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啓蒙教育’到‘紅塵問道’,問一個‘自強不息’的‘本來’。”

《十萬個爲什麼》這本書算是我的“啓蒙書”之一,瞭解過我的過去的人大概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小王子》,以及後來我的“枕邊書”換成了《培根論人生》、《長短經》。這些都算是從小在意識深處培植的“根”,即在人生觀的形成過程中(雛形),這些“教育”扮演着根深蒂固的角色。

那麼,《十萬個爲什麼》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呢?最初,想法很簡單,無非是增長“知識”。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因爲了解那些知識本身並沒有給我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我是說,好像除了“知道”了原因之外,我從未想過:“我爲什麼要去了解這些知識呢?”

增加“談資”、爲“話題”添色、以此“顯得”自己“博學”、“知識”帶來的“虛榮”(我以爲了我“知道”了,就是我掌握了)、滿滿的“成就感”、……我思考了很多可能性,但似乎並沒有一個(“答案”)能夠使我認可。所以,我建議《十萬個爲什麼》這本書應該再增加一條:“爲什麼要讀十萬個爲什麼?”


那麼,我當初是出於怎樣的“心思”繼而翻開這本書呢?好奇心使然。童真嘛。畢竟,在讀這本書時,我才上小學三年級。在如此小的年紀,能指望有什麼多麼重大的原因呢?不過,令我費解的是,當時我確實讀完了這本書,而且不止一次地翻開過。關於這一點,我倒是瞭解一些,無非是對“知識”的鞏固,加上當時我的“課外讀物”資源有限(沒啥課外書看)。也就是說,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消遣。

而且,在小的時候,我所接受的教育是,“書並不需要區分好壞”。畢竟,那時候“強調”更多的還只停留在“開卷有益”的層面。想想看,在那麼小的年紀,然後是,那時候的孩子天性,對於“知識的渴求”什麼的壓根談不上,甚至,連“去上學”都是抗拒的。基於此種情形,好像願意翻開書已然是很好的局面了。

當然,也並不排除“老師確實忽略”了。我是說,這一點,可能連老師也沒意識到。或者說,老師們並不認爲我們會思考得那麼“深”。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我想就是:在當時,大家都接觸不到這類書(“壞書”)。所以,他們纔會忽略這一點吧。


對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之前我一直忽略掉了。那就是小時候我還讀過另一本書,類似“同年級作文”之類的(書名已經忘了),而之所以我能夠知曉這些書也有賴於這本書的推薦。那時候,我還並不知道原來那玩意兒叫“書單”。但“性質”是一樣的,也就是類似於“排名前十”的“小學生課外讀物”之類的。

所以,先知道它,然後去接觸它,繼而瞭解它。這樣一來,就都聯繫起來了。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可能內心深處還潛藏着這樣一個“祕密”:害怕缺失的恐懼感遠大於收穫所帶來的滿足。

“對錯誤根源的這種誤判,正是我們不斷重蹈覆轍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句話最好做個筆記)但是,我想說的是,也有賴於這一點,即我從未想過“爲什麼”,繼而它(閱讀)得以養成一種習慣。因爲問題從未得到根治,繼而它就勢必會一直影響到我,影響到我的行爲(換句話說就是,你不知道,未必它就不起作用。如果它是我們本來的“屬性”呢?)。與此同時,內心也在不斷求索和接近答案本身。就像我所堅信的:只要一直走下去,不停走下去,總有一天,內心的真實聲音會突然響起的。

那麼,縱觀我的“啓蒙教育”,從這件事兒,能夠發現幾個點呢?我是說,你是否能看得出來,這些“教育”本身所帶來的影響,對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的“伏筆”都有哪些呢?換句話說,根深蒂固的思維的形成(“教育”是核心的一部分,尤其是主動吸收的部分)。


