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個技術活

求學時,總以爲能識字便會“走遍天下都不怕”,畢業直面社會才感到後怕,想想,讀書也是一門技術活。

世界上最神奇的是書,它能讓我們長大,讓世界變小。

那年,離開校門隻身帶着幾件換洗的衣物匆匆翻爬進入綠皮列車踏入荷城。

第一次見到如此廣袤的大地頓時覺得哪個方向都是東南西北,此時,身上的call機跨市後已成了累贅。路癡再加上高中會考後早就把地理丟得無影無蹤,身無銅板徒步瞎轉,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要應聘的高中大門。

接待我的是教務處兩位資深長者,簡單自我介紹之後,其中一人不耐煩的隨手從荷城當地日報副刊中圈出一篇美文《春天的路》讓我到隔壁教室準備半個鍾。天啊,實習那會兒只接觸過初一的教材讓我如何是好,沒有教參也沒有人指點,眼前只有一張圈字的報紙、一支筆和半截白的紙,想想如若放棄不知道還要翻爬多少次綠皮車、忍受多少人擠入及汗臭紛飛的煎熬。

於是,快速的閱讀勾勒試講板書大致的結構,再思忖用怎麼樣的語調語氣等等。書到用時方恨少,還沒領悟到作者的情感脈絡,30分鐘大限已至。上講臺、板書,然後激情燃燒10多分鐘,不知是兩位長者聽不懂我那蹩腳的普通話還是我上課沒有思路,爾後,他們又拿出《中國近現代史》叫我隨便挑選一節試講,我不假思所的挑選“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就自誇自語的敞開胸懷開講,動情之處引經據典--拔哥開倉放糧的傳說,餘光閃見兩位長者在微微點頭,心理想他們不會在戲弄我吧。第二天叫我去辦手續留了下來。

 讀書,我算是蠻幹,沒有技術含量,學也學不好。

 人生路漫漫,處處是考場。求學時,學校和老師出題,畢業後,時代和社會出題。

 長期來根深蒂固好好讀書的態度,沒有跳出書本的思維,以至如今仍然沒有形成自己的語言水平、感知能力、鑑賞能力,語言風格等獨立的知識諸備體系,有時小兒“神祕”的表情竟然詞窮難以言說及描繪。

 這也許就是讀書態度的問題所致。從閱讀中發掘作者的情感,愁苦、喜悅、明亮及晦暗,在字裏行間驅遣着自己的思想與作者前行,讓眼界拓寬,讓情感豐富,讓精神飽滿,不拘泥於敬畏和惶恐。寧可亂喫飯不可瞎說的風氣,在文字的斑駁裏,要主動感受一代人的風骨。只要好奇心不死,便要認真閱讀。

書山有路,技術先達。讀書不妨有“怪異的思考”,新時代再也不需要把我們曾經的“萬里長征”重走一遍,但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永不過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新長征。當智慧遇見了兼聽開放就有了光芒,當熱愛遇見了精益求精就會有了驚喜,當夢想遇見了全力以赴就會產生了奇蹟。

讀書,讀成了技術,起筆就是汗水詮釋的青春,落筆定是堅定書寫的當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