用戶感到沮喪和疲憊。在洪堡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嘗試找出其中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什麼?你猜對了:嫉妒!這很好理解,因爲臉書設計之初便是爲了方便同類人互相比較

>> 讓自己意識到專注點幻覺纔是最重要的。

>> 鄰居的保時捷,每一次引擎啓動的聲音,都會像把小刀子一樣刺進你的心臟。如果你能意識到這種專注點幻覺,那麼拔出這些嫉妒的刀子就會容易很多。你嫉妒的事情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

>> 針對自己的嫉妒對象,你可以找出他們生活中最糟糕的方面,想想他們正如何在自己的麻煩中苦苦掙扎,這時你馬上就會開心很多。

◆ 33 治病不如防病 避免讓問題出現,勝過動手解決問題

>> 智慧是一種實戰技能,智慧能衡量我們領航人生的水平究竟有多高。誰如果能意識到,規避困難幾乎總會比解決困難要容易很多,那他也一定能明白這條簡單的定義:智慧就是預防措施。

>> 我們的個人生活也是如此嗎?你也許並不相信,在你取得的成就中,至少有一半都是預防性的成就。

>> 查理·芒格曾說:“在我的一生之中,我一直都在設想各種困難……我會預見困難,並在困難真的出現時拿出合適的應對方案,而這一切絕不會奪走我的快樂。”

>> 我的建議是:每週花15分鐘時間,集中精力思考潛藏在生活中的那些災難性風險,而在其餘的時光中,你應當將這一切都忘掉,繼續快樂地、無憂無慮地生活。

◆ 34 心中的救濟工作 爲什麼你不應當爲世界的現狀負責

>> 我們需要拿出應對策略,即那些幫助我們直面世間災難,避免內心失衡的思維工具。

>> 第一,除非你是奧古斯都大帝、查理大帝或約翰·肯尼迪,否則你能親手辦到的事情十分有限。請牢記這一點:絕大多數人爲的災難,比如衝突、戰爭或恐怖主義,都會比表面上看到的要複雜得多。

>> 第二,如果你想幫忙減少地球上的苦難,那就捐錢吧。

>> 許多人愛上了當義工這樣荒唐的事,他們相信志願工作是有意義的。事實上,志願工作是在浪費你的價值。只有將時間投入在自己的能力圈內(見第14章),你付出的時間纔有意義,因爲在這個領域中,你每天創造的價值是最高的。

>> 第三,大幅度降低自己對新聞的關注度,特別是在人道主義危機發生的時候。

>> 第四,你可以假設宇宙中充滿了生命,而類似的危機、災難和苦難,同樣會在其他無數的星球上蔓延。這種設想會幫助我們對災難保持一定的距離。換句話說,邪惡無處不在,它是一種普遍現象,是不可能被消滅的。由於你的個人資源有限,所以你必須要集中精力,選擇兩三個救援組織,並通過慷慨的捐贈來幫助它們。而其他那些發生在自己城市、國家、星球,乃至別的星球上的暴行,你則只能堅忍地接受。

>> 第五,你不應當對世界的現狀負責。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曾經從才華橫溢的數學家,同時也是“計算機之父”的約翰·馮·諾伊曼那裏聽到過這個觀念:“馮·諾伊曼告訴我,你不需要對你所處的世界負責。因此,我便有了一種‘社會失責感’。打這以後,我的生活一直都很快樂。”費曼所說的“社會失責感”指的是:如果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在非洲建醫院,那你並不用爲此感到內疚。如果你的處境比阿勒頗的炸彈受害者要好,那你也沒必要內疚,因爲這都是命運之神的安排。你應當讓自己過上內容豐富的體面生活,並避免成爲一個野蠻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你便已經爲建設更美好的世界做出了幾分貢獻。

◆ 35 專注力陷阱 如何對待自己最寶貴的資源

>> 蓋茨曾在席間詢問衆人,他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巴菲特的回答是“專注”,而蓋茨本人的答案也是“專注”。

>> 專注力、時間和金錢,這三者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資源。我們對後兩種更加熟悉。時間和金錢甚至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學科,在學科內,它們被稱作“工作”和“資本”。然而,儘管專注力在這三種資源中價值最高,對我們的成功和幸福而言也最爲重要,但我們對其卻瞭解甚少。

