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營|明清10鄭和


鄭和原名叫馬和,差點看成馬可,他在洪武年間出生在昆陽。他的父親與祖父都叫哈只。哈只是穆斯林授予去過麥加朝拜的人的稱號,說明馬和出生於穆斯林家庭。

他的父親死於戰亂,十歲的時候他被明軍抓住做了俘虜,後來被閹割留在了明軍的傅友德帳下。三年後被獻給朱元璋的四子、時年25歲的朱棣,朱棣就是後來的永樂帝。

被閹割的青年被稱作“火者”,所謂火者,是指在印度的穆斯林宮廷中做工的被閹割的傭人。從元朝到明朝,被閹割的奴隸們從印度被出口到華南的廣州、泉州等地,隨着這些奴隸的進入,“火者”一詞也傳入中國。

火者與宦官不同,宦官是指在朝廷或者王室一族府中做工的被閹割的男子,算得上是公務員,火者是指在除這些人以外的功臣等家中做工的人,屬於傭人,奴隸。

藍玉案時,馬和虛歲23,與那些作爲曹震、藍玉家累而成爲疑案事件犧牲品的青年男子同齡。他們都是在少年時代被抓做俘虜,閹割後留在功臣家中做工的。

馬和雖是傅友德家的火者,但疑案發生時他已經被獻給了受封北京做燕王的朱棣而成爲一名宦官。

這裏可以看出馬和的命運還是挺坎坷的。

而挽救了他性命的,正是他的軍事才能。他不是一般宦官給人的那種兼有兩性特徵的人,而是一個大漢。他的聲音洪亮,據說在戰場上也可以傳出很遠。他兼具領導與判斷才能。

朱棣與皇帝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年,在最艱難的時期,支持朱棣的是宦官,其中最爲傑出的就是是剛剛步入25歲門檻的馬和。

他充分發揮軍事指揮的才幹,在最後攻陷南京時威名遠揚。朱棣爲紀念他的功勳賜姓“鄭”。鄭和成爲宦官之首,被冠以“三保太監”的名號。

朱棣身邊的宦官,從其出身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國際化的。在這種環境中,朱棣新的對外政策的構想形成了。鄭和肯定將自己祖父與父親去麥加朝拜的見聞講給了朱棣。

朱棣利用他身邊的宦官開展了積極的對外政策,這就有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

鄭和擁有印有皇帝玉璽的白紙,這意味着鄭和在船上可以以皇帝的資格發號施令。從中國出發的鄭和的船隊,在規模以及權限上就像一座行駛在海面上的帝國,甚是威風。

鄭和作爲朱棣的海上代理人,嚴懲華人海盜,按照明朝的價值觀從各地方勢力中選出正統政權,讓他們來朝貢,還要派使節團送貢品到中國。

這本書真的很無聊,看下來感覺更像一部經濟史,可能是我的理解還不到位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