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建構遐想 文/胡柳煙

 

若要在全球視野下分析中國的文化建構,就要注重研究分析近代以來的中國,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做出了哪些應對、改變,派生出來了哪些不同以往的思想潮流與政治實踐,重新做了哪些社會組合與結構調整,而它們又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着中國,重塑着中國的文化?面對西方的擠壓,外部文化的影響,我們做出的調整又在現實中多大程度的改變着中國?在扶正與糾偏中,我們採取的策略有效嗎,符合民族文化發展的長久利益嗎?在那種新與舊,傳統與革新,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交鋒、調整、熔接過程中,是否實質上生成了新質先進文化的發展驅動或結果,還是僅僅只是套裝換了馬甲?


另外一方面,在梳理傳統文化時,應該秉持哪些中心原則在學術層面上是否要堅持先正本清源努力還原經典的本來面目後做出合於文化發展建構的批判與超越既然是合於文化發展建構的規律,那麼所需要用到的歷史眼光與現實投射,以及在天地範圍內的生命關懷,又該以何種表述正確有力的表達出來?這中間採用什麼方式與技巧,同樣考驗着研究者的能力。

假如還只是去做單一的線性的研究,在文科領域,其對現實人生的實際作用力就會越來越弱,反映在學科上的“無用論”將會更加凸顯。一種學說、理論,在現實人生那裏脫離人們的生活實踐越遠,也就會越缺少生命力,因此在實際上難以作用於世俗人心的發展變化,也就成了一種絕響,極大削弱了它本該產生的社會意義、現實意義——這不正是人文學科的窘境嗎?作爲一種知識,既無法從上至下傳導或輸送養分,又無能自下以上靠民衆自覺獲得,造成了彆扭的局面,有粥的人被限制着分不下粥,飢渴的人找粥喝又不知去哪裏找。


再就是針對科技的態度,假如無法從文化品性上對科技做出積極的呼應,是否會使文明的發展陷入冷硬的機械式圖景、程式化的規範、無活力的平穩,因此失掉了人作爲一種生命體最寶貴而富有生機的一面,消磨了人的靈性,也便消磨着人的人性與智性,所以必須保持應有的警惕。


這些作爲對文化建構與生成的枝葉,都該被考慮進去,形成一些總的原則與方法論,以便文化更好地茁壯成長。


——胡柳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