>> 第一,不要將新事物和重要的事物混爲一談。

>> 第二,請避開免費的信息或技術,因爲這些都是由廣告資助的專注力陷阱。

>> 第三,與多媒體有關的一切,你都應當遠遠避開。

>> 第四,你必須意識到專注力是不可分割的,這一點與時間和金錢不同。

>> 第五,在與信息打交道的過程中,你應當佔據主動,而不是處於弱勢地位。

>> 從專注力和幸福的角度分析一下吧。這二者有什麼關係?息息相關!保羅·多蘭曾寫道:“幸福取決於如何分配自己的專注力。”

◆ 36 讀書要減量加次 我們閱讀的方式是錯誤的

>> 有時候,書中的某一句話會像迷失在霧中的小舟一樣,從我的腦海中靜靜漂過。

>> 我們讀書的方式是錯的。我們的選擇太過寬泛,而我們的閱讀則不夠徹底。我們任憑自己的專注力四處遊蕩。

>> 我在挑書的時候極爲嚴苛,最多隻會在一本書上花十分鐘時間,然後便會做出決斷:讀還是不讀。讀書票會讓我堅持自己的苛刻。

>> 一本書讀兩遍?爲什麼不呢?聽音樂的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一首曲子聽好多遍。

>> 這裏的關鍵詞是“沉浸”,而它的反義詞則是“瀏覽”。這裏再細講幾點。第一,效果。第二,偵探小說不應當出現在我們的讀書票中,因爲我們幾乎不可能將它再讀一遍。誰又願意再次邂逅一個已經熟知的殺人犯呢?第三,你必須要決定屬於自己的那張讀書票上應當有多少個小方格。我爲未來十年留出了100個小方格,平均下來就是一年讀十本書。

>> 第四,如果你還年輕(我們暫且將“年輕”定義爲“閱讀生涯”的前1/3),那你此時應該做的就是吞下儘可能多的書。無論是長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還是各式各樣的通俗類書籍,你都應當混搭着讀,不必考慮作品質量,讀到滿腹經綸爲止。因爲這與一個數學層面的最優解相關,也就是“祕書問題”(見第48章)。

>> 通過這種選材寬泛的閱讀,或者用統計學的話說,通過在閱讀生涯的前1/3瞭解足夠多的樣本,你將會對圖書門類和流派有一個全局印象,你評價的眼光也會因此變得尖銳,而這會方便你在將來以極爲嚴苛的標準挑選讀物。請在進入不惑之年的時候再爲自己準備這張讀書票,並嚴格地遵守使用規則,因爲40歲之後的人生,對於低級讀物而言實在是太短暫了。

◆ 37 教條的陷阱 爲什麼理論家總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 。我們的知識絕不像自己期待的那樣客觀。在《知識的錯覺》一書中,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費恩巴赫將其稱爲“羣體知識”。我們喜歡將自己當成自由的思想者,然而事實上我們並不是。我們對待自己觀點的態度,和對待穿着的態度沒什麼差別。時下流行什麼,我們就穿什麼,或者更具體點兒說:羣體裏的成員穿什麼,我們就穿什麼。

>> “觀念形態”。觀念形態是徹頭徹尾的團體意見,它會以批量的形式爲我們提供觀點。觀念形態是極度危險的,

>> 觀念形態包含以下兩個危險的信號:不容辯駁和混沌朦朧。

>> 獨立思考,不要讓自己成爲過於忠實的羣組成員。最關鍵的是,你要遠遠繞開各種教條。

◆ 38 思維減法 如何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 《生活多美好》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美國小城貝德福德福爾斯,主人公喬治·貝利想要在聖誕夜結束自己的生命。

>> 天使突然滿足了貝利的願望,讓他目睹了沒有他的貝德福德福爾斯會是何種悲慘的景象。回到現實世界之後,貝利從絕望的情緒中走了出來,併爲自己依舊活着而感到欣喜若狂。

>> 心理學家將這種思維方式稱爲“思維減法”。

>> 感恩對我們而言是一種十分合理的心態。幾乎所有心理自助書籍都會要求讀者在睡覺之前,將一天中的積極元素回想一遍,並對此心存感激。然而感恩卻伴隨着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應當感謝誰?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其感激之情往往缺乏接受的對象。第二個問題便是習慣與適應。人類的大腦雖然會對變化做出激烈的反應,然而卻能很快適應某種狀態。

