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食】做菜是一種技術

我算不得是個優秀的煮婦,但是也並非那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若論程度來說,大概可以自詡沾了六指。

之前在外地的三年,一個人活得比較潦草,極少情況下會自己做。偶爾工作日的晚上,或者偶爾不出門的週末。

倒是在之前疫情居家封控期間以及大多數人陽了而我沒陽的那期間,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飯自己喫,一般都是可供一人食的簡單喫食。

好在我不像小米也不像妍寶,對什麼都不挑。能有喫的就行,且不喜歡囤積任何物品,特別是食物。

一想到那麼多的食物囤積在冰箱裏等着自己去慢慢消滅它們就像工作的任務清單一樣排列組合在我面前看不到盡頭的那種心塞胃堵得慌。

我不是那種大廚,只能烹煮出適合自己的食物。往往大多數情況下是自己覺得好喫而別人覺得並不好喫的那種。

現在回江城了晚上及週末,除了有約其他情況下極少在外面喫飯。基本上都在家裏喫。那種大餐我沒那個天賦,家常便飯還是可以解決的。

我是屬於那種有一個勤勞的媽媽的那種。在家裏喫媽媽做的,在學校喫食堂一直喫到大學畢業,畢業後繼續喫單位食堂,就這麼吃了30+多年。

掐指一算,這是不給我廚藝訓練及展示的機會呀。所以我的番茄炒蛋和我媽的盛在盤子裏看着不一樣,夾起一筷子喫起來口感更不一樣。



我做得魚也和小米的有着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區別。他做的豆瓣鯽魚,我是可以連續幹掉兩條的那種。

而我做得黑魚湯,看着那一鍋似湯非湯似魚非魚的玩意兒。連妍寶都看出來了,媽媽,你確定,這真得是叫做魚嗎?

所以我也不太能理解小米既要我買生抽又要我買生粉如此繁複只爲了做出一條魚的色香味俱全來。

因爲我貌似到現在還分不清生抽和老抽的分別用途,它們不都是醬油嗎。爲啥非要分開來賣呢,還取兩個不同的名字呢。

我媽說菜做得能喫和不能喫的區別在如何配菜。而好喫和不好喫的區別有很多,比如火候,習慣醬料,因材下料,適度靈感等。

我應該是好歹還能算做出來的菜屬於能喫的那種。好不好喫就不敢苟同了。一國家二級廚師的朋友說過掌握一種到兩種醬料方式一招鮮的搞法,也好喫,也行,但就是有點乏味。

所以,當一個人開始拋棄常用的配料,開始靈感的適度的研究調料與菜品之間的關係時,他就升一級了。比如能考到國家二級廚師證的人。我,卻連最基礎的切土豆絲都過不了關。

今天的配圖先申明一下,實在是非出自我之手。而是在寧城一家叫做市井川菜的一盤乾煸四季豆。

這盤四季豆煸得恰到好處,不幹不溼,又麻又香,實在擔當得起招牌菜。這麼普通的一道菜要能做上招牌可是很考驗廚師的功底的。

另廚房簡潔乾淨,邊做菜邊清理檯面的人做菜也好喫。我受不了一種人就是做完菜檯面像是一場劫後餘生的戰場。那對於美食過後負責清理戰場的我來說,實在過於殘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