說說我的發現吧:第一點,當然脫離不開《十萬個爲什麼》,而它所揭露的一個真相在於“那些我們認爲理所當然地問題,永遠值得我們思考”;第二點,也算是當前文化的一種“趨勢”了,即好像做什麼事兒都一定是有原因的,即使這個原因我們現在並不知道,但並不妨礙我們對此作出推論(這一點危害性挺大的,很容易導致“無妄之災”,即好像在說每一個人都是絕對理性的。但你我都應該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第三點,也是總的一點,那就是“因果論”的形成和加劇,即好像任何事物的出現或消失,必然是有原因的,且這個原因是必然存在的。即使,沒有直接關聯,也並不能阻止我們這樣去想(絕大多數理論的原理之一:世界萬物是聯繫的)。

那麼,還有什麼發現呢?一個是“比較”問題,即排名、書單等類似這種東西的存在(人們總是熱衷於這種東西,實際上,它也算是我們難以真正“獨立”的癥結之一。集體主義的“文化”核心之一,它能加深集體的概念);另一個則是“缺失感”,換句話說就是“損失厭惡效應”,也就是說“人們面對損失時的痛苦感要遠遠超於面對獲得時的快感”(這同樣是我們一再“重蹈覆轍”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也是我的一個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這句話很深,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性”和“天性”的發現。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千萬不要試圖去輕易挑戰人性”,至於爲什麼,很多人想到的是人性的“善惡論”,這着實看似合理,實則它在根源問題上就有問題。我是說,無論是“善論”或“惡論”,我們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呢?大多都是通過結果然後去逆推,或者說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中我們心底就已經有了“善惡”,繼而它無論是得出“善的”的結論還是“惡的”結論,都不過是“先入爲主”之後的“有罪推定”罷了(這本身是很不合理的)。就像一把刀,壞人拿到殺人,醫生拿刀救人,善與惡,跟刀沒關係,而是在人。


那麼,這個“人性”呢?我想說的是,“人類的大腦在歷經數萬年的進化後已經將維持生存視爲第一優先級”。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意志力倦怠時(意志力的調動意味着自制力的強弱,也就是說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只不過這一點我們並未覺察或壓根難以意識到。而實際上,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忽略了它的有限,繼而容易把一切的源頭歸結於個人的抵制誘惑的能力,或者說自制性,又或者說意志力薄弱,這是錯的),人的“應激模式”便會開啓,在這一模式之下,將會導致我們更依賴直覺並易於採取非理性的行動。換句話說就是,它將導致我們更加關注短期結果,進而作出不明智的決定。這就像“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如此一來,你說挑戰人性,本身就是在設置“障礙”(挑戰的是生理性,或者說生理性的極限。譬如“賢者時間”),無論其結果是什麼,都不是真的。可與此同時,它又讓彼此付出代價(比如信任,比如受傷,還比如譴責自我,或是懷疑人生)。實在是喫力不討好啊!


那麼,天性呢?完美主義就是一個例子。或者說圓滿吧。但其實,圓滿就是本來,就是空,就是理所當然,就是毫無掛礙,就是不假思索。故而,它能夠破因果,因爲問心無愧嘛。問心無愧則不住因果。(但誰說這玩意兒又沒問題呢?不過是在自己這兒,它不再是問題罷了。但問題本身的存在呢?)

可是,與此同時,它又並非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就像“知”然後“行”,在很多人理解“知行合一”之時就喜歡把它們分開論說。換句話說就是用“順序學說”(前後、左右、重要或次要)的視角去看待它。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行”又是如何“知”它的呢?如果你不“知”,你的“行”又算什麼呢?如果它本就不是“知行”在起作用呢?(譬如,我之前有個觀點說“語言即思維,思維即邊界”,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字中亦有無字的真空啊。那語言的有限就一定會阻礙思維嗎?不盡然吧。很可能只是表達的不同呢?又比如,稚童的很多行爲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我們也不理解,但他們就是這樣去做了,這又如何理解呢?)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段話:“天道無情,故而不以人惡而早夭,不以人善而長壽,其實也無妨,可只是設身處地,想到連自己的姻緣、壽命、福祿等。諸多命數,都盡爲他人操控,何其悲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願爲命途多舛而奮發,不願天生命好而坐享其成,不願事事皆有死板定數。 不可忘記仍是世間之人,世間生,世間死。”(就像我們不知道爲什麼而生,知道了就不一樣嗎?或不知道又如何呢?不知道不也還是生了。那什麼時候死呢?可知不可知,它又是否會影響你接下來的生呢?或者換句話說,“證明”本身它的可信度有多高呢?自己尚且不知道自己,自己又何從理解天?)