>> 丹尼爾·吉爾伯特將其稱爲“心理免疫系統”。然而不幸的是,心理免疫系統也會對積極的經歷施加影響。

>> 雖然感恩會通過有意識地讀取並強調生活中的幸運,來對抗習慣的力量,但我們也同樣會慢慢習慣這種心理強調。所以,每天晚上都堅持回憶積極經歷的人,其幸福感會不如那些回憶頻率更低的人。這個結果是矛盾的,然而這種矛盾卻可以用習慣的“平復力”來解釋。

>> 在調查了巴塞羅那奧運會獎牌獲得者之後,人們卻得出了相反的結果:銀牌獲得者的幸福感不如銅牌獲得者。爲什麼?因爲前者想到的是金牌,而後者想到的則是那些沒拿到獎牌的運動員。

>> “思維減法”的比較對象一直都是沒有獎牌的人

>> 心理學家保羅·多蘭曾說過:“人生中的很多快樂都是感受不到的。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來讓自己感受到這些快樂。這就好比你在彈鋼琴,卻不知道自己的曲子聽起來如何。人生很多片段都如同彈鋼琴,我們無法在過程之中聽清鋼琴的聲音。”只有藉助“思維減法”,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完整的旋律。

◆ 39 思考極點 思考好比手電筒,行動纔是探照燈

>> 噓!我要告訴你一個關於作家寫作的大祕密:最好的想法都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的,而不是在思考的時候。

>> 這個時候,任何思考都不會再讓他前進一步。思考可以獲得的額外信息量已經下降到零。我們可以將這一時刻稱爲思考極點。思考過程帶來的回報是快速遞減的,達到思考極點的速度快到令人驚訝。

>> 畢加索知道大膽嘗試是多麼有價值。他曾說過:“若要知道你想畫什麼,你必須要開始畫畫。”

>> 嘗試藉助沉思來發現自己真實的慾望,看到人生的意義,或是找到幸福的黃金核心,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心理學家將其稱爲內省錯覺(見第8章)。實際上,這種自我調查可能更會令你身陷沼澤之中,交織的情緒、模糊的思想和混亂的念頭便是其中的泥漿。

◆ 40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角色調換

>>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一招很少奏效,因爲換位思考所需要的思維跨度太大,而我們對此的好奇心卻很小。爲了能真正理解一個人,你必須要接過他的攤子,這並非思維實驗,而是切實的行動。你需要換上對方的鞋子,親身體驗他所處的境地。

>> 思考與行動,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很多人卻會將二者混淆。

>> 教堂、軍隊和大學是世界上最穩定的組織,它們已經度過了幾個世紀,並在無數場戰爭中倖存了下來。這些機構保持穩定的祕訣是什麼?就是從內部招募人員。每個級別的管理層都非常熟悉那些實用技能,他們知道“下面的人”會作何感受。

>> 你應當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並真正體驗一下。請同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夥伴互換角色,比如你的伴侶、客戶、員工、選民(如果你是政治家)等。要想同他人建立互信,角色轉換是迄今爲止最有效、最快速、最划算的方式,其效果遠勝其他方法。

>> 由於互換角色有時候不可行,所以我還有一個建議:閱讀小說。你讀的小說要儘可能多、儘可能好。沉浸在一部優秀的小說中,同主角共同經歷每一次高峯和低谷,是一個介於思考和行動之間的行之有效的折中方案。

◆ 41 改變世界的幻想(上) 不要癡迷於“偉人理論”

>> “我們能夠改變世界,讓它變得更加美好。對此你也可以有所作爲。”(納爾遜·曼德拉)。“只有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這個世界。”(史蒂夫·喬布斯)。

>> “個體改變世界”是21世紀影響力最大的意識形態之一,但這只是一個巨大的幻想,其中摻雜着兩種類型的認知偏見。第一種是專注點幻覺。第二種認知偏見叫作意向立場,這是美國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提出的概念。意向立場意味着,我們會假設是某種意圖推動了改變的發生,無論其背後是否真的存在意圖。

