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代 | 潯陽街巷——女兒街今昔

說明:“潯陽文史”系列發佈老一輩九江文史專家們的文章,爲的是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廣泛傳播。除修訂個別標點,適當添加分段和圖片外,編者不對文章做更多修改。爲尊重原作者,文章首發於“潯陽敘話”公衆號,再由編者的公衆號“馮曉暉”轉發。

本篇選自2020年出版的潯陽文史參考資料叢書《潯陽逸聞》。

陳新代(作者像)

九江城區歷史上曾有一座禪寺“景德寺”,據宋趙不拙《景德禪寺記》載,其始建於唐光化三年(900)。

原九江郊區從山川嶺到黃土嶺這段路稱女兒街,現在路名叫人民路,在九江市中也算一條老路了。名稱的起源相傳是安徽有一女子拒絕嫌貧愛富的父親要其嫁人的成命,逃到九江這一帶沿途乞討,不食其父派人送來的飯食,最後餓死街頭。人們後來將該女子生前乞討的地方稱爲“女兒街”。

雖說稱“街”,實際上原只是城鄉結合部,所居大多數是貧困的人家。最早古代這段範圍是九江城南古驛道的一部分,要去南邊各鄉鎮或是去省城都要從此經過。到清末民初,因廬山開發繁華來往人多,當局將驛道拓寬修成馬路,民國四、五年間,又發展成通汽車的公路,成爲江西的第一條公路。

女兒街在這條公路中具體是個什麼狀況?藉助歷史文檔來反映它的面貌,民國二十六年(1947) 吳宗慈編印的《廬山續山志稿》,其中在描述“女兒街”該條目說:“居民二十八家,聚居公路兩側,房屋低矮,破瓦頹垣,景象悽側。”又說:“二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一家竈頭失火,十二家化爲灰燼矣。”女兒街並沒有因修通公路而變得富裕繁華起來,居民照舊貧窮還遭災害。

原文配圖

時光像長江水一樣流去,轉眼到了文革前的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個時候女兒街又是什麼狀況?六十年代距現在有半個世紀,靠年紀大的人回憶很難具體說清,這裏有一幅 1965 年 5 月 2 日女兒街的鋼筆寫生畫,畫面上直觀反映:女兒街兩旁的房屋大多爲一層,少數兩層;多數是板房土瓦,還有一些是土磚茅頂。稱之爲“街”甚爲勉強。曾有一位早年居住在附近的婆婆說,畫中右前方那座茅屋中住的是被人們稱爲“二代寡婦”的人家。一位寡婦帶大兒子,兒子結婚後生了一個孫女,不幸寡婦的兒子又去世了,實際上是兩位寡婦帶着個女孩,這二代女人被人們稱爲二代寡婦。

女兒街的貧困簡陋在改革開放以後纔得到大的改觀。隨着城區的擴大,女兒街已由城郊變成市區。時隔近 50 年,在原寫生的地點又拍了一幅照片,畫、照對比:茅房瓦屋全都不見蹤影,代之而起的是多層樓房、商鋪門面。原來那老式木電線杆也被漂亮的帶路燈的鐵電線杆所代替。陶磚人行道,沙土公路改爲平整的柏油路,轎車、摩托、公交車不時穿行其中。現在可以真正稱之爲女兒“街”了。

原文配圖

但是和城區其它主街道相比,女兒街仍顯得較爲初級,由於是老公路所改造,路面並不寬敞,兩旁的店鋪也大多隻有兩層,沒有大型商場駐入。市容也有些差強人意,街道上面線網凌空,特別是在照片的中部,數十條纜線亂糟糟紮在一起穿街而過,有品位的街道較爲少見。

歷史留下來的女兒街仍將前行,今後如何發展,如何變化,將留給關心的人們通過文檔來繼續給它作記錄。

讀後記:陳新代老師有很多方面令我特別敬佩,他治學嚴謹,對九江歷史研究頗爲精深,又有精湛的電腦技術,PS之類玩的很溜。這把年紀了,他腿腳卻好得很,還能跋山涉水考察古墓、棧道。如今人人都能拍照片,有誰能拿起水彩筆、畫板、速寫本,面對風景、古蹟,當場來一幅?陳老師可以的,當年可以,現在還可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