就像我的一個歷史觀:致學到後面的治學。時代的大人物都在給時代開良藥。到後世反而更多的還在於致學階段,只能想着說繼往開來,但這個來遲遲出不來的癥結在哪呢?忽略了當前的時代背景。所以,“學”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然後在實踐中去完善、補充,繼續往前推進,不斷探索更多。

而如果只知道按圖索驥,很大程度也是作繭自縛呢!知道卻並不能改變它,本身而言和不知道又有什麼不同呢?就像知識無法運用出來,你說就算你擁有諸多知識和沒有知識又有何異?

就像很多道理,之所以有道理,不過恰逢其時罷了。不過是“對”的藥,而不是說它本來如此。這裏講的是一個“勢成”,然後因勢利導的結果。就像很多古書的留存問題,如果它無法發揮其作用,最後大概也只能依賴善心或善學而稀有留存,繼而就變成歷史只是歷史,若都無法在當前時代發揚光大,更別說更進一步了。


說到“天道”,那麼,我談談自己的“天道感悟”吧:

天道是眷顧自強不息之人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從人道上講,損不足奉有餘,換句話說就是你越順的時候就越是你能發揮作用的時候,而越是善學善用就越是擅長和運用得越好。而天道呢,損有餘而補不足,你的不足會被慢慢被補足的。當然,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也就是說,在不進行“內耗”(人爲因素)的情況下,你所能獲得的將會越來越多,不僅你自己能夠不斷進取,天道也會對你進行補足的。如此一來,你越是進取,就越是得到越多。這也是爲什麼說,你過得好就會越來越好,尤其是積極反饋越多自己就越是不斷進取,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就像那句話說的:“如果你知道去哪,世界也會爲你讓路。”

再就是什麼呢?在不可爲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因爲你知道,天道會慢慢補償你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放棄,然後不斷去進取。這不是“適者生存”的本質,而是作爲生存者我們需要思量的問題,即知道自己要成爲怎樣的人。如此,纔不枉來人世間走一遭啊!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藉助偉人的一句話說就是:“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裏說的大家一起奮鬥起來!而並非強調“鬥爭”本身,實質講的是一個“爭”的本來。就像如果本身就安逸,談何適應呢?但久而久之呢?還能生存下去嗎?所以,還是要奮進啊!)


(“知行合一”原文:

愛日:“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個分曉,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日:“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爲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纔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纔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令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爲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送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最後,說個題外話:自律。

自律,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看到很多人都在強調自律乃自我約束力,講的是一個自己的問題。其實這已經算是半隻腳踏入泥濘了。我是說,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人本身的結構在起作用。也就是說外因是一部分,其生理性是主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幾天不睡覺,然後你會犯困,你當然可以通過咖啡、茶等進行物理性反抗,但在攝入這些“因素”的時候身體同樣會產生“抗體”,也就是說,後來漸漸不起作用,或者說其作用有限。物理性是這樣,人本身是否也可以視爲物理性的一部分呢?當然。所以說,自律壓根不表明說人的約束力差本身。試想一下,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你就是沒有自律也不用自律什麼依舊無法發揮其個體的重大作用。又比如站在歷史高度去審視歷史,人改變歷史終歸是少數吧!所以,癥結所在:一部分在自己(人本身),另一部分則在環境。

這也算是不要輕易挑戰人性的另一個解讀了。我是說,你在明知道自己自律不足的情況下,就別折磨自己了。這不是叫你放棄,而是學會如何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部分讓它朝好的方向去發展。其中,比如意志力是有限的。這個是前提,那麼,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發揮意志力作用時更加講究策略。比如明知道自己抵制不住誘惑,那就遠離誘惑源頭。

是的,要麼接受,要麼改變,要是改變不了,還可以遠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