>> 英國作家、政治家馬特·裏德利在其《自下而上:萬物進化簡史》一書中,對“偉人理論”進行了徹底駁斥。他說:“有些聰明人恰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而他們可能會得到我們過多的頌揚。”

>>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是在無數趨勢和影響力的作用下產生的。歷史的運轉更像是街上的車流,而不是單個的汽車。從本質上看,世界歷史有時是無序的、偶然的、不可預測的。

◆ 42 改變世界的幻想(下) 爲什麼我們不應將任何人(至少不應將自己)奉上聖殿

>> 從根本上看,一切需要被發現的東西,都會在某個時刻被某個人發現——這便是來自科學的咒語。

>> 無論你的成就多麼不同尋常,事實上,即使沒有你,該到來的也還是會到來。個人對世界的影響微乎其微。作爲商人、學者、首席執行官或將軍,無論你多麼出色,在整個世界的框架下,都是微不足道的。

>> 唯一能夠讓你發揮出決定性作用的地方,就是你的個人生活。

>> 對於美好生活而言,最有價值的策略之一就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

◆ 43 “正義世界”的謬論 爲什麼生活看起來不像一部經典的偵探小說

>> 我相信,如果你能夠將世間的不公當成一種客觀事實,並以堅忍的態度接受這個事實,那麼你的生活定會更加美好

>> 堅信這個世間並不存在公平的計劃,是構成美好生活的拼圖之一。請專注於自己的花園,也就是你的個人生活。你會發現,這座花園中已經有足夠多的雜草等着你拔除了。你生命中所經歷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給你的命運帶來了沉重打擊的事情,其實同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並沒什麼關係。請以冷靜且堅忍的心態,坦然接受一切不幸與失敗。當然,在面對那些驚人的成就與意外的好運時,你要做的也是如此。

◆ 44 貨物崇拜 不要製造“稻草飛機”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在一次演講中曾經提到了貨物崇拜現象:“薩摩亞羣島上的原住民並不知道那些‘巨型飛鳥’究竟是什麼。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他們的儀式無可挑剔,他們營造的場景和過去如出一轍,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沒有一架飛機降落於此。”藉助這個案例,費曼對形式主義進行了抨擊。即使在科學界,形式主義的破壞力依舊存在:我們堅持形式,卻對內容缺乏正確的理解

>> 請對那些信奉貨物崇拜的人和組織敬而遠之,並離開那些靠儀式、言語和表象來撐門面,卻不重視效益和成就的企業。有一點也頗爲重要:在真正瞭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之前,請不要盲目模仿他們的行爲。

◆ 45 參加屬於自己的比賽,你就是贏家 爲什麼常識只適合作爲業餘愛好

>> 專業領域的出現如同雨後春筍,其數量的增長速度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石器時代的人只有作爲全才才能生存,專家是活不下來的。然而在一萬年後的今天,情況卻恰恰相反:人們只有作爲專家才能生存下來,全才反而沒有機會。

>> 我們應當停止對全才的吹捧了。從一萬年前開始,專業化便成爲通向職業成就和社會繁榮的唯一途徑。

>> 凱文·凱利曾說過:“贏家的數量是無限的。只要別去參加屬於他人的比賽,你就能成爲贏家。”

>> 這對於你我而言意味着什麼?第一,我們對自己專業的研究不夠極致,所以當別人超越我們時,我們會感到驚訝。在比較過程中,請永遠不要忽視自己的領域,也就是自己的能力圈。第二,只有成爲該領域全球範圍內最優秀的人,“勝者爲王”效應才能幫助你。第三,不要爲了改善職業前景而去囤積各個領域的知識。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不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 46 軍備競賽 遠離戰場的理由

>> 《愛麗絲鏡中奇遇記》。書中的紅桃皇后(一個象棋角色)曾對小愛麗絲說過一句話:“在這個世界裏,你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才能讓自己留在原地。”

>> “軍備競賽”現象。這本來是一個軍事術語,然而這股支撐着軍工業根基的暗流,卻已經出現在了各行各業之中:人們互相效仿,被迫武裝自己,到頭來,整個過程毫無意義。

>> 約翰·卡西迪曾在《紐約客》雜誌中寫道:“如果人人都有了大學學位,那麼這張文憑並不會讓你與衆不同。要想在此時獲得夢寐以求的工作,你便需要在精英大學就讀。教育因此會成爲‘軍備競賽’,並讓‘武器製造商’獲利。在這個案例中,大學就是獲利方。”

