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侷限在“我”裏面,到處都是自由的道場

今天看完了雪漠老師的《文化的溫度》上半部,你深深地被他的“吸星大法”和“易筋經”所吸引。

雪師的無我精神到處流淌,讓人的心靈得到了昇華。原來,不侷限在“我”裏面,到處都是自由的道場。

何三坡先生翻譯的《浮生六記》放在你的案几前,翻了幾頁,又愛不釋手。碰見喜歡的書,你沒有抵抗力,如同陷入一個又一個醒不來的夢裏。

你打算一門深入看雪師的書,沒想到還是會被一些書牽着鼻子走。也許看完了、想完了、寫完了,就放下了。

人總會在未完成的事上,過度內耗。爲了不內耗,你總是逼自己“斬立決”。可有時,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總想着在書籍裏多飛一會兒。

在飛的過程中,哪怕摔到了地上也無所謂。天!你上輩子可能是個文盲,所以這輩子想把所有的遺憾補回來。

但是沒有見到真心之前,你不甘心讓這樣的生命程序主宰自己。你看看,你又有分別心了,又開始用頭腦來打仗。

任何一種戰鬥,都會擾亂心的秩序,還不如乖乖臣服於當下。在看《浮生六記》的過程中,你發現沈復先生也會在靜坐中調心。

尤其在喪妻喪子之後,他越發深究養心之道。其中有一些話深得人心:“只要心境與呼吸統一,沒有雜念產生,就停下不要再數,任其自然,也就是蘇東坡所說的【隨意】。坐得越久效果越佳,如果想站起身,必須慢慢舒展手腳,不可猛然站起。”

古代有好多文人都通靜坐之道,曾國藩就把靜坐納入了他的日課裏。雪師也有自己的日課,多年如一日。但雪師總是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把寫作放在第二位。

他在《文化的溫度》中說:“我每天都有一個儀式,早上起來的第於件事就是靜坐,讓心靈屬於自己,不受環境的影響。爲了做到這一點,我一般與世隔絕,除了讀書、寫作、就是靜坐。這個過程很漫長,累計大概用了二十年,我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一讓心屬於自己,第二讓自己本有的智慧開發出來。”

當你把靜坐納入自己的生活習慣中,用“內定”的空給自己騰出天空和大海來,你還會擔心自己這不好那不好嗎?

與自己對話的時候,你感覺雪師正在慈祥地望着自己。他寫給丫頭的那些話,也是寫給你的。如果你可以妙用,就讓它處處生輝吧。

黃昏,你出去看櫻花樹、桂花樹、還有半個月亮,發現:它們都爲你調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