>> 你應當如何抽身呢?答案是:嘗試找出一些沒有受到“軍備競賽”影響的領域。

>> 如今,人類每年會發表200萬項科研成果。而在100年前(愛因斯坦的時代),這個數字甚至不到今天的1%,然而當時科學界“破冰”的頻率卻與目前旗鼓相當

>> 如果你想成爲音樂家,千萬不要選鋼琴或者小提琴。鋼琴家和小提琴家是地球上最不快樂的音樂家,因爲這兩個領域中的競爭是最殘酷的,並且仍舊愈演愈烈。

◆ 47 讓偏執狂成爲你的朋友 爲什麼你要認識“圈外人”,但卻不要讓自己成爲他們

>> 絕大多數“另類”屬於喜歡胡搞的人,但並非所有的“另類”都是如此,在這個羣體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僅靠一己之力便能讓世界前進一步的人。事實上,科學、經濟和文化領域中的諸多重大突破,都應當歸到“另類”羣體的名下,這些羣體數量多得驚人。

>> 圈外人有一個戰略上的優勢:他們不必堅守團體公約,併爲此浪費時間。

>> 圈外人的另一個優勢是,由於身在局外,所以針對現有體制中的缺陷和矛盾,他們的目光會更加敏銳,而團體內的成員則會被一些制度矇蔽雙眼。

>> 過上圈外人的生活,這是一種充滿浪漫色彩的想象,然而你卻不應該成爲他們中的一員。

>>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你可以將一隻腳踏入團體,這會確保你能夠享受會員資格帶來的一切好處,但請同時用另一隻腳來探尋。

>> 同圈外人打交道,你應當遵守以下幾條準則。(1)避免阿諛奉承:你需要做的,是真正參與到他們的工作中去。(2)對地位的輕視:圈外人完全不會在乎你有沒有博士頭銜,或者你是不是扶輪社的社長。(3)寬容:圈外人很少守時,而且他們有時候會蓬頭垢面,或者穿五顏六色的襯衫。(4)互惠:你也要同他們分享屬於自己的資源,比如想法、金錢和人脈。

>> 如果你能將這種“劈腿”練好,你甚至可能成爲二者之間的橋樑。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都曾經身處於團體之中,但同時也都與當時那些瘋狂的“科學怪人”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 48 祕書問題 爲什麼我們人生中的樣本太少

>> 假設你要招聘一位祕書,現在有100位女士看到招聘信息後前來參加面試,你需要按照隨機順序,對她們進行單獨面試,並在每一次談話後立即決定是否聘任對方,你不能過一天再做決定,也不能等所有的面試都結束後再擇優錄取,而且你在面試後做出的決定無法撤回。此時你該怎麼辦?

>> 這個問題數學家都知道,人們稱其爲“祕書問題”。令人驚奇的是,針對該問題,的確存在唯一的最優解:你應當首先面試37個人,然後將她們全都拒絕,此時你已經知道這37人中最優秀的那位是什麼水平了。在隨後的面試中,只要出現比之前的冠軍還要優秀的候選人,那你便立即將其錄用。一旦運用了這個方法,你的決定將會非常出色。雖然你未必能選出最棒的那位,但你肯定能選出一位相當優秀的祕書。統計學已經證明,其他任何方法都達不到這麼好的效果。37這個數字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37除100,結果正好是數學中的常數e(約爲2.718)。假如只有50人應徵,那就先拒絕掉前18位(50/e的結果),隨後再聘用第一位表現比前18人都好的應徵者吧。祕書問題最初被稱作“婚姻擇偶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在同他人結婚之前,我應當先與多少位女士(或男士)試婚?由於戀人的數量不可預知,所以之前說的方法並不是很好用。出於這個原因,數學家給這個問題改了名字。

>> 沃倫·巴菲特的話說就是:“近似的正確,勝過精確的錯誤。”

>> 祕書問題爲何依舊重要呢?答案是:它能在我們面臨重要抉擇時提示我們,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究竟應當“試水”多久。

>> 爲什麼我們總是傾向於過早做決定?我們爲什麼總是沒有耐心?第一,樣本試驗要花費精力。第二,樣本本身會黏住我們。第三,我們喜歡擁有一個被清理乾淨的頭腦,希望能完成一個主題,然後跳到下一個。

>> 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大、更復雜,同時也更加豐富多彩。所以,請在年輕的時候儘量多完成一些樣本實驗。

◆ 49 期望管理 期望值越低,幸福感越強

>> 那時的感受,就彷彿有人拿着紅酒起子朝着我的心臟紮了進去,然後又將它一圈一圈地擰進了我的心窩。

>> 若是沒有期待,人腦將無法運轉。我們的大腦是一部充滿期待的機器:

>> 研究表明,期待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幸福感,而不切實際的期待更是幸福的頭號殺手。

>>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自己的期待呢?我的建議是:你應當像醫生分診急救病人一樣,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排序,將“我必須做的”“我想要做的”“我期待做的”進行區分。

>> 第一類事情強調的是必要性;第二類是願望,或者說是偏好和目標;第三類則是期待。

>> 只有極少數的願望纔會成爲“必須”二字的基礎。

>> 沒有任何願望(目標、偏好)的人生,意味着虛度的人生,可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被願望束縛了手腳。你要知道,有些願望是你無法實現的,因爲它們不由你控制。

>> 在看完了那些所謂的人生使命和願望之後,我們再說說排在第三位的期待。你遭遇的許多坎坷與不順,都應歸咎於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尤其是對於他人的期待。你不能指望別人順遂你的心意行事,這就好比你不能指望天氣的好壞能由你的心情決定一樣。

>> 那麼,人們該如何建立合乎實際的期待呢?第一步:在每次小聚、每次約會、每個項目、每場派對、每個假期之前,在讀每本書、開展每一次計劃之前,你都要先將任務、目標和期待清晰地區分開。第二步:用0到10之間的數字來對自己的每一個期待評級。第三步:將每一個期待的分值都減掉兩分,然後把你的心理預期也調整到新的數值上。完成整個過程最多需要十秒鐘。

◆ 50 史特金定律 如何調節自己的“垃圾探測器”

>> 在20世紀50~60年代,泰德·史特金是美國最高產的科幻小說家之一。史特金總是要默默忍受那些來自文學評論家的點評,比如“科幻小說90%都是垃圾”。對此他是這麼迴應的:“沒錯,你說得對,但在所有已經出版的讀物中,也同樣有九成都是垃圾,任何門類都是如此。”他的回答被稱作“史特金定律”,並最終載入史冊。

>> 正如美國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所說,史特金定律不僅僅適用於圖書和電影:“任何事物,其中90%都是垃圾。物理、化學、進化心理學、社會學、醫學、搖滾與鄉村音樂界……各個領域均是如此。”至於這個比例恰好是90%,還是隻有85%,甚至高達95%,這倒的確存在爭議,不過計較這個也沒什麼必要,我們就簡單地認爲它是90%吧。

>> 我之前一直堅信,人們拿得出手的成果,絕大多數都是重要的、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且是有價值的。由於心懷這種信念長大,所以每當有什麼不合心意的東西出現在我身邊時,我都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今天我明白了:如果一部戲劇在我眼中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那並非因爲我缺乏修養;如果一個商業計劃給我留下了糟糕的印象,那也並非因爲我缺少商業細胞;如果在一場官方宴會中90%的人都讓我覺得無聊,那也並非因爲我缺乏博愛之心。不,原因並不出在我身上,而是出在這世間。

>> 史特金定律是一件卓爾不羣的思維工具,它會“允許”你將看到、聽到、讀到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放在一邊,而不會有愧疚的心理。

>> 請不要嘗試着將世界從這些沒有價值的元素中淨化出來,你辦不到的。

>> 請對自己的選擇加以限制,僅僅選擇那些少數有價值的東西,而將其他的都放在一邊。

>> 史特金定律不僅對外部世界有效,它也同樣適用我們的內心世界。以我爲例:我心中90%的主意都是毫無用處的,90%的感覺都是毫無道理的,90%的願望都是毫無意義的。正因爲對這一點心知肚明,所以我會十分謹慎地思考,自己應當對哪些來自個人的“精神產品”加以重視,對哪些則應當一笑而過。

>> 還有一個小竅門想介紹給你,這條法則在我的印象中總能應驗:如果你不能確定一個東西是不是垃圾,那它肯定就是垃圾。

◆ 51 對謙虛的讚美 將自己看得越輕,生活就會越美好

>> 假設有A和B兩種人:A類人有着無比強烈的自尊心,而B類人則恰恰相反,他們謙卑自持。

>> 問題是,我們從A類祖先那裏繼承的自尊心過於敏感脆弱,這種心態會令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我們總是因爲幾句不中聽的話而大動肝火

>> 我的建議是:用下個世紀的眼光來審視自身的價值。無論你現在是何等傳奇的人物,再過百年,你所有的功績聲名終將歸於塵土。美好生活的基本準則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驕傲和幸福呈反比關係

>> 第一,重視自我會花費大量的精力。

>> 第二,我們越是一味擡高自己,就越容易掉入自利偏差的陷阱。

>> 第三,你會爲自己樹敵。過度重視自我的人,不會允許別人也這麼做,因爲這會貶低他們的相對位置。

>> 很多人認爲,謙虛的人會受到懲罰。謙虛會讓別人敢於對你肆意妄爲,難道不是嗎?事實恰恰相反:只要堅持自己清晰的“外交政策”(見第9章),那麼你越謙虛,別人便會越尊重你。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誠實,首先是對自己誠實。

>> 如今,自視過高已經成爲現代文明的通病。我們沉迷於自己的世界,就好比一隻叼着鞋子不放的小狗。所以,丟掉那隻鞋子吧!它毫無價值,而且很快就會變得臭氣熏天。

◆ 52 內心的成功 爲什麼輸入比輸出更重要

>>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成就榜單”,然而這些成功的人,他們的成就究竟有多高?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人們對“成就”的理解。

>> 社會能借助其衡量成就和頒發榮譽的方式,來控制個體成員對個人時間的支配。

>> 爲了讓自己不被《福布斯》排行榜之類的東西逼瘋,我們必須明白兩件事。首先,成功的定義是時代的產物。

>> 沃倫·巴菲特說:“假如我在幾千年前來到這個世界,那我已經是野獸的美味佳餚了。”

>> 其次,物質方面的成功屬於百分之百的隨機事件。

>> 針對成功,我想爲你的內心帶來一個全新的定義,一個至少已經有2000年曆史的定義。依照這個定義,成功與社會分配榮譽的方式毫不相干,也無法通過那些世俗的榜單來衡量。我的定義是:內心的成功纔是真正的成功。就是這樣!

>> 這與燒香、冥想和瑜伽都毫無關係。追逐內心的成功,是最理智的行爲之一,同時也是西方思想的根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哲學家將這種成功命名爲“不動之心”

>> 如何才能獲得內心的成功?我們應當僅僅專注於那些自己能夠改變的元素,並將其他一切堅決屏蔽掉。我們的焦點應該是付出,而不是收穫。

>> 約翰·伍登說:“成功是內心的平靜,只有在你爲了成爲最好的自己而拼盡全力時,你才能獲得這份平靜。”

>> 當然,平心而論,沒有人能百分之百追求內心的成功,並對外在的成就嗤之以鼻,然而我們卻能夠藉助日復一日的練習來讓自己接近那顆“不動之心”。你應當在一天結束之前檢討一下:我今天在哪裏失敗了?我今天在哪些時候讓自己被有毒的情緒傷害了?哪些我無法控制的打擊讓我動搖?我應當運用哪些思維工具來提升自我?你沒必要成爲墓地中最富有的那一位,而是在此岸今生,成爲內心最成功的那個人。“讓你旅途中的每一天都成爲傑作!”這是伍登反覆傳遞給隊員的理念。

◆ 後記

>> 中世紀的否定神學是相同的。針對“上帝是誰 / 上帝是什麼”的問題,神學家的答覆是:我們不能說上帝是什麼,我們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美好生活也是如此:我們不能說它究竟是什麼,我們只能確信地說,哪些不屬於美好生活。

>> 本書中的52種思維工具是從哪裏來的呢?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過去40年來的心理學研究。第二,斯多葛學派,斯多葛學派非常重視實踐訓練以及生活準則。 第三,有着悠久傳統的投資